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

讲真,看到一台奔驰C级,居然是因为音响不行,跑去改装店折腾,我第一反应不是车主有追求,而是奔驰有点不务正业了。

这事儿的魔幻之处就在于,你买的不是一台普通的车,你买的是梅赛德斯-奔驰。这四个字,在过去一百年里,基本就是汽车界的压缩毛巾,泡水里就膨胀,膨胀成豪华、体面、以及“我混得不错”的代名词。结果呢,你这块毛巾打开,发现里面是破的,最基本的听个响,居然都得用户自己掏钱去外面找补。这就很行为艺术了。

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有驾

这背后藏着一个车圈公开的秘密,或者说是一种阳谋。就是豪华品牌早就把用户心理拿捏得死死的。他们卖的根本不是一台完整的车,而是一个“丐版”的修仙入场券,一个毛坯房。你想住得舒服?可以啊,加钱。音响想要柏林之声?加钱。氛围灯想要64色?加钱。什么都想要?朋友,出门左转买S级。

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有驾

他们就是在赌,赌你为了车头那个三叉星徽,愿意忍受这一切。因为奔驰最值钱的,从来不是它的发动机,不是它的底盘,更不是它那个万年不变的内饰,而是那个标。那个标才是本体,车只是个载具。所以车主开着C260去改音响,本质上不是一次消费升级,而是一场对品牌“玄学”光环的二次确认。他不是在买喇叭,他是在给自己买一个心安理得,是在给自己的信仰充值。

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有驾

这就好比你去一个五星级酒店,发现房间里没有拖鞋,你跑去前台要,前台说亲我们的拖鞋是爱马仕联名款,需要另外付费。你怎么办?你只能捏着鼻子买了,因为你来都来了,你总不能光着脚走来走去,然后跟别人说这五星级酒店不行吧?不能。你只会穿着爱马仕的拖鞋,发个朋友圈说,细节,这才是细节。

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有驾
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有驾

这位车主遇到的问题,就是典中典的“高频缺失”。说人话就是,你听歌只能听见“动次打次”,但是歌手的口水声、吉他的拨弦声,全都是一团浆糊。为什么?因为原车压根就没给你装高音喇叭。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逼你选配。

所以改装店的第一步,就是“无中生有”,给他加了一对哈曼卡顿的高音。这操作就像你买了个显卡,发现是丐版,自己动手把被屏蔽的核心给刷开了一样。哈曼卡顿是什么?在音响界,它不算最顶级的仙人,但绝对算是个筑基期大圆满,打你一个凡人版的奔驰原厂音响,那简直是降维打击。装在门板三角位,位置不大,但一下就把整个声场的“天花板”给捅开了。之前是地下室,现在至少是个大平层。

但这就够了吗?不够。远远不够。

因为问题的根源,还在于那个主机。原车主机就像一个蹩脚的翻译,歌手明明唱的是帕瓦罗蒂,它给你翻译出来就是二手月季。信号从源头就脏了,你后面安再好的喇叭都没用,垃圾进去,出来的只能是更响的垃圾。

所以,核心操作来了,加装一台日本JVC的KS-EP1800P音频处理器。

我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对JVC这个牌子是有特殊感情的。在我年轻的时候,JVC的摄像机,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现在它在汽车音响领域搞处理器,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某个退隐江湖的绝世高手,突然在村口支个摊卖烧饼,你一吃,嘿,这烧饼里有内力。

这个处理器是干嘛的?它就是个“翻译官”兼“情商大师”。它接管了原车主机的烂摊子,先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音频信号捋顺了,进行一番“净化”和“重塑”。然后,它最核心的功能,是那个“每通道独立31段EQ调节”。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不是听歌了,这是在做手术。调音师会像一个老中医一样,对着你的耳朵“望闻问切”,然后在这个处理器上,把声音的每一个频段,都给你调到最舒服的位置。高音是不是太刺耳?给你拉下来一点。中频人声是不是不够厚?给你补上去一点。低音是不是像在敲铁皮?给你加点弹性。调,就是硬调,玩命调。

这个过程,已经脱离了工业产品的范畴,变成了一种手艺,一种玄学。一个好的调音师,能用一套一万块的设备,给你调出三万块的效果。一个烂的调音师,能把十万块的设备,给你调成一千块的收音机。所以车主花的钱,一半是买设备,另一半,其实是在为调音师的“道行”付费。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调音师比喻成老中医有点过了,但你别说,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整个升级过程,从外面看,屁都看不出来。所谓最高级的改装,就是你看不到改装。但车主一坐进去,点开音乐,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之前是在听一个破录音机,现在是把乐队请进了车里。声音的细节、层次感、真实感,完全是两个物种。这种感觉,就是要一耳朵的通透!懂吗?一耳朵!

讲真,我有时候觉得,我车的雨刮器刮不干净比音响不好更让我抓狂。

你看,这整个故事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奔驰通过减配,制造了用户的“不爽”。用户为了维护奔驰在自己心中的“信仰”,花钱去弥补这个“不爽”。改装店通过提供技术和服务,赚到了钱。最后,车主开着这台焕然一新的“情绪压缩机”,心满意足地堵在了晚高峰的路上。他获得了什么?他获得了在一个钢铁森林里,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把音乐开到最大声的,小小的移动堡垒。

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有驾

大家可能会觉得,花这个钱,就为了听个歌,是不是有点傻?

不,这恰恰是整个消费行为里最核心的逻辑。他买的根本不是什么高音单元,也不是什么DSP处理器。他买的是一种“掌控感”。在公司,他被老板掌控;在家里,他被老婆孩子掌控;在路上,他被交通灯和傻X司机掌控。只有在这辆车的驾驶座上,当他关上车门,调着自己喜欢的EQ曲线时,他才是自己世界唯一的王。

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有驾
他给奔驰装了个JVC,却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有驾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奔驰赢了,改装店也赢了,车主觉得自己更赢了。这套系统升级的最终目的,压根就不是为了听清蔡琴的口水音。

就为了在堵车的时候,能在诺大的城市里,给自己圈出一小块,能短暂发疯,且不被打扰的地方。

这比什么哈曼卡顿,什么JVC,都重要一万倍。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