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通,通则久。”
还记得前两年,汽车圈里吵得沸沸扬扬的“灵魂论”吗?
当时,上汽集团的前掌门人一句“用了你的方案,我就没了灵魂”,简直是掷地有声,把合作的大门直接关上。
这话听着硬气,但也让人捏一把汗:这年头,谁还敢说自己能单打独斗?
可现实啪啪打脸。
2024年,上汽的日子不太好过,销量下滑,压力山大。
眼看着友商们靠着智能化、电动化一路高歌猛进,上汽也坐不住了。
于是,剧情反转,曾经的“灵魂论”被抛到脑后,跟华为的合作,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这不,双方联手的首款车型“尚界”,眼瞅着9月底就要上市了。
这消息一出,整个汽车圈都炸开了锅。
当初死活不肯合作,现在又主动拥抱,这转变,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事情是这样的,上汽现在的掌门人贾健旭说了,现在咱们自己搞的电子架构也成熟了,是时候借华为的力,把失去的五年抢回来了!
这话说的,既坦诚又无奈。
上汽为什么会这么急?
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2024年,上汽总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0%,只有少数品牌还算争气。
反观华为鸿蒙智行,一年交付了44.5万辆,其中问界就占了九成以上。
这对比,简直惨烈。
所以,上汽也想明白了,面子是虚的,销量才是真的。
跟华为合作,能带来实实在在的销量,这才是关键。
这个“尚界”定位在15万-25万元的市场,直接对标比亚迪、小鹏这些狠角色。
据说,这款车基于上汽飞凡RC7改造,搭载华为的ADS智驾系统和鸿蒙OS 4.0座舱,还首次引入了增程混动方案,续航和成本都得到了优化。
对比华为系的其他车型,尚界的定位更亲民,也更接地气。
问界走的是高端路线,智界瞄准的是年轻群体,而尚界,则是想用“华为智驾史上最低价”杀入大众市场,实现所谓的“科技平权”。
上汽这次还放出狠话,2026年尚界年销目标是50万辆,还要一口气推出三款车型。
这野心,可真不小。
不过,这次合作,上汽的态度也很明确:华为只提供智驾和座舱方案,生产制造和供应链,还得是自己说了算。
毕竟,上汽的星云纯电平台和规模化产能,能把整车成本压降20%以上。
说白了,上汽想的是,技术上可以合作,但主导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贾健旭甚至放话说:“人交给你(华为)指挥也没问题,但成本管理必须我说了算!”
这种模式,既能借助华为的智能化优势,又能避免沦为华为的代工厂,也算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很多企业都嚷嚷着要自主创新,要掌握核心技术。
这话没错,但闭门造车,往往只会事倍功半。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就像这次上汽和华为的合作,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是“务实”。
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别人学习,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确姿势。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合作模式也存在一些风险。
比如,双方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
合作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摩擦?
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上汽这次“回头”,至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放下身段,拥抱变化,才能在变局中找到新的机遇。
我们期待“尚界”的上市,也期待上汽和华为能够合作共赢,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竟,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