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拼了!平民神车,全车终身质保,仅售8.99万,还选啥卡罗拉?
8.99万。
终身质保。
思域,真的把桌子掀了。
你敢信吗?那个曾被无数少年写进梦想清单的“平民超跑”,如今摆在你面前的价格,比一辆高配轩逸还低。
不是低一点点。是直接砍掉几万块的那种低。
这已经不是降价。是降维打击。
东风本田这次出手,狠得让人发抖。
2025款思域,入门即配1.5T高功率引擎,最大功率134千瓦,匹配CVT无级变速。
动力输出线性。响应迅捷。油门一踩,推背感说来就来。
这不是数据堆砌。是实打实的驾驶质感。
你开过吗?那种人车合一的沟通感。
转向精准得像手术刀。底盘韧性十足。过弯时车身姿态稳如磐石。
它不一味追求舒适。它要你感受路面。要你参与驾驶。
多少年了……还有几款车敢这么“硬”?
可市场不等人。
七月份,思域销量仅三千余辆。
曾经的王者,正被国产新能源一步步逼到墙角。
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星瑞。长安UNI-V。
一个个名字,像钉子,扎进合资车的腹地。
它们有智能座舱。有大屏。有L2级驾驶辅助。有电车般的静谧和平顺。
而思域呢?还在用物理按键。车机反应慢半拍。内饰设计……老实说,有点老派。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还愿意为“驾驶乐趣”四个字多掏两万?
于是,本田终于低头。
不,不是低头。是掀桌。
8.99万。
整车终身质保。
这两个数字砸下来,整个紧凑型轿车市场都在震颤。
轩逸?卡罗拉?
你们还在玩“优惠一万五,送保养”的小把戏?
本田直接掀了牌桌——我不要利润了。
我要的是重回战场。
你问我值不值?
值。太值了。
在这个价位,你买到的不只是车。
是本田三十年的技术沉淀。是全球超2500万辆的口碑背书。是J.D. Power连续多年的可靠性冠军。
全系标配10气囊——包括前排膝部气囊。这在同级里,几乎是降维打击。
被动安全?本田从不妥协。
再看动力系统。
1.5T地球梦发动机,早已封神。
热效率高。油耗低。动力强。
CVT变速箱调校成熟,平顺得像丝绸。
你开一年,两年,五年……它还是那个样子。
不会顿挫。不会抖动。不会突然“趴窝”。
还有那套2.0L e:HEV混动系统。
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更多时候是“充电宝”。
起步安静。加速顺滑。市区油耗能干到4.5L/100km。
这不是省油。是把加油站当备胎。
可缺点呢?
当然有。
车机系统……怎么说呢。
Honda Connect 4.0,支持无线CarPlay,是进步。
但UI设计老旧。应用生态贫瘠。语音识别?别指望它能听懂“打开近光灯并调低空调温度”。
和国产车动辄三联屏、高通8155芯片比,差了不止一个时代。
后排空间?
轴距2735mm,数据不错。
但溜背造型牺牲了头部空间。一米八的乘客坐进去,头顶只剩一拳。
座椅偏硬。长途乘坐,腰会累。
还有——备胎没了。换成补胎液。
跑高速时扎了胎?你得祈祷服务区够近。
隔音?
中高速风噪胎噪明显。
尤其是120km/h以上,车内对话要提高音量。
轩逸那种“图书馆级静谧”?思域给不了。
可当你把所有这些缺点,放进8.99万这个价格框里……
它们突然变得不那么刺眼了。
甚至,有点可爱。
因为你知道,这台车的底子太硬了。
它不像某些车,靠堆配置博眼球。
它靠的是——机械素养。
是底盘调校。是动力匹配。是十年如一日的可靠性。
这些,才是汽车工业的“硬通货”。
你想过没有?
为什么国产车越做越像BBA?
为什么新势力总爱对标保时捷?
因为品牌光环,是时间堆出来的。
而思域,恰恰拥有这份厚重。
它见证过千禧年的性能热潮。
陪伴过80后第一批“玩车党”成长。
如今,它又以最谦卑的姿态,走进普通家庭的车库。
这不是妥协。是轮回。
所以,还要啥轩逸?
轩逸舒适。省油。坐着舒服。
但它开起来像一艘船——随波逐流,缺乏沟通。
而思域,哪怕慢,也让你知道车轮在转。
哪怕颠,也让你感受大地在后退。
这不是代步工具。
是驾驶者之车。
哪怕,它现在只卖8.99万。
当然,你要清醒。
这个价格,大概率是特定配置。
低配。手动空调。织物座椅。
没有天窗。没有LED大灯。
但——有1.5T。有终身质保。有本田标。
你为品牌买单?不。
你为的是那份安心。
是十年后,它还能稳稳接孩子放学。
是跑长途时,从不让你在路边干等救援。
这世界变化太快。
昨天还在谈智能化。今天就在卷价格。
明天呢?
也许,我们终将回归本质——
一辆车,到底该是什么样子?
是大屏?是语音?是自动驾驶?
还是——
四个轮子,一台发动机,一副好底盘?
思域用8.99万告诉你:
真正的价值,从不曾消失。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归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