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年轻人想要买车,这事儿其实比找工作还要让人头疼。表弟大学刚毕业,工作刚上手,工资还没捂热,就开始一边琢磨“人生第一辆车该选啥”。他的诉求跟绝大多数新鲜出炉的职场人一样——预算死死卡在10万,既不能太寒碜,也不想打肿脸充胖子;平时通勤,周末恨不得把全家打包去郊区溜一圈;空间得宽敞,用车成本更得精打细算,还最好有点技术含量,不至于一开出去被人笑话。
在这个价位里,一水儿的“小型精致”或者“过气老大哥”,想找个什么都能兼顾的,难度不小。插电混动SUV今年开始火了,表弟目标锁定了一款最近很热的车,吹得响:“10万价位,越级体验!”姑且不信广告,我们还是硬着头皮陪他体验一周,看看到底有没有资格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空间,要大更要灵活
既然是“人生第一辆车”,就不能只顾自己耍酷,也要稳稳地顾家。表弟嘴上说为自己买,其实老早就想着以后带爹妈出行,空间必须到位。这款车最显眼的标签就是“大五座享七座”,听着高大上,实际体验下来还真有点真材实料。
尺寸放在同级里绝对够壮,4760×1865×1710mm的车身,轴距2785mm,数据不是虚头巴脑。表弟一米八出头,坐驾驶位都没喊憋屈,后排腿部空间直接两拳开外,老父亲坐着很满意,连带着开车也没了心理负担。后排地板纯平,不用各种奇葩体式蜷腿,三人坐一排一点不挤。椅背还能自由调角度,长途路上老妈子靠着小憩直接点赞。至于那第三排,“应急”用起来也灵活,周末亲戚扎堆,不至于让谁坐副驾发愁,妥妥的人情分加分项。
后备箱空间也实打实,五座状态塞进去大箱包加露营装备绰绰有余,空间最大化到1485L,搬家都不用喊货拉拉,年轻人哪有啥稳定生活,说不准下个月就得收拾铺盖卷,车里的“可变空间”成了最大底气。
续航好,成本低,远离焦虑
新能源车最大的痛点是什么?续航焦虑。表弟租房住,专门研究了充电桩怎么装,纯电续航直接影响日常舒适度。这款车喊出“165km纯电”,还特地标榜是真的能跑这么多,我们索性按他的通勤路线做了测试——每天25km上下班,加一次周末采购,用空调,用回收。结果一周下来总里程140km,电都没跑光。照这个节奏,一周充一次就够,电费一月五十块还不到,和喝奶茶的钱差不多。
长途出游就要靠混动了,综合续航逼近1000km。我们专门带表弟自驾跑了200km,电没了切混动,油耗稳定在五六个,爸妈坐着不晕车,钱包也不出血。对于刚毕业还要拼命攒钱的年轻人来说,有电能省有油能撑,真是不用天天为续航抓心挠肺。
驾乘品质够扎实,细节见真章
省钱归省钱,但开车这事不能亏待自己。“宁可吃土,也不能坐板凳”,家门口小路颠簸,表弟开上一段就能分辨出底盘层次。这车用的是FSD可变阻尼悬架,逻辑是路面怎样,悬挂就怎么变脸,见招拆招。我们找了烂路瞎跑一通,车里一点不颠,表弟老妈亲测后决定让家里的老车退休。
方向盘转向也贴心:低速轻盈,高速更稳健,新司机停车不蹭胎身,大人开高速也有底气。内饰不剑走偏锋,软包材质加一点银色点缀,有格调没浮夸。中控大屏反应快,语音识别省心,连家里长辈都能一句话搞定空调导航,科技氛围终于不再是鸡肋。
购车成本不套路,优惠给力
预算紧张是刚毕业青年的最大心理压力,但这一款车价格有底气:指导价9.98万起,厂家、线上各种补贴一套操作下来,能直接省1.1万。再加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家里老车直接换,最多能便宜两万。算下来最低7.98万就能搞定,首付三万来块,月供两千出头,比一个月房租还便宜。表弟盘算一下钱包,终于吃下定心丸。
同级对比,“核心需求”一锤定音
真要较起劲,和同级竞品比,这车的优势全在关键点。空间大多同价位SUV轴距只能到2700mm,小一圈;续航大多数只有100公里上下,这车165km实打实一周少充一次;底盘那套FSD,多数对手没有,舒适性打对面半边。外观虽说见仁见智,但设计简约不张扬,家用不怕审美过时。
结语:务实,是年轻人买车的王道
陪表弟折腾一周,换来的是一份出乎意料的满意。10万价位,这车从空间、续航、品质、成本四点全都拉满。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买车不是耍酷,是硬核自我升级——不仅能满足生活的全部现实需求,还能给钱包一点喘息的空间。至于值不值,“蹲点试驾”一句话便知,逃不过体验感。但就现在看来,这款插混SUV,绝对能入选年轻人“第一辆车”榜单,等优惠政策下来,表弟就计划提车走人,给自己的职场新生活打个漂亮开场。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