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l5和l4的区别是什么

L4级别虽然被视作全自动驾驶,但其工况仍受到一定限制。设定好目的地和路线后,它在普通路段无需人工干预,但在高速或市区等复杂环境仍需适时介入。目前市场上尚无搭载此技术的车型。而L5级别则代表车辆的智能化达到了人类驾驶的水平,能够应对所有路况,人类仅需作为乘客存在,甚至无需方向盘。

自动驾驶l5和l4的区别是什么-有驾

自动驾驶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人驾驶,车辆将单纯作为一个移动出行空间。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 International)的划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五个等级:L0为人工驾驶,L1为辅助驾驶(已广泛应用),L2为半自动化,L3为高度自动化,L4为超高自动化驾驶(工况受限),L5为全自动化驾驶(与人类驾驶水平相当)。目前多数研究机构仍处于L2级别左右,要达到L4或L5级别的理想出行状态,可能还需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研发全自动驾驶汽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需要协调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的协同工作,自动驾驶技术除了硬件制造外,还需依赖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复杂软件的支撑。目前,众多车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都积极投入研究,其中Waymo直接从无人驾驶领域入手,而特斯拉则采用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

尽管这些公司采用不同的研发策略,但他们都面临着技术和产业链的难题。多数企业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应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然而,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却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人机共同驾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包括技术、法律和道德问题,因此应将方向盘完全交给AI,实现一步到位。

Waymo公司也认同这一观点。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军企业,Waymo曾允许员工在特定条件下驾驶自动驾驶汽车,但要求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员工擅自离开驾驶位,进行其他活动。谷歌意识到“人”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决定跳过L3级别,直接研发L4/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就L4/L5级别而言,虽然众多企业看好这一市场,从OEM、Tier1到传感器、控制、决策、执行方案供应商等整条产业链都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笔者认为即使达到L4/L5级别,也不一定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首先,技术尚未成熟。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主要依赖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收集数据。然而,这些技术仍存在局限,即使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能够探测到前方的物体,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有效识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