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这句话有时挺应景的。
最近,东风日产新推的N7,对外宣称是“20万以内,最贴合家庭需求的纯电轿车”。
注意,这个“家”字还特意加了引号,这玩味之处,值得细品。
霎时间,各大汽车垂直网站、社交媒体,都在热议这车的“智能”、“质感”,宣传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那时我差点就信了,好像买了它,就能一键开启幸福生活似的。
事情是这样,四月末,N7正式上市,定价在十一万多到十四万多之间。
厂家放出豪言,这款车就是要直接挑战20万级纯电家轿市场,要彻底扭转人们对合资品牌只会“守旧”造车的认知,将新势力车企的智能优势和东风日产一贯秉持的质量水准融为一体。
说白了,就是要宣告:合资品牌也能打造出既聪慧又让人放心的电动车。
那么,这款车究竟表现如何?
官方的宣传是:车内空间宽裕,后排乘坐舒适,配备了车载制冷箱,中控屏幕超大超清,音响效果能与数百万级的豪华车媲美,座椅带有按摩通风功能,智能驾驶系统也相当实用。
听起来,确实让人心动。
但疑问也随之而来,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不妨先聊聊这个“家”字。
官方强调,N7是围绕着家庭的使用情境来设计的。
后排空间是否足够?
储物能力是否便利?
这些细节固然重要。
然而,“家”的含义远不止于此,更为关键的,是出行安全,是令人安心无忧。
N7的电池安防标准确实不低,通过了一系列严苛测试,甚至比未来即将实施的国家标准还要严格。
这点值得肯定,安全是重中之重。
不过,放眼当下的电动车市场,电池安全早已是基础配置,已算不上什么独树一帜的优势了。
再来说说智能化。
N7搭载了高速公路领航辅助NOA和城市道路记忆领航辅助NOA。
听起来科技感十足,对吧?
但厂家自己也说了,他们的智能驾驶更侧重于“实用性”,而不是一味地堆砌华而不实的功能。
这番话听起来颇为务实,但细细一想,是否也透露出些许保守?
眼下,新晋电动车企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实力突飞猛进,自动泊车、自动变换车道,甚至自动导航,几乎已成标配功能。
相比之下,N7的这种“实用主义”,会不会显得有些落伍?
我的一位朋友,不久前刚入手了一辆新势力品牌的电动车。
他坦言,有些功能也许暂时用不太到,但心理上感觉更满足,觉得这车足够前沿。
他还认为,购车就是投资未来,要买就要买技术领先的型号。
他的话不无道理。
如今人们选购电动车,不仅仅是看重价格和配置参数,更关注品牌所代表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
合资品牌在技术革新层面,确实慢了半拍。
再者,现如今的消费者都足够理性,不会轻易被营销宣传所左右。
大家都心知肚明,汽车厂商惯用的手法就是“配置分级”,将高级配置堆砌在高价位车型上,再利用入门级车型来吸引顾客。
N7同样采用了这套路,入门版虽然价格亲民,但配置也相应有所缩减。
那么,N7究竟还有没有市场竞争力?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它的优势在于合资品牌的质量保障和相对亲民的售价。
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渴望拥有一台质量可靠的电动车的家庭而言,N7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然而,合资品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仅仅依靠“价格优势”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加快技术迭代升级,树立更具活力的品牌形象,真正洞悉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我们同样期盼,合资品牌能够推出更多像N7这样的车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更期待的是,这些车型不仅仅是外表光鲜亮丽,更能实实在在地满足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毕竟,买车不是买摆设,而是为了给家人带来更舒心、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因此,N7是否真能成为“20万以内,最贴合家庭需求的纯电轿车”?
我认为,最终还是要交给市场来检验。
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您说对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