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达 1.4 万亿日元的关税冲击和北美市场销量下滑,丰田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挥舞成本砍刀,供应链上的企业即将迎来又一轮压力测试。
全球汽车巨头丰田连续第二个季度向零部件制造商发出降价要求,决定将 2025 财年上半年(4 月至 9 月)供应的钢板价格每吨降低约 15000 日元。这波降价行动考虑到钢铁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已于 2 月 25 日传达给部分商业伙伴。在北美市场关税高涨和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丰田正在通过压缩供应链成本来维持盈利能力。
价格调整,丰田的成本控制战略
这不是丰田首次要求供应商降价。历史数据显示,丰田通常每年与供应商进行两次价格谈判,第一次从 4 月开始,第二次从 10 月开始。丰田与供应商合作控制成本,并要求他们以降价的形式共享部分节省的成本 —— 通常为每年 1% 左右。这种模式取决于其他措施的进展情况等因素。今年春季,丰田并没有要求供应商降价,大约自去年秋季以来,丰田多次下调生产计划,供应商也不得不进行调整,并面临沉重的劳动力和材料成本负担。
北美遇阻,关税阴影下的盈利挑战
丰田目前正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据最新财报显示,2025 财年第一财季(4 月 - 6 月)公司净利润同比下跌 37% 至 8413 亿日元。北美业务更是从去年同期的盈利 1007 亿日元转变为营业亏损 636 亿日元。这种剧烈转变主要源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今年 4 月起,美国对日本进口汽车加征 25% 的关税,虽然 9 月 4 日下调至 15%,但与原来的 2.5% 相比,企业仍面临沉重的出口成本负担。
战略调整,全球生产布局重组
为应对关税压力,丰田正在重组其全球生产布局。据报道,丰田计划将美国境内的雷克萨斯工厂从两个整合为一个。具体方案是:肯塔基州工厂在生产完当前订单后将停止生产雷克萨斯 ES,后续美国雷克萨斯生产将仅保留印第安纳州工厂。部分高端雷克萨斯车型将改由日本出口,而空出的产能将用于增加混合动力车(HV)等车型的本地化生产。这反映了丰田正在根据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优化生产布局。
供应链重构,寻找更优成本方案
丰田的成本优化策略不仅体现在要求现有供应商降价上,还体现在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中。在东南亚市场,丰田计划引入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以增强电动车产品的成本竞争力。这一战略预计将从 2028 年新款电动车投产时实施。丰田已与泰国当地大型零部件企业森密集团合作,引入中国内饰材料制造商 “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两家企业已于 2025 年 1 月在泰国成立合资公司,并计划在当地建设生产基地。
通过引入中国供应商,丰田设定了将新车型生产成本降低 30% 的明确目标。这一举措表明丰田正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其电动车供应链体系。
市场反应,行业寒冬下的连锁效应
丰田的降价要求并非孤例,整个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压力。据报道,超过 50 款燃油 SUV 车型出现大幅降价,最大降幅普遍超过 25%。豪华品牌也不例外,奔驰 GLA 最大降幅达 39%,宝马 X1 甚至高达 43%,奥迪 Q3 Sportback 也有 33% 的大幅让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