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工业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别克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自 1903 年大卫・邓巴・别克在美国密西根州的弗林特市创立别克汽车公司以来,这个品牌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见证并推动了汽车行业的无数次变革。
百年辉煌:技术引领,设计创新
别克的诞生,源于大卫・别克对顶置气门发动机的卓越改良。这项创新技术赋予了汽车更强劲的动力和更简单的结构,成为别克早期成功的基石,也在汽车技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04 年 7 月,别克第一台试验车成功完成从弗林特往返底特律的路试,尽管路途充满艰难险阻,大雨、泥泞和陡峭爬坡路段不断,但车辆凭借可靠性能顺利跑完 184 公里全程,最高时速达 48 公里,由此赢得了第一批 17 张宝贵订单,开启了品牌的商业征程。
在随后的发展进程中,别克持续在技术与设计领域开拓创新。1909 年,别克汽车在与飞机的竞速赛中胜出,当时其 50 匹马力的强劲动力远超仅有 12 匹马力的飞机,展现出卓越的机械性能。1925 年,一台别克 25 型旅行车在全球经销商的接力协作下,完成了史上首次汽车环球之旅,这不仅是对别克产品过硬品质的有力验证,更彰显了其完善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布局。
1938 年,来自好莱坞的传奇设计师哈利・厄尔打造出汽车史上首台概念车 —— 别克 Y-Job。它的出现,宛如一颗璀璨新星,将汽车造型从单纯的工业设计引领至艺术的殿堂。Y-Job 首创的直瀑式格栅、饱满流畅的车身造型,不仅为别克此后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调,更对整个汽车设计界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1948 年,别克 Dynaflow 自动变速器问世并应用于量产车型,这一开创性发明极大地提升了汽车驾乘的平顺性,降低了驾驶难度,让更多女性得以自信地坐上驾驶席,深刻改变了汽车驾驶的体验模式。
步入 20 世纪 50 年代,别克继续引领设计潮流。1951 年的 LeSabre 概念车,以战斗机造型的全铝车身惊艳世人,打破了当时汽车设计的沉闷局面,确立了新时代的设计走向。其采用的酒精与汽油混合动力,更是在能源应用上大胆突破,展现了别克对未来出行的前瞻性思考。1959 年推出的 Invicta,凭借更多利落直线的运用和标志性的 “三角尾翼” 设计,使车体外观更显紧凑且充满动感,宛如即将翱翔太空的火箭,被《Motor Trend》盛赞为 “最好看汽车” 。1962 年,别克 Special 搭载改良后的 V6 发动机,这是 V6 发动机在汽车史上的首次量产,兼顾动力与燃油经济性的特性,对未来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1 世纪著名的 3.8L V6 发动机便脱胎于此。
到了 80 年代,别克打造的 Regal GNX 搭载特殊陶瓷叶轮增压器、大容量中冷器的 3.8L V6 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输出 300 匹马力和 400 牛米的最大扭矩,百公里加速仅需 4.7 秒,成为 80 年代全美最快的量产车,再次展现出别克在性能领域的深厚造诣。
中国之路:从开拓到引领
1999 年,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的合资公司 —— 上汽通用汽车,开始为中国市场生产别克 Regal 车型,别克正式踏入中国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彼时,中国汽车市场方兴未艾,经济发展逐步转向依靠国内市场,别克新世纪的到来,精准切入国产中高档轿车市场,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汽车消费选择。
2000 年前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务出行需求日益增长。2000 年,GL8 商务旅行车应运而生,它凭借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丰富实用的配置,填补了国产 MPV 市场的空白,迅速成为商务接待、企业通勤的首选车型,开启了中国商务车市场的新纪元。同时,“十五计划”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家用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兴起。2001 年,别克赛欧以 “10 万元家轿” 的亲民定位重磅登场,凭借时尚外观、可靠性能和合理价格,迅速成为中国私家车消费的标志性产品,让汽车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此后,别克紧紧抓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凭借其在中高档轿车市场积累的良好口碑、全球同步的先进科技以及优质贴心的 “别克关怀” 服务,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旗下凯越、英朗、君威、君越、昂科拉、昂科威等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消费者信赖的热门选择,为中级车市场树立了新标杆。特别是由中国团队深度参与研发的君越,基于 GRWD 全球后驱平台打造,不仅开启了中国汽车人开发全球产品的历史,更建立起别克后驱豪华轿车的标准。多年来,别克还凭借出色的产品品质,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贵宾用车以及历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贵宾出行座驾,尽显品牌的高端形象与领袖气质。
新能源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加速转型,别克也积极投身这一时代浪潮。2022 年,别克发布全新品牌标识,首发 GL8 世纪 Century、Electra-X 两款战略新车,正式拉开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大幕。同年 12 月,别克宣布推出首款量产新能源车型 —— 别克 Electra E5,该车基于通用汽车奥特能电动车平台原生打造,标志着别克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奥特能平台具备诸多技术优势,如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去除了几乎 90% 的线束,不仅为电芯腾出更多空间以提升续航里程,还大幅减少了传统线束老化带来的风险。在电池安全方面,从专属电芯配方到信号采集与控制系统,再到严苛的开发、测试标准,全方位保障电池的安全性能。
2025 年 4 月 21 日,别克在品牌日上发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 “至境”,并推出全新 “逍遥” 超级融合架构。这一架构由泛亚技术团队主导,整合通用全球造车经验与中国本土科技力量,是首个立足中国市场研发的全域融合型新能源整车架构。它具备 “三个三” 的超强拓展能力,可覆盖 MPV、SUV、轿车三种车身形式,支持纯电、插混、增程三种能源技术,以及前驱、后驱、四驱三种驱动方式,未来 12 个月内,基于该架构的 6 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将陆续上市。在技术王牌方面,动力域上,与宁德时代合作首发 6C LFP 超快充电池 + 全域 900V 高压平台,实现 “充电 10 分钟,续航 350 公里” 的极速补能,同时独创多面液冷技术确保电池极端测试下 2 小时不起火不爆炸;智驾域联合 Momenta 开发 L2 城区辅助驾驶技术,无需高精地图,通过三重硬件定位和双重防脱手检测保障安全;座舱域搭载高通 8775 芯片打造 “智能大健康座舱”,实现 50 英寸 AR HUD+8 屏数字空间交互与端云融合 AI 大模型主动服务;底盘域配备全新一代智能底盘,具备 RTD 可变阻尼减震器、空悬前后轴同步下降和 OTA 路面预瞄功能,带来极致平稳驾乘体验。首款基于 “逍遥” 架构的百万级超豪华新能源 MPV “世家” 也惊艳亮相,填补了超豪华新能源 MPV 市场空白。
然而,别克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本土新能源品牌如比亚迪、吉利、蔚来、小鹏等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别克的新能源产品,如奥特能平台下的 E5、E4 等车型,市场反响尚未达到预期。2024 年,别克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 8.8 万辆,与头部新能源品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轿车和 SUV 等细分市场,别克的传统燃油车主力车型,如英朗、君威、昂科威等,也受到新能源车型的冲击,销量出现下滑。以 GL8 为例,这款曾经在 MPV 市场独占鳌头的车型,随着腾势 D9、极氪 009、岚图梦想家等新能源 MPV 的崛起,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2024 年销量同比下滑明显。
重塑辉煌:未来之路在何方
面对当下的市场困境,别克若想重塑辉煌,需从多方面发力。在产品端,应加快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与投放速度,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与配置,提升产品竞争力。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和消费群体,精准定位,推出更具差异化的产品。例如,在家庭用车市场,注重提升车辆的空间实用性、智能互联功能以及安全性能;在年轻消费者市场,强化车辆的个性化设计、科技感配置和运动性能。同时,持续优化奥特能平台及 “逍遥” 架构下的产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升产品品质与用户体验。
品牌建设方面,别克需要重塑品牌形象,强化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科技属性与创新形象。通过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展会、举办品牌体验活动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新理念、新技术。加强品牌营销与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互动与沟通,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此外,还需解决过去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口碑下滑问题,加强质量管控,提高产品可靠性,以实际行动重新赢回消费者信任。
在销售与服务体系上,别克要进一步优化经销商网络布局,提升经销商服务水平。一方面,给予经销商更多支持与激励,帮助其提升销售能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建立更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售后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保养效率与质量,及时解决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线上销售与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购车与用车服务体验。
展望未来,尽管挑战重重,但凭借深厚的品牌底蕴、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深耕,别克仍具备在新能源时代实现逆袭的潜力。只要能够坚定转型决心,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持续创新与优化,别克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续写其在汽车行业的辉煌篇章,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智能、绿色的出行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