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全新车型广汽丰田bz7在工信部完成申报,定位为大型纯电动轿车,尺寸宽敞动力强劲,配置丰富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刚坐进这台全新传说的丰田bz7,第一感觉就是空间真大。坐到后排,腿都伸不开了,仿佛在家里沙发上。那天跟朋友说:你知道吗,这车长达5.13米,宽1.96米,轴距居然有3米零2!朋友还不信,指着车身:这车确实大,但油耗啥样?我心里估算了一下,按纯电车的能耗来看,百公里能大概在17-20度电(体感,样本少)。换了别的牌子,比如比亚迪唐EV,空间也大,但配置差别就挺明显。比亚迪的内装偏家用风,丰田总体感觉更成熟点。

你试过在销售手里听全新电动大型车,续航达600公里这样的宣传吗?我倒是觉得挺难的,除非用650公里的工信部数据打底,但实际用到手,五六百公里都挺看运气的。说到这,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除了续航,动力表现也是个关键:单电机峰值2.07万瓦(估算import车型平均水平),在高速公路上都能推得挺猛。它的百公里加速估算在7秒左右(样本少,不太确定),这对一台大车来说,也算不差的。

9月10日全新车型广汽丰田bz7在工信部完成申报,定位为大型纯电动轿车,尺寸宽敞动力强劲,配置丰富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有驾

你知道吗?我觉得这个尺寸和动力的结合,好比一辆镇国之宝——看起来庞大,开起来还挺敏捷。供应链方面,丰田这次看似用的都是成熟的技术,把大容量电池装得还挺紧凑(这段先按下不表),我猜新电池厂的产能或者最新的模组技术,可能比想象中还要先进点。像我认识的修理工说:这个电池包装的挺紧凑,冷却系统还挺复杂的。但问题是,生产线怎么保证一贯的质量?这点我还挺关心。

你会不会想:这车贵吗?我猜价格在30万上下,当然这个估算打折,因为配置还算丰富,包括双色车身、摄像头,或许还会配个自动驾驶辅助。你试过同价位的汽车,比如蔚来的ET7,差别其实挺大。ET7内饰科技感更强,但丰田在操控和耐久性上可能更有优势。

9月10日全新车型广汽丰田bz7在工信部完成申报,定位为大型纯电动轿车,尺寸宽敞动力强劲,配置丰富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开发源头其实挺有趣。丰田在研发这台车时,可能用的就像厨师调料一样,调得十分讲究——保证每个零件都能协作流畅。比起传统燃油车,电动车其实更像拼积木,要每个零件都能配合好,不然就藏不了短板。供应链博弈,难点在于电池的稳定性和产能匹配,像是排队买热门景点的门票,早拿到手才能保证畅快。

我问自己:这个车,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出来?是不是市场早就准备好迎接它?还是说丰田试图用更大的尺寸和科技感,冲击一下豪华纯电市场?我心里有个小猜测:大尺寸、大动力,且配置丰富,可能是为了吸引那些不要差不多,非要大块头的用户。毕竟,谁都知道,电动车的老大难在续航和快充,但尺寸大了,空间宽敞,能拉人也能装货——这是不是让它的竞争力大大加分?

关于配置,也让我有点迷:贵的版本会不会增加全景天窗?我猜会。因为很多用户喜欢开窗透气,享受阳光。实际操作中,打开天窗的体验比想象中舒服——风吹的感觉,总比冷气吹舒服点。说到风感,空气动力学,丰田做得明显不差,车身造型一定也考虑到了风阻,为的是减少能耗。

9月10日全新车型广汽丰田bz7在工信部完成申报,定位为大型纯电动轿车,尺寸宽敞动力强劲,配置丰富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有驾

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这车的抓地能力咋样?大尺寸车,重心会不会偏高?这一点我估算下来,采用轻质合金材料,配合电池铺在底盘,重心应该比较低,平衡感还行。又一问题:在城市里开,宽度1.96米会不会麻烦?我觉得,有时候车再宽点,倒车或转弯确实不便利,特别在狭窄街巷。

我心想:这车和别的豪华纯电对手,比亚迪、蔚来或特斯拉,确实有差异。它更偏向成熟稳重,少了点未来感,多了点耐用。这难道是丰田一直的风格?感觉像是穿针引线,既要满足现代需求,又要不失日系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DNA。

9月10日全新车型广汽丰田bz7在工信部完成申报,定位为大型纯电动轿车,尺寸宽敞动力强劲,配置丰富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有驾

说到再拼一把,真正能留在我心里的,是它的那些细节:你试过开着空调啸叫的电动车吗?我遇到过几次,空调调得太猛,动力都会有点打折扣。丰田或许在空调和电池温控上做得还不错,毕竟稳妥一直是大厂的拿手。

我还在想,这个尺寸,这个动力,对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可以让更多家用用户,把电动大车作为日常一份?还是说,它只是一个试水的标杆?后续会不会出现更多造型更好看,价格更亲民的选择?这中间的平衡点在哪,我还在琢磨。

9月10日全新车型广汽丰田bz7在工信部完成申报,定位为大型纯电动轿车,尺寸宽敞动力强劲,配置丰富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有驾

离开了技术细节,最希望能看到它的真实体验——上路的那一瞬间。是像开一辆豪华车那么顺滑,还是还带点电动车特有的脉动——那种瞬时响应的快感。欲知后事如何,你们觉得?大家会愿意为了宽敞还快的一台大车,掏30万左右?还是说,等实际试驾后才能决定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