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8L以“鼎”级设计与工艺,定义中式豪华新标准,打造全球豪华新话语权,成为高端车型竞逐焦点

最近跑了一圈,提了辆仰望U8L,发现它和身边那些豪华车真不一般。说实话,刚看到它那车头,那个鼎字形进气格栅,厚重感瞬间就来了,老板说过:这车看着就像个行走的博物馆,气场十足。体感上,仰望U8L车长接近5400mm,轴距大约3250mm(样本有限),这尺寸直接吊打我以前试驾的某德系豪华SUV,空间上舒服得多。

我那天和销售谈笑间,他扔出一句:U8L的隔音,比同价位的奔驰GLS还静。听着挺玄乎,实际上感觉倒是真的,车里安静得让人忍不住放低音量听音乐,丹拿32扬声器系统果然名不虚传。对比它同价位的宝马X7,感觉后者虽然标配了个哈曼卡顿,可那种包围感和细节上就差点意思。你说这差别到底是材料层面,还是调校哲学不一样?我后来才知道,U8L这个丹拿系统,其实买了套定制版,专门调试适配车内空间,属于用心良苦,不是直接贴牌。

仰望U8L以“鼎”级设计与工艺,定义中式豪华新标准,打造全球豪华新话语权,成为高端车型竞逐焦点-有驾

说到用料,纯粹豪华感炸裂。Nappa真皮加上菱格绗缝,柚木和羊毛混搭,摸起来舒服得像家里的顶级沙发。对了,前两天修理工跟我说:这车车漆工艺挺牛,6C3B油漆+陶瓷颗粒,细划痕能自修。我脑子里立马想象成塑料膜那种自愈效果,结果问厂家才知道,是微小陶瓷在流动状态下修补,听上去挺科幻。我光想这个工艺单车可能成本就上万了,真不知这么搞是不是有点极致追求过头了?确实对比同价奔驰GLE,U8L的车漆看起来更细腻,层次感更丰富。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得那天试驾时,乘坐感受让我最惊讶的是后排座椅的双行政零重力设计,18点按摩加各种腿托,坐上去腿像被托着似的轻松。可这东西是不是每个人都用得惯?我认识一位朋友,他嫌麻烦,说这些电动调节弄得一堆按钮复杂,比直接调手动还费劲,你们有没有同感?

仰望U8L以“鼎”级设计与工艺,定义中式豪华新标准,打造全球豪华新话语权,成为高端车型竞逐焦点-有驾

至于技术层面,U8L搭载的易四方四轮独立扭矩控制系统,听起来复杂,我是这么理解的:就像每个轮子都装了独立司机,能瞬间调整力量,防止车子打滑或者失控。和传统全轮驱动比,反应更快更聪明。我在泥泞路试了一下,脱困能力果然明显优于同级别的奥迪Q7。可我倒是琢磨,这种系统对老百姓日常需求,真有多大实用价值?城市路况下,多数时间用不上吧。

云辇-P智能液压悬架,听起来很科幻,简单讲就是车的筋骨能根据路况动态软硬调节。你要是从正常路面切到坑洼地,车身几乎能自动调姿态,让你觉得好像泡在沙发里。和同为高端配置的奔驰S级悬架比,U8L的这套方案响应时间还短点(说不准,体感猜测)。不过这玩意是不是有点未来感贩卖?多少人能感知到这毫秒级的变化?

仰望U8L以“鼎”级设计与工艺,定义中式豪华新标准,打造全球豪华新话语权,成为高端车型竞逐焦点-有驾

我一度有点大写豪华说,后来想想,豪华不光是堆料和科技,用户接受度才是关键。比如隐私保护那块,U8L配了智能感光隐私玻璃和声幕,还有一键隐私模式,这些实用又低调的设计反而更打动人。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噪声控制和隐私保护互不冲突的?这点我得再去挖掘下。

这车给我最大疑问是,仰望到底想打哪国牌?从甲骨文车标到二十四节气香氛系统,浓浓中式元素,但现在大环境是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它真能靠这文化标签,撬动国际市场的高端用户嘛?(这段先按下不表)

仰望U8L以“鼎”级设计与工艺,定义中式豪华新标准,打造全球豪华新话语权,成为高端车型竞逐焦点-有驾

说到成本,我简单做了个心算:假设买车价格在80万左右,电池和高端材料占40%,那么每跑一公里的成本理论上比普通燃油车高出30%-40%(估算),舒适和豪华加成至少值这个钱吗?我问过几个资深同事,他们褒贬不一。有的觉得钱花得值,有的觉得打了文化和情怀的擦边球。

这车给我的感觉是,一方面它确实夯实了中式豪华的底盘,工艺上无可挑剔;但另一方面,真正让它变成豪华新标准,还差一些生活化、用户多样性接受的磨合。毕竟,豪华车买的是安心,是情怀,也是日常用车的舒适顺滑,U8L在这之间找平衡,未来几年的表现很值得关注。

仰望U8L以“鼎”级设计与工艺,定义中式豪华新标准,打造全球豪华新话语权,成为高端车型竞逐焦点-有驾

离开试驾场地时,我还摸了摸车门把手,是隐藏设计的,手感冰凉顺滑,有种摸古董玉石的错觉。这样的细节,可能更能打动那些对看得见的豪华有苛刻要求的人。你们说,这样的豪华车,未来还会有多少鼎级创新,能真正转化成日常感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