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

你刚买的新车停在车库里,座椅上明明有加热丝,方向盘也预留了加热模块,但当你搓着手坐进车里准备享受温暖时,屏幕上突然弹出一行字:“解锁座椅加热功能,每月10美元。”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现实中无数车主正在经历的尴尬。最近一项覆盖欧美上千名车主的调查显示,76%的人明确表示反感这类“车机订阅服务”,甚至有用户直言:“我花钱买的是车,不是一堆需要不停续费的密码锁!

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有驾

---

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有驾

一、从“买断”到“订阅”,车企的算盘怎么打?

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有驾

三年前,特斯拉车主约翰在论坛发帖吐槽:“我花了6万美元买Model 3,结果发现加速性能被锁了!”原来特斯拉通过OTA(远程升级)限制了他的电机功率,想要“满血版”动力得再交2000美元。这条帖子瞬间引爆网络,也让“车机订阅”这个概念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

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有驾

车企的算盘其实很清晰。传统造车利润薄如刀片,大众、丰田这些巨头单车净利润率不到10%,而特斯拉靠着软件订阅和FSD(全自动驾驶)销售,利润率直接飙到30%以上。看到这块肥肉,奔驰立刻推出“后轮转向月卡”——每年花5000元,就能让EQS的转弯半径缩小到10.9米;宝马更激进,在韩国上线“冬季温暖套餐”:座椅加热月付18美元,方向盘加热另算。然而这些花式操作很快翻了车,韩国网友直接把宝马骂上热搜:“下次是不是呼吸车内空气也要扫码付费?

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有驾

---

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有驾

二、用户愤怒点:我花钱买的硬件,凭啥再交“开锁费”?

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有驾

美国德州一位农场主最近成了新闻人物。他花7万美元买的皮卡自带远程启动功能,但当他在零下20度的早晨想提前热车时,手机APP提示:“远程启动服务已到期,续费年费89美元。”气得他抄起电锯把中控屏拆了,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评论区清一色支持:“干得漂亮!就该给车企上一课!

海外调查:76%用户反感车机订阅服务 明确表示拒绝-有驾

这种愤怒背后是消费逻辑的冲突。就像你买电视机时,厂家不会把HDMI接口锁起来要求月租费;但如今汽车厂商却把座椅加热、方向盘调节甚至大灯亮度都做成了“付费皮肤”。更离谱的是,奔驰曾尝试对车载CarPlay收取年费,结果用户集体抵制,最后灰溜溜取消。一位网友的吐槽直击要害:“我买手机时,苹果可没让我按月付Home键使用费!

---

三、那些成功的订阅服务,做对了什么?

并非所有付费功能都遭人唾弃。调查中,67%的车主表示愿意为某些服务掏钱,比如沃尔沃的“生命守护”紧急救援系统——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系统会自动呼叫救护车并发送定位,这项服务续订率高达82%。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特斯拉的FSD,尽管售价高达1.5万美元,仍有23%车主选择购买。秘密在于,这些服务要么涉及持续的数据更新(如实时路况导航),要么需要车企长期投入运维(如云端救援响应),用户觉得“钱花得值”。

反观失败案例,几乎都栽在“硬件解锁费”上。新泽西州立法机构最近放出狠话:“车上已有的硬件功能,谁敢收订阅费就罚谁!”法案明确禁止对座椅加热、方向盘调节等基础功能二次收费,违者首次罚款1万美元,再犯直接翻倍。消息一出,网友疯狂@各大车企:“建议打印出来贴CEO办公室墙上。”

---

四、破解、维权与未来:这场博弈如何收场?

加拿大黑客组织“车库革命”最近火了。他们开发出一款U盘,插入汽车OBD接口就能破解被锁定的加热座椅、提升马力甚至解锁隐藏彩蛋功能,售价仅99加元。虽然法律风险极高,但官网留言区挤满用户:“这不是盗版,是拿回本就属于我的东西!”车企对此头疼不已——奔驰工程师私下抱怨:“我们花大钱研发的订阅系统,被人用20行代码就攻破了。”

与此同时,美国已有超过10个州酝酿跟进新泽西州的立法。中国网友也喊话:“赶紧抄作业!”业内专家预测,未来订阅服务可能分化成两条路:涉及云端服务、持续更新的软件功能继续收费;而硬件相关功能必须一次性买断。就像沃尔沃CTO安德斯·贝尔反思的那样:“我们不能把车变成俄罗斯套娃,用户每拧开一层都要投币。”

---

尾声:当车钥匙变成“付费墙”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十年后的某天,你开车出门时,车载AI温柔提醒:“今日天气晴朗,开启全景天窗模式需支付2美元;选择‘林间小道’主题方向盘震动反馈,首月免费试用哦!”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放任车企无底线推进订阅模式,我们或许真会步入“呼吸车内空气都要氪金”的荒诞未来。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当特斯拉通过订阅模式让老车主也能享受最新自动驾驶技术,当蔚来的“电池租用”方案让电动车价格直降7万,合理创新的订阅服务确实在推动行业进步。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既不让车主感觉被当成“人肉提款机”,又能让车企有动力持续创新。毕竟,谁也不想某天在汽车论坛看到这样的神回复:“你这车刹车灵敏度不行啊?”“哦,我还没开通VIP刹车套餐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