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秒,十辆SU7 Ultra纽北限量版一字排开,成都车展直接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情感”的反转大戏。
模特退场,雷军没影,花海和免费矿泉水却成了新晋流量王。
我站在人群里,左手一瓶小米矿泉水,右手手机刷着热搜,突然意识到,这场面怎么有点像婚礼现场,热闹不失温情,观众和工作人员互相鼓掌,仿佛老友重逢。
此刻,谁还在乎模特和大咖,谁还在意传统套路?
全场的目光都钉在那一排新车和随手递过来的“人情味”上。
别怪我突然跑题,真是现场气氛太魔幻。
成都车展以前没见过这种操作,以前都是谁家腿长谁赢,谁家老板会喊话谁能上热搜。
这一次,小米把“秀场”变成了“请客吃饭”,谁进门都能分一杯温度,观众不是被围观的对象,而是被认真对待的亲戚。
细节拉满,七夕当天送水,花海拍照区随便拍,工作人员甚至列队欢迎,像极了小时候回老家,村口长辈们一字排开等我们下车。
当然,有人嘴碎,说小米预算紧张,连模特都请不起。
你要真信了,那就小看小米的算盘了。
现在观众见多识广,漂亮模特、光鲜总裁、流量明星,哪个不是年年见?
反倒是一瓶免费水、一个真诚问候,让人心里暖和。
小米这次干脆把注意力全扔回产品数据,1.98秒破百、350公里极速、麒麟电池15分钟补能,现场的“车迷理工男”直接在旁边安营扎寨,开始技术流头脑风暴。
旁边有人调侃:这车要是我媳妇看见了,第一反应肯定不是问马力,而是“充电快不快,水凉不凉”。
想想十年前,成都车展还是模特的主场。
那时候,谁家美女多,谁家展台排队长,谁就能上头条。
现在倒好,短视频时代,观众审美疲劳,模特越来越像背景板,雷军没来反倒让人轻松。
人们不再被外在吸引,而是琢磨谁能在冷冰冰的参数和展台里,给点真正的烟火气。
小米直接把“仪式感”交给了细节,温度比颜值更值钱,谁还稀罕那点套路?
这套思路,其实体育圈早玩明白了。
梅西赛后脱球衣的瞬间,大家记住的不是进球,而是他和球迷的互动。
NBA球场上,詹姆斯和观众击掌那一刻,比三分球还燃。
套路玩多了,观众反胃;真诚露出来,反倒一夜之间圈粉无数。
车展也一样,小米这波“去娱乐化”,算是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别再以为观众只吃娱乐和流量,谁都想被当人看。
当然,网上还是有人鸡蛋里挑骨头,说这套“人情味”是剧本、是摆拍。
可我站在现场,喝着矿泉水看着大家排队合影,真没感受到什么表演的味道。
观众要的是共情,不是红毯。
小米把一场本该拼颜值拼流量的车展,活生生搞成了大型家宴。
你说这是不是个奇迹?
起码这天,朋友圈里“小米展台最热闹”成了SEO关键词,车圈、科技圈、社交圈,通通沦陷。
车展现场,某豪华品牌高管从小米展台路过,表情复杂。
同行的朋友悄悄嘀咕,现在拼的不是谁家车漆厚、灯亮,而是谁能在泥潭里种出花海。
参数、科技、体验,没一个能偷懒。
你说车模重要,观众手里那瓶水更重要。
你觉得雷军没来是遗憾?
其实他缺席反倒让观众更自在——谁愿意站在大佬面前装懂车?
还有意思的是,观众在展台前讨论的已经不是“你看这车多贵”,而是“这车能不能陪我跑个周末,能不能15分钟补能后直接杀去市郊撸串”。
体育圈和车圈,归根到底都在抢用户心智,谁能让技术和体验落地谁就赢。
小米硬是靠一瓶水、一个花海和一堆技术参数,把“持续稳定流量”给玩明白了。
这年头,套路太多,真心太少。
你见过的车展无数,哪个敢让观众当主角?
哪家敢把秀场变成家宴?
小米这回带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硬是把成都车展玩出点新鲜感。
观众不是来看谁装腔作势,是来找存在感、找人情味。
你说车展到底比拼什么?
速度、温度、体验、数据,还是一瓶意外的矿泉水?
我反正没答案,不如你来现场试试,看看到底是被1.98秒破百的疾速心动,还是被一瓶矿泉水记住了温度。
要不,你评论区聊聊,你心中的车展该是什么味道?
下一场热搜,没准就是你一条留言带火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