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普通人的汽车圈里,流传着一句像是金科玉律般的话:“本田是买发动机送车。” 这话一说出来,好像就给本田这个品牌盖上了技术最牛、性能最强的官方认证。
尤其是那个能发出高亢声浪的VTEC技术,更是成了无数车迷心中的“神”,仿佛只要有了它,就拥有了赛道上的激情和领先他人的资本。
这个深入人心的印象,真的还像我们记忆中那样牢不可破吗?
当下的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把情怀先放一边,冷静地摊开数据和事实,可能会发现,日系发动机的头把交椅,或许已经悄悄地换了人。
这几年,大家最关心的,恐怕早就不是什么零百加速能快零点几秒,而是每个月要去几次加油站,油价又涨了多少钱。
过日子嘛,经济实惠才是硬道理。
咱们就先从最实在的省油这个角度聊起。
在这方面,丰田可以说已经把其他对手甩开了一个身位。
很多人觉得丰田车就是中庸、没特点,但人家在混合动力技术上,是下了苦功夫的。
当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还在努力把发动机的热效率维持在40%左右时,丰田最新的第五代THS混动系统,已经悄悄地把这个数字做到了43%以上。
这个“热效率”听着挺专业,说白了,就是压榨每一滴汽油能量的本事。
数字越高,意味着同样一升油,能跑的路就越长。
这3%的差距,反映到日常用车上,就是实实在在的省钱。
有车主和媒体做过测试,开着新款的卡罗拉双擎,在满油的情况下,跑出一千一百多公里的续航是很正常的,这对于家庭用车来说,意味着可以大大减少跑加油站的次数。
而同级别的本田混动车型,虽然也省油,但想达到这个续航水平,难度就大多了。
市场的反应最诚实,在二手车市场,年限和车况差不多的情况下,混动雅阁的保值率和收购价,往往要比混动凯美瑞低上一截,这背后就是技术差距带来的直接影响。
如果说丰田是靠着深厚的内功稳扎稳打,那日产就是一位出奇制胜的技术高手。
当大家还在涡轮增压的小排量和动力之间找平衡点时,日产直接拿出了一项堪称“黑科技”的绝活——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这个技术就厉害了,它能让一台发动机同时拥有两种“性格”。
在市区里慢慢开,它会把压缩比调到很高的14:1,最大限度地节省燃油;当你需要急加速超车时,它又能瞬间把压缩比降到8:1,让涡轮全力介入,爆发出强大的动力。
这种能屈能伸的本事,让它在省油和性能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根据美国环保署的官方认证,这项技术能实实在在地降低27%的油耗。
在北美的实际道路测试中,搭载这台2.0T VC-Turbo发动机的天籁,市区百公里油耗是7.2升,而搭载1.5T发动机的本田雅阁,市区油耗却要9.1升。
排量更大,反而更省油,这就是技术代差带来的颠覆性效果。
本田引以为傲的VTEC在高转速时确实能带来快感,但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红绿灯起步的那一下,可能还真没有日产的e-POWER那种电机驱动来得直接、安静。
说完了油耗,我们再来聊聊可靠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耐用”。
“开不坏的本田”,这句话同样流传很广。
但近些年来,本田最主力的那台“地球梦”1.5T发动机,却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积碳。
由于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时间长了,发动机内部就容易产生积碳,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甚至出现抖动。
在一些国内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关于这款发动机积碳和机油增多的投诉,一直都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有数据显示,仅这款发动机的积碳相关问题,就占到了日系发动机总投诉量的三成以上。
清理积碳不仅麻烦,费用也不低,比结构相对简单的丰田发动机要贵不少。
反观丰田,它在新一代发动机上普遍采用了更聪明的混合喷射技术,既有直喷的高效,又有歧管喷射的清洁作用,从根本上缓解了积碳问题。
来自美国《消费者报告》的长年跟踪统计也显示,丰田发动机的五年内故障率大约是0.8%,而本田的这个数字则达到了1.7%,几乎是丰田的两倍。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买车是希望它成为一个可靠的伙伴,而不是一个需要时常费心打理的“娇小姐”。
最后,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看看这几家车企对未来的布局。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光守着过去的功劳簿是行不通的。
丰田不仅在混动领域一骑绝尘,还在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发动机这些更前沿的领域投入了巨大精力,目标是未来的终极能源方案。
日产则在纯电领域深耕多年,它的固态电池技术也已经到了准备装车的阶段,这可能会彻底改变电动车的游戏规则。
就连那个一向“偏执”于自然吸气的马自达,也研发出了独一无二的压燃发动机。
相比之下,本田这几年的步伐似乎慢了一些。
当竞争对手们都在推出新技术、新平台的时候,我们看到新款的飞度上,依然是那台大家再熟悉不过的1.5L发动机,甚至连一个成本不高的48V轻混系统都有些吝啬。
曾经那个以技术和运动为标签的本田,在如今这个技术爆炸的时代,显得有些保守了。
那台让无数人津津乐道的“红头”发动机,是属于一个时代的辉煌记忆,但我们不能永远活在记忆里。
如今的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全面、更均衡、更面向未来的产品。
日系品牌内部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加上我们中国自主品牌的飞速崛起,消费者的选择早已不是过去那般单一。
那个认为本田发动机天下第一的时代,可能真的已经过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