最近汽车圈和体育圈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联动,短道速滑世界冠军王濛,那个在冰场上以绝对实力和霸气著称的“濛主”,竟然出现在了一辆国产家用MPV的测试现场。
她不仅全程观摩,还亲自上阵驾驶,又是过弯又是飞坡,最后给出的评价是:“这车底盘真稳!”这个场面让不少人感到好奇,一位顶级的冰上运动员,她的专业领域是速度和平衡,为什么会对一辆家用车的“稳”如此感兴趣,并且她的评价又有多大的分量呢?
这究竟是一次简单的商业合作,还是说这辆名为荣威M7 DMH的汽车,确实在底盘技术上有了什么了不得的突破?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活动的背景。
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厂家内部测试或媒体试驾,它的组织方阵容相当强大。
一方是新华社,作为国家级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确保了过程的公开透明。
另一方是中汽信科,这是国内汽车行业里公认的权威检测机构,相当于汽车界的“国家队”。
有这两大机构的共同见证和专业把关,这次测试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就有了基本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王濛的参与就显得格外有深意。
她不是作为明星来点缀场面,而是以一个特殊“体验官”的身份,用自己世界顶级的身体感知能力,来为车辆的动态性能做一次“人体传感器”式的检验。
为什么说王濛的感受特别有参考价值?
普通人开车,对于车辆的晃动、颠簸,感受往往是模糊的,可能只会说“这车有点晃”或者“坐着还行”。
但对于王濛这样的顶尖运动员来说,情况完全不同。
短道速滑运动要求在极高的速度下,身体重心不断进行毫秒级的精准调整,以对抗巨大的离心力,保持冰刀与冰面的最佳接触。
可以说,她的整个身体,尤其是核心和下盘,就是一个超高精度的动态平衡系统。
任何一丝多余的晃动和不稳定的力,都会被她的身体无限放大。
因此,当她驾驶荣威M7 DMH完成飞坡和高速过弯后,能由衷地发出“稳”的赞叹,这背后传递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在测试现场,最考验车辆底盘功力的环节无疑是飞坡挑战。
车辆需要以一定的速度冲上斜坡,经历一个短暂的腾空,然后落地。
对于大多数家用MPV来说,由于车身较高、悬挂行程较长,落地瞬间很容易出现剧烈的冲击和车身姿态的失控,车内乘客的感受就像是被人重重地摔在椅子上,也就是王濛所说的“拍地板”的感觉。
然而,荣威M7 DMH在完成这个动作后,王濛的描述是,车辆落地时没有那种生硬的冲击感,反而“像是被稳稳接住”。
这种描述非常生动地表达了一种高级的行驶质感,即悬挂系统不仅吸收了冲击,还进行了一次富有韧性的缓冲和回弹,将冲击力化解于无形。
那么,让王濛都感到佩服的“稳”,究竟来源于什么呢?
答案就在于荣威M7 DMH搭载的一套名为“AI智控底盘”的系统。
这个听起来很科幻的名字,实际上是一套整合了预判、决策和执行三大功能的智能化底盘技术。
我们可以把它拆解开来理解。
首先,这套系统有一双“眼睛”。
它通过车头的前置摄像头,以每秒高达200次的频率持续不断地扫描前方路面。
这个速度远超人眼反应,意味着在车辆距离减速带、坑洼或井盖还有一段距离时,系统就已经精确地识别出了这些障碍物的类型、位置和高度。
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AI预瞄”。
其次,系统有一个聪明的“大脑”。
这个AI决策中心在接收到“眼睛”传来的路况信息后,会立刻在庞大的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和计算,瞬间制定出最佳的悬挂应对方案。
比如,它判断出前方是一个标准的减速带,大脑就会立刻下达指令:“准备,前方车轮即将接触,悬挂需要变软以吸收冲击。”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它有反应敏捷的“肌肉”——mCDC电磁悬挂。
这是过去通常只在数十万元级别豪华品牌车型上才会配备的高阶硬件。
它的核心奥秘在于减震器内部的液体中含有微小的磁性颗粒,通过改变电流强度,可以瞬间改变这些颗粒的排列,从而在毫秒之间调整减震器的阻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硬度。
当“大脑”发出指令后,这套电磁悬挂能够同样以每秒200次的频率进行响应,在车轮压上障碍物之前,就已经将悬挂调整到了最理想的状态。
整个过程连贯起来就是:在你的身体还没感觉到任何颠簸之前,这辆车已经提前看到了路面的不平,并且思考好了应对方法,最后通过调整自身的悬挂“软硬”,主动去化解了这次冲击。
这就完美解释了为什么王濛会有“被稳稳接住”的感觉,因为悬挂不再是被动地承受冲击,而是主动地、有预判地去迎接和过滤冲击。
这套AI智控底盘的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通过颠簸路面。
在高速过弯时,系统会智能地增加弯道外侧悬挂的硬度,抑制车身的侧倾,让驾驶者感觉车身紧紧贴服地面,给予更强的操控信心和安全感。
在紧急刹车时,很多人都讨厌那种车头猛地向下一沉的“点头”现象,不仅不雅观,还容易导致车内乘客晕车。
荣威M7 DMH的舒适刹车功能,则可以通过优化制动力的释放曲线,让车辆在刹停的最后一刻姿态依然平稳,极大地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此外,它的AI自适应能量回收系统,也能通过摄像头识别前方路况,智能调节动能回收的力度,避免了许多新能源车在松开油门时那种突兀的拖拽感,让整个驾驶过程如丝般顺滑。
从更广的层面来看,荣威M7 DMH这次获得行业首个AI智控底盘舒适性认证,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一款产品本身。
它代表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过去,类似电磁悬挂这样的先进底盘技术,一直被国外豪华品牌视为技术壁垒,并以此来定义“高级感”和高昂的售价。
而现在,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车企,通过全栈自研,成功地将这项技术下放到了主流的家用车型上,实现了所谓的“技术平权”。
这意味着,普通中国家庭在选择一辆十几万的家用车时,也能够享受到以往需要花费数倍价格才能获得的顶级驾乘体验。
这不仅是产品力的提升,更是中国制造业从模仿追赶到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它让尖端科技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真正服务于大众,提升了国民出行的整体品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