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最近搞了个大新闻,说以后要仗义起来,60天内必须给底下嗷嗷待哺的供应商打款。
中汽协牵头,一汽、东风、比亚迪、理想这些大哥们纷纷响应,态度那叫一个诚恳,场面那叫一个感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桃园三结义,就差割鸡头喝血酒,对着关二爷发誓了。
听着特别仗义,特别有大哥风范,对不对?
但你细品,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浓浓的行为艺术的味道。
就像一个渣男,对着全世界宣布,我以后一定对女朋友好,一定改。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你之前干嘛去了?

之前这些车企的账期,普遍都是120天起步,长的奔着180天就去了,有的甚至玩起了商票套娃,一张票据在你手里转个一年半载,最后发现就是一张漂亮的废纸。
供应商是什么?是车企的蓄水池,是车企的零成本活期贷款,是车企在外面搞闪电战、拼价格战时,最坚实也最沉默的那个血包。
现在这个血包快被吸干了,大哥们突然良心发现,说我们不吸了,我们以后轻点。
你信吗?
反正我作为一个在社会上被毒打多年的中年人,对这种“倡议”早就免疫了。
倡议是啥?倡议就是“我建议你对我好一点”,没有任何强制力,全凭自觉。
在车圈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你指望大家自觉?
开什么国际玩笑,三体人看了都得从脱水的纸片里气活过来。
这事的本质,根本不是什么行业自律,也不是什么良心发现。
本质是,牌桌上的玩家们,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再这么掀桌子下去,餐厅都要被炸了。
以前的市场是增量市场,大家一起做蛋糕,你多吃点我少吃点,无所谓,反正都有的吃。
现在是什么?是存量绞杀,是你不死我就得死的修罗场。
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你的蛋糕抢过来。
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所以我们看到了什么?
价格战打得底裤都不要了,配置堆得跟不要钱一样,发布会开得比春晚还热闹。
车企现在哪是车企,本质上是个金融机构,叠加一个营销公司,顺便造个车。
他们用供应商的钱,去搞研发,去铺渠道,去请明星,去满世界打广告。
这不是做生意,这是修仙,底下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就是他们修炼飞升用的“灵石”,是人形充电宝。
只要我飞升得够快,底下的灵石碎了就碎了,再换一批就是。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玩法,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现在的问题是,灵石快不够用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再吸下去,整个产业链都要“道化”了。
所以中汽协这个“家长”才站出来,说孩子们别打了,再打下去家都要没了。
你想象一个场景。
你是开包子铺的,给一家叫“赛博坦重工”的五百强饭店送面粉。
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90天结款,但每次你去,财务都用眼角45度的余光看着你,说老板在火星开会,流程还没走完,下周再来。
你没办法,你还得靠他吃饭。你的面粉,成了他们公司茶水间的压缩毛巾,成了他们财务报表上那个漂亮的“应付账款”,成了他们拿去银行贷款的信用背书。
你急得火烧眉毛,那边饭店老板正拿着你的钱,在发布会上激情演讲,说我们要做年轻人的第一台星际飞船。

多魔幻。
这个60天的承诺,就像是饭店老板拍着你的肩膀说:“兄弟,苦了你了,下次我一定早点给钱。”
你除了说“老板大气,老板格局大”,你还能说啥?
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逻辑,就是话语权。

为什么特斯拉、奔驰敢那么傲慢?因为他们有品牌玄学。
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什么性价比,聊什么做工,他跟你急。他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通往未来的门票,一种“我比你懂”的优越感。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特斯拉的供应商,就算被压榨,也得捏着鼻子认,因为给特斯拉供货,本身就是一种资历,一种光环。
但大多数自主品牌没有这个光环,他们靠什么?
靠的就是极致的性价比,靠的就是“我拿供应商的命换用户的忠心”。
加大加大加大,配置拉满,价格打骨折。
钱从哪来?一部分当然是自己亏,另一部分,可不就是从供应商的账期里挤出来的么。
这是一个死循环。
车企越卷,对成本控制越苛刻,就越需要压榨供应商。供应商被压榨得越狠,就越没有钱去搞研发,产品质量就越难保证,最后恶果还是会反馈到车企身上。
写到这里,我得承认这个比喻有点缺德,但你别说,还挺形象。
那么,这个“60天账期”的倡议,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但用处不大。
它最大的作用,是表态。
是告诉市场,告诉上面,我们知道错了,我们在改了。
这是一种政治正确。
但实际执行起来呢?
旧合同怎么办?车企自己亏得吐血,现金流紧张怎么办?小供应商没有议价权,你敢跟大车企拍桌子说“60天不给钱我就断供”吗?
你不敢。你断供了,后面有的是人排队等着接你的活。
这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为了买个MP3,吃了两个月泡面的日子。嗨,人类的本质就是负债前行。
所以你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说白了,就是不想给钱!
这个倡议,更像是一个“缓兵之计”。
大家打得头破血流,先中场休息一下,互相包扎一下伤口,喘口气,然后下半场接着往死里打。
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不是一纸倡议,而是市场的自然出清。
当牌桌上只剩下几个巨头的时候,当所有人都意识到“共建一个和谐的菜市场”比互相扔白菜更重要的时候,秩序才会真正建立起来。
但那个时候,底下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了。
所以最后的赢家是谁?
是那些现金流最厚,最能熬死对手的车企。
这跟道义无关,只跟谁的血条更长有关。
这个60天账期的承诺,不是慈悲,而是强者在调整呼吸,准备下一轮的闪电战。

对于供应商来说,这根救命稻草,更像是一个美丽的泡泡,看着很美,但一戳就破。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是不存在的。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