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4小时充80%!车企吹的5C超充十一高速现原形?

国庆假期,你堵在路上了吗?

这不,2025年的十一黄金周刚过,朋友圈就被“高速充电排队”刷屏了。不是看风景,不是晒美食,而是晒一张张苦瓜脸——手握49号、60号的充电排队牌,坐在车里干等三四个小时,就为了把电量从20%充到80%。这哪是自驾游?这简直是“充电苦行僧”!

你说现在电动车续航都标到600km了,城市里开开真香,成本低、提速快、安静得像图书馆。可一上高速,尤其赶上节假日,续航直接打骨折,充电像在抢号吃饭,场面一度失控。更魔幻的是,车企天天吹的“5C超充,10分钟充满80%”,怎么到了高速上,全变成了“叫号充电”?这波操作,简直是给宣传海报狠狠打脸。

续航“虚标”?高速一跑,原形毕露

咱先说个扎心的事实:你车上那个续航数字,真不能当真。厂家测的是NEDC或者CLTC工况,空调不开、匀速行驶、温度适宜,全是“理想剧本”。可现实呢?高速开空调、堵车频繁启停、爬坡下坡不断,电机一直在高负荷运转,电耗蹭蹭往上涨。

实际跑下来,标600km的车,高速可能只能跑400km出头,打个七折都算给你面子。更惨的是,堵车时电量掉得比人的心情还快。你看着表显还有200km,结果导航提示“前方拥堵30公里”,心里立马咯噔一下——这续航,撑得住吗?

所以很多车主只能“提前补能”,宁愿多花时间,也要在大服务区抢桩。结果就是,大家都往同一个服务区挤,充电桩瞬间告急,排队排到怀疑人生。你不是没规划,是规划得太好了,反而撞上了“充电高峰”。

排队4小时充80%!车企吹的5C超充十一高速现原形?-有驾

5C超充?高速上根本“支棱不起来”

车企宣传5C超充,说得天花乱坠:“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可问题是,你车支持800V高压平台,服务区的桩可不一定跟得上。

目前全国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大部分还是老款120kW的直流桩,有些甚至还在用60kW的慢充桩。你开着支持5C充电的新车来了,结果发现最大只能跑120kW,充电速度直接被“卡脖子”。好比你拿着5G手机,结果信号只有2G,这体验能好吗?

更离谱的是,有些服务区充电桩还经常坏。明明导航显示有10个桩,结果到了一看,一半不能用。这下可好,10个桩变5个,车却来了50辆,车桩比直接干到1:10。这不是充电,这是修仙——比的是谁更能熬。

所以你看,不是技术不行,是基础设施没跟上。车企把车造得再快,充电桩跟不上,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5C超充在城市里可能真香,在高速上?抱歉,它还没资格上桌第一个动筷。

燃油车“王者归来”?假期出行,它真不劝退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要不还是开油车吧?你别说,今年十一,不少新能源车主已经开始怀念加油枪了。

排队4小时充80%!车企吹的5C超充十一高速现原形?-有驾

加油有多爽?三分钟,满箱油,一脚油门直接跑500km以上,高速堵车也不慌。你堵你的,我耗我的,反正油箱大,不怕等。而且加油站分布广,基本每隔50公里就有一个,根本不用提前规划。

反观电车,续航焦虑+充电排队,双重暴击。有些车主甚至吐槽:“开电车跑高速,不是在充电,就是在找充电桩的路上。” 这哪是自驾游?这是“补能焦虑游”。

所以你看,虽然新能源是大趋势,但在长途出行场景下,燃油车的便利性依然顶呱呱。尤其是节假日这种极端场景,油车的“无感补能”优势直接拉满。你说电车平时城市通勤真香,可一到假期,油车才是那个走路摇头晃脑的“排面王”。

横向对比:三款热门车,谁更扛得住高速?

咱们拿三款热门车型来聊聊: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汉EV、理想L7,看看它们在长途出行中的表现。

特斯拉Model Y:续航实测表现算是电动车里比较靠谱的,高速能耗控制不错,加上自家超充桩在部分路段覆盖还行,补能体验相对好一些。但问题来了——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的超充桩也得排队,而且不是所有服务区都有。你以为你是“车界网红”,结果发现也得跟着排队叫号。

比亚迪汉EV:续航标得高,但高速实际打折也比较狠。虽然支持800V平台的车型开始上量,但高速桩不支持,充电速度还是被限制。而且比亚迪的公共桩依赖第三方,服务区里能不能抢到好桩,全看运气。开它跑高速,有点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桩能不能用。

排队4小时充80%!车企吹的5C超充十一高速现原形?-有驾

理想L7:增程式电动车,这就有点“狡猾”了。没电了?烧油发电!所以它既享受了电车的驾驶质感,又不用担心续航崩盘。高速上哪怕堵到天荒地老,只要油箱还有油,它就能一直跑。这车简直就是为节假日高速量身定制的“床车+续航怪兽”,长途出行焦虑直接少一半。

基础设施,才是破局关键

说到底,电动车的“充电灾难”,不是车的问题,是基建的问题。

你想啊,如果高速服务区每个车位都配快充桩,而且全是480kW以上的超充桩,车来了就能充,10分钟满电,谁还会焦虑?可现实是,很多服务区充电桩数量少、功率低、故障率高,根本撑不住节假日的流量高峰。

而且充电桩的分布也不合理。有的路段密集,有的路段隔上百公里都没一个。车主只能“集中补能”,导致资源挤兑。这不是电动车不行,是网络没织好。

未来要想让电车真正“上头”,不是靠车企吹5C超充,而是得靠国家和企业一起把充电网络铺开、铺密、铺稳。什么时候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电动车才算真正赢了。

写在最后

排队4小时充80%!车企吹的5C超充十一高速现原形?-有驾

2025年的十一,我们看到了电动车的进步,也看到了它的软肋。续航在涨,焦虑也在涨;技术在跑,基建在喘。

车企可以继续吹5C超充,但别忘了,用户要的不是PPT上的“一杯咖啡”,而是高速上真正的“无忧补能”。

所以问题来了:

这样的出行体验,你会考虑买纯电车跑长途吗?

如果是你,假期出游会选电车还是油车?

理想L7这种“油电混合”路线,是不是更香?

排队4小时充80%!车企吹的5C超充十一高速现原形?-有驾

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