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Q6L e-tron上市,合资豪华电动车新玩法在杭州落地
两年前慕尼黑那会儿,温泽岳还没离任,在媒体面前放了句狠话,说Q6L e-tron要专门为中国人拉长点轴距,还得给智能座舱来点本土化。老实说,那时候我和几个车友群里都有人吐槽:“又是画饼吧?啥时候能真见着?”结果2025年8月7号这天,杭州钱塘江边灯光一亮——人家真把这事儿落地了。
说起那场发布会,我朋友圈刷屏,全城楼宇打灯光秀,不夸张,有个做活动的朋友半夜还在拆设备。他跟我讲:“这规格,都快赶上亚运开幕式。”现场体验区倒挺有意思,不像以前关小黑屋里念稿子,而是让你摸零件、玩三电系统。一个销售小哥递给我一块展示用的“玻璃钢纤维护板”,说什么九层结构抗撞击,“师傅们私下叫它‘装甲板’”。后来碰巧遇到隔壁修理厂王师傅,他翻过那块板摇头晃脑:“啧,这东西真扎实,比以前A6上的铝壳靠谱多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新能源市场卷得厉害,新势力天天整花活,但奥迪这一回明显不想靠噱头混日子。PPE平台首款国产纯电,就挑长春基地造。这地方不少老司机心里有数:当年第一批加长A6就是从这里出来的。“东北工艺”这个梗,我小时候听大人聊过,说白了就是焊缝细致、漆面厚道。有个老维修工吹牛时常提,“我们那批出厂检查,可比南方严多咧!”
再扯回Q6L e-tron,这次轴距直接干到2995mm,比海外版多出来105mm。我试坐后排的时候,一个1米85的大哥直呼腿能伸直,旁边有人插嘴:“终于不用再忍后排顶膝盖啦!”智能座舱也挺逗,用的是本地语音体系,据说连东北口音识别都行。我录了一段“帮俺查下最近烧烤店”,居然秒懂。微信群里的天津车友开玩笑,“以后导航还能带贯口?”
技术配置方面,一位自称“搞研发”的网友发帖分析,说激光雷达+13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这种堆法,在他看来算德系典型风格——求稳不冒进。他自己买的是上一代e-tron,总觉得新系统和华为合作后路口识别灵敏不少。但也有车主反馈,高速匝道辅助偶尔还是太保守,会提前减速惹后车按喇叭。这种小毛病估计得OTA慢慢调。
续航部分倒是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一开始官方宣传765公里CLTC续航,还有10分钟补294公里的快充效率。不少老司机第一反应都是“虚标吧?”但后来有上海同事亲测,从嘉定一路跑到湖州服务区,中途充了一次,用Bank Charging适配800V桩,全程空调没关,到终点表显剩余差不多跟预估相符。不过冬天掉电问题谁也没法保证,有北方用户留言提醒:零下十几度跑高速,再好的宁德时代三元锂,也别指望极限数据。
安全性就不用多讲了,各种碰撞成绩挂墙上炫耀。但实际生活中更关注维修成本。有一次在4S店瞄见技师换保险杠,说因为热成型钢比例高,一旦追尾损伤,大件价格比普通车型贵不少。有个修理厂老板半开玩笑劝客户买保险一定选好条款,否则动辄几万起步,小事故变大麻烦。
操控感受呢?试驾环节销售拼命安利五连杆悬架加FSD减震器组合,还非要让我踩两脚运动声浪系统。“听着不像燃油机但特带劲!”他说。我个人感觉底盘确实扎实,高速并线很稳,不过方向盘手感偏轻盈一点,不如早些年的A4硬朗。顺便提一句,这套Bang & Olufsen 3D音响效果真的不错,看电影比听歌还爽,就是低频稍微糊点,也许耳朵太挑剔?
营销方式也是花样百出。这次他们学新势力,把购车流程做成融合直售模式,全国统一价,没有那些藏猫腻的大折扣套路。我身边一个犹豫党原本最怕被坑价,现在看好了直接去授权店选现货,下单交付特别快。据销售悄悄透露,为保证体验,他们提前备货热门配置,减少等车焦虑症。而且保价政策摆在那里,如果年底降指导价还能拿现金补贴,让不少观望的人安心入手。不少老奥迪粉丝私底下评价:虽然没有过去砍价乐趣,但省心是真省心。
还有一点冷知识,是来自某技术交流群的一段八卦。据传今年初奥迪内部曾纠结到底要不要全量开放PPE平台给中国团队主导研发。一位工程师爆料,当时德国总部意见分歧很大,但最后拍板让长春基地深度参与设计与供应链管理。这背后的故事外界未必知晓,只能猜测未来可能反哺全球生产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智造”。
用起来嘛,其实每台新车型都有自己的“小脾气”。比如前阵子遇上一辆Q6L e-tron停地下室信号死角导致远程钥匙失灵,好在客服指导操作隐藏机械钥匙才解锁成功;还有一次邻居抱怨自动泊车对狭窄胡同识别不够精准,经常中途退出,需要人工介入。不过这些问题只要厂家持续升级软件,大概率不会成为致命短板。
至于二手残值,目前业内看法比较谨慎。一方面豪华品牌背书强;另一方面纯电车型更新迭代速度快,加之维修成本高于传统燃油,所以想短期内靠保值率赚钱恐怕难实现。有朋友戏言,以后二手市场可能出现“大象跳舞”局面——越大的品牌反而越难卖高溢价,小众玩家灵活转身容易些。当然这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聊罢了,每个人需求不同,自然选择各异。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上周末邻居家刚添置了一辆Q6L e-tron,她爸兴奋地请大家围观试乘,还特意演示AR HUD导航投影功能,看起来科技感满满,却被孩子抢走副驾屏幕打游戏闹腾半天……现实生活总归这样,新鲜劲过去之后,该琐碎还是琐碎,该鸡毛蒜皮照旧不断,不过对于喜欢尝鲜又重视品质的人多一种选择未尝不是好事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自汽车纵横全媒体及行业相关圈层日常聊天整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