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奔驰又整了个新活——在上海时装周现场把全新概念车Vision Iconic公之于众。听着名字就有点贵族气质,这次的主角可不是那些常规的科技秀,而是带着满满的复古情怀杀来。
车还没见着,先来说说灵魂设计。Vision Iconic直接拿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汽车黄金岁月下了饺子,把装饰艺术美学翻了个底朝天。你要是懂点汽车历史,估计一眼就能认出那些跟经典车型W108、W111、600 Pullman有的一拼的大盾形立式格栅。周围还有镀铬框架做陪衬,不仅让人怀念老爷车时代,还多了股奢华味儿。细看格栅里面,熏黑网格和942颗聚碳酸酯背光点点缀,像是夜幕下的星河,花了不少心思。前大灯造型嘛,老牌三叉星辉标怎么能缺席,三根剑一样地插在那里,奔驰这点传统没丢。
侧身设计同样是步步为营。长车头一拉到底,这不是普通的拉风,参考了之前的Vision Maybach 6概念车,拉高了整车“块头”与轮廓。尾部则收割了一圈溜背造型和圆润线条,明明是现代车,却让不少人梦回那台传奇的300 SL。视觉冲击力和经典味道一起上,奔驰的市场定位打得贼准。
坐进车里,环抱式座舱把氛围直接拉满。和你熟悉的那些中控大屏不一样,这回仪表台玩出了点花样——没有显示屏,中央放了个“齐柏林”悬浮玻璃结构,看着跟太空船驾驶台似的。仪表也复古,指针和数字共舞,既满足一众怀旧粉丝,又没忘了用科技点缀整个驾驶体验。
说完了皮囊,得聊聊骨头。Vision Iconic这次在技术层面端出来不少新菜。首先是新型太阳能涂层,官方说能提升续航,算是环保与性能双线并进;再来是神经形态计算技术,啥意思?简单说就是模仿人脑的运算方式,让自动驾驶的能效表现和响应延迟都更出色。你要是自动驾驶爱好者,听说还直接支持L4级,也就是能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配合线控转向系统,开着“老爷车”体验未来科技,奔驰这套组合拳让人不得不服。
当然,概念车归概念车,什么时候能量产还得打个问号。但要说设计和技术的风向标,Vision Iconic很明显是“既要马儿跑,也要马儿不吃草”。传统美学和现代科技双剑合璧,这要是投放市场,估计一大堆车迷直接拍案叫绝。
不过话说回来,奔驰这么做也是赶时髦。时下新能源和智能驾驶卷得热火朝天,各家都在拼技术。但奔驰显然不打算只在硬件上混日子,而是拿出“设计为王”的大旗,搞出点审美情怀。你说是不是有点像老北京炸酱面——哪能只拼面条,酱料、配菜都要讲究。Vision Iconic就是这锅酱,既有技术底子,也有情怀提味。
外头场地选在上海时装周,说白了就是要和时尚圈玩个交叉营销。毕竟现在的汽车品牌,哪还能只是车坛一枝花?得在美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上都刷存在。奔驰这次抱着概念车凑热闹,就是让你在看衣服的时候也忍不住看车,顺便给品牌贴个高端标签。
说到底,这一波操作是让我们见识到奔驰的新设计语言。未来的奔驰会不会再来点奇招?谁知道呢。毕竟这几年从电动化到自动驾驶大家都在下猛药,但能够把复古和未来搅在一起,做得不喧宾夺主还真不是谁都能拿捏住。
现在的汽车市场,拼的可不光是速度和马力。你得让人看一眼就有讲究,还得用点新技术新玩法勾人心弦。奔驰这回等于提前亮出底牌,不仅叫好,同时也叫座,反正大家都知道这家伙能折腾,也会给传统加剂。
另外,Vision Iconic在材料和能效方面也显得比较上道。太阳能涂层算是一种另类的环保探索,等于把外壳都“吃进了电”;神经形态运算则是现在自动驾驶领域里的新贵,看似高深,其实想给车赋点“神经”,啥路况都能来点及时反应。你说这不是人脑进化成车脑吗?这条路要真走通了,说不定以后车都能自己想办法。
很多人可能问,这样的车跑出来有什么实际意义?其实,这就是奔驰想表达的品牌能量。你不光得让老客户觉得经典不变,还得让年轻人感觉新潮到位。车企都在跟潮流抢风头,但如何在一堆科技革新里拉出个美学范本,奔驰就算没拿出量产车,也把话语权高高举起。
从全新设计语言来看,这一回奔驰是给市面上的“方盒子”车型加了点艺术范儿。核心符号盾形格栅,三叉星辉标,圆润溜背线条,中空悬浮式仪表台,再配合一堆智能科技,有种中西合璧的架势。虽然一切还只是蓝图,但显然它并不是临时起意,研发团队肯定在美学和功能之间反复拉锯,不然这复古味怎么那么足呢?
过去老百姓买车,是看性价比和可靠性,现在人们越来越看重“面子”和体验。毕竟大家都坐过“前排”,谁还愿意天天在街头混同款?奔驰这步棋够精,既考虑到经典情怀,也不落下新能源和智能技术的牌桌,连场景设计都想着让你一进车门就像走秀。真正的“行走的艺术品”,把车子的角色玩到了新高度。
不管从美学还是技术角度讲,Vision Iconic都代表着目前豪华车的新风向。满满的细节控,太阳能涂层、自动驾驶、神经形态运算这些高大上的名词背后,是奔驰将“情怀”和“创新”直接打包上桌。外观像一件定制西装,内饰更像一场跨时空的对话,看似矛盾,实则大巧若拙。
而且,设计团队不光在回顾历史,也在做未来铺垫。比如没有中控大屏,估计是想让人回归驾驶本心,但又一步不离数字化仪表。整个座舱环绕你,氛围感说不定比哪家酒吧还高级,难怪奔驰敢在时尚圈抢镜头。这种质感和氛围,车迷们要是能实际坐一次,估计还真会生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感慨。
再看看技术那块,太阳能涂层玩的是能源创新,神经形态运算则是自动驾驶“脑升级”。奔驰说这套自动驾驶已经支持到L4级,意思就是你坐车不用操心,车自个儿解决大部分驾驶场景。“自动泊车”和彻底线控转向,看起来就比传统系统多了点灵气。想想小时候看机器猫,现在居然真有点说走就走的“智能菜刀”,汽车界的科幻差不多照进了现实。
这么一盘好菜端到上海时装周,也说明奔驰会把汽车艺术跟生活方式绑定。现在大家买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符号。能在时尚大秀里闪亮登场的车子,自然得有点故事。Vision Iconic就是那种“既有过去,也敢未来”的畅想代表,像是老茶壶里泡新茶,让人不得不品。
这场秀下来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人见识一辆车,更是一种品牌态度外放。汽车本身的功能和性能只是一面,设计和美学也是一种话语权。奔驰显然已经不满足传统老路,而是要在各种场合把自己“像模像样”的高端符号重新定义。哪怕这一切还是实验室和展馆里的“半成品”,也足够让人有盼头。
至于未来有多少类似的设计会落地,其实大家心里也门清。今天新车秀了,明天也许又有新招弄出来。但正是这些概念车的出现,才推着整个行业不断求新。每一辆新车背后的故事,都是车企对美学、技术、生活的重新解读。一个车标,不仅仅是跨越时空的老故事,也是年轻人可以追逐的新潮流。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典元素和当下顶级智能技术交织,奔驰这次是把复古和未来握在同一只手,不怕你挑刺。Vision Iconic或许不会直接开上马路,但你说它不会变身为下一代量产爆款?谁又能保证呢。毕竟在市场的风眼里,最能博出位的,往往不是最贵的,而是最会讲故事、拼创新的。
上海时装周看完车展,下一站也许就是智能驾驶的现实生活。Vision Iconic这块牌子一打,以后谁要追高端设计,就不得不和奔驰同台较量。设计、技术、市场三路并进,以后的汽车圈,想不热闹都难。
总之,奔驰Vision Iconic概念车就是这么个带着历史烙印,又有未来芯片的“混血儿”。你既能品出旧时风味,也能看到新科技的脉动。纵观下来,奔驰会玩的,就是用一辆车,串联所有时代的记忆和梦想。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