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做增程!”长城汽车为何在爆火赛道前自断一臂?

当理想汽车用月销4万辆的成绩单将增程式技术送上神坛,当问界、零跑们争相涌入这条躺赚赛道时,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却甩出一句狠话:我们有更好的Hi4技术,为什么要开倒车?

面对年增速173%、销量突破120万的增程式市场,长城的决绝究竟是技术洁癖的傲慢,还是深谋远虑的孤勇?

“打死也不做增程!”长城汽车为何在爆火赛道前自断一臂?-有驾

开倒车还是抄近道?

打开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增程式车型以167%的同比增幅碾压纯电和插混,将“油发电、电驱动”捧上神坛。

零下20℃环境下续航达成率比纯电高40%的数据,让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将其定义为“最先进技术路线”。

但翻开技术手册,这场逆袭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物理魔术:燃油经过发动机发电再驱动电机,能量经历两次转换损耗后,热效率仅剩47%。这不禁让人想起网友辛辣点评:脱裤子放屁。

“打死也不做增程!”长城汽车为何在爆火赛道前自断一臂?-有驾

消费者对此似乎毫不在意。80%的增程用户日常仅使用纯电模式,却甘愿为20%的长途场景背负整套燃油系统。这种为可能性买单的消费心理,恰似——虽然使用频率堪忧,但安全感无价。

车企们则深谙此道.用“大电池+小油箱”的组合将政策红利吃干抹净。

技术洁癖还是市场失算?

在同行疯狂收割增程式红利时,长城却将五年千亿研发资金砸向Hi4混联系统。长城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虽然增程技术门槛低、系统成本也低、开发难度也低,但是中高速场景中增程路线的能量传递效率太低。

而被穆峰称为全场景效率最优解的HI4技术,藏着两个致命杀招。双电机混联拓扑结构将能量传递路径缩短三分之二,多挡直驱模式让发动机在34.7%的高效区间精准介入。

数据反馈来得更直接,相比增程式,Hi4馈电油耗降低15%,零百加速5.7秒的成绩甚至让某些纯电车型汗颜。

“打死也不做增程!”长城汽车为何在爆火赛道前自断一臂?-有驾

但这种技术优越性需要付出代价。当友商们用增程式快速复制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爆款公式时,长城却将诱惑拒之门外。

一场提前20年的豪赌

翻开长城2025战略白皮书,2045年全面碳中和的目标赫然在目。在这个宏大叙事下,Hi4技术只是冰山一角:215GWh动力电池产能剑指纯电市场,全尺寸氢燃料电池轿车即将落地,钙钛矿光伏技术保持着全球最高转化效率纪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已计划将增程式踢出新能源补贴名单,中国双积分政策调整风声渐起。

当政策东风转向,那些依赖政策特供车的车企,是否会重蹈燃油车时代国五切换国六时的库存危机?

而残酷性在于,技术路线的选择是对用户需求的时间差博弈。增程式拥趸认为充电基建完善前都是过渡期,而长城押注的是当95%高速服务区布满超充桩时,用户对燃油系统的容忍度将归零。

这种判断源自中国家庭平均换车周期已缩短至4.3年,当下为续航焦虑支付的溢价,终将在下一代车型选择时反噬品牌忠诚度。

向流量低头还是与时间对赌?

2020年,长城董事长魏建军发出挺得过明年吗的灵魂拷问时,或许已预见今日的艰难抉择。在VV系列折戟、欧拉深陷芯片门的至暗时刻,这个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座右铭的企业,选择用Hi4技术向高端发起冲锋。

全新高山MPV的登场,正是这种战略定力的体现:3387mm侧气帘、2000MPa热成型钢、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

但市场的耳光总会来得猝不及防。当李想用冰箱彩电三件套创造单月8.6万订单神话时,问界M9、M8预售捷报不断传来,高山能砍获多少订单?

“打死也不做增程!”长城汽车为何在爆火赛道前自断一臂?-有驾

增程式与Hi4的路线之争已超越技术范畴,演变为两种商业哲学的对抗。一边是满足此刻的市场现实主义,用快速迭代的产品收割焦虑红利;

另一边是预见未来的技术理想主义,用长期研发构筑护城河。当宁德时代宣布新型电池技术突破,当兆充技术成为现实,这场战争的终局或许比预期来得更早。

不过话又说回来,时代在变,魏建军曾表示不造轿车相信还有网友记忆犹新,至于市场是否愿意为这份偏执买单,时间终将给出答案。

“打死也不做增程!”长城汽车为何在爆火赛道前自断一臂?-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