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前几天还真没留意哪吒车主群里的那个断网消息。直到一个老朋友私信我,说:你听说没?哪吒的车联网流量被联想懂的断了,得自己买套餐。这话一出,我就琢磨这事背后得有啥猫腻。
碰巧,昨天在修理厂,我跟师傅聊起这事。他说:我这边也听说了,好几台哪吒车主抱怨车机没信号,连导航都乱了。他说这事儿影响不小,毕竟现在大家都没法离开车联网,连OTA升级都离不开。
按照官方数据啥的,哪吒近两年销量估算在3-5万辆之间(样本有限),但车联网用户比例我体感应该超过90%。这么大一个用户群突然断网,谁都坐不住。联想懂的给出的套餐价格范围挺宽,从5.9元到699元不等,看似价格多样化,实则就是逼车主单独买流量包。
同价格带里,你拿蔚来NIO和理想ONE对比,后者车联网服务基本包含在购车价格里,连流量都不用多操心。哪吒这边,大家不到出厂就知道得自己付费续流量——其实我觉得这更像是变相加价,用户感受肯定不好。
研发供应链这块,我想说,车厂和通信运营商间的关系就像两个合伙开店的邻居,平时好着呢,一旦掰扯账款,仓库的货就进不来,门也开不了。哪吒这回就是运营商觉得账没结好,不干了,变相断网判罚。这其实暴露出的,是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生态链条上隐患:一环出问题,用户体验直接挂了。
不过我刚才得收回一点儿我上面说车联网用户超过90%是强依赖的说法,毕竟用车惯差异巨大,有不少用车群体对车机功能需求没那么刚需,宁愿用手机导航也能接受断网。这让我想到,车联网服务的切入点本身可能被高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爱花钱买数据流量,仅用车需求明显不同。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联想懂的推出的几个流量包,价格区间跨度挺大,这里面针对的用户实际上是不是已经细分得很清楚了?毕竟5.9元的基础包和699元的三年尊享包,服务内容落差得有多大?细节我没找到,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里面有条哪吒车主反馈:断网那天,导航突然显示信号丢失,整条高速都迷路了,关键时刻还没法实时躲开堵车。这种体验,不讲情怀,我也嫌麻烦。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这波断网事件,车主想投诉,第一反应不是找车厂,而是找联想懂的。说明啥问题?车联网服务这层关系,已经把车厂推到二线,甚至让第三方运营商直接面对用户。这种模式长远看来靠谱吗?
我默默算了下,如果按29.9元月包,车主平均每年额外掏360元,保守估计车况保养年均成本里这算隐形加费。这钱其实不小,按理说,讲究体验和品牌靠谱的车企,应该把这成本算进去才对。
有位销售同事跟我说,他们也尴尬,客户来问为啥连不上网,我们第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说法,只能解释说正在跟运营商交涉。这话听着我都想笑,这不就是典型的‘供应链下游尴尬症’吗?
很多时候,车企研发规划车联网模块时,原本是想给车主多一个服务体验升级,但结果依赖了外部通信方,现实里变成了别人的链条断了,我的车也飞不起来。像这种不对等的合伙,早晚得出问题。
我一直在想,这次事件会不会是个信号?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的独立性,值得再三思考。没细想过,车联网流量服务今后会不会像手机卡一样,变成自由市场的一部分,车厂只做硬件不管流量账户?这种模式下,谁来负责车主的最终体验?
讲真,我还是蛮好奇的:车主们会不会愿意为车联网付费?愿意到什么程度?对于一台车,网络连接到底重要到啥份儿上?尤其在智能驾驶还没完全普及的当下,这种断的烦恼,是暂时的还是会成为常态?
毕竟,我前面提到的车联网对用户的依赖感,是基于体感和少量反馈,好像还没形成普遍共识。你们怎么看?
看到这里,我倒希望下次能在修理厂碰到更多这种真实故事:车主把关键时刻关键信息拍给我,哪怕只有一条信号中断的截图,也让这些隐形成本变得具体可触。毕竟,车联网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日常用车中的一条条小困扰和大变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