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要买新能源MPV,到底该选哪个?前阵子出了9月第二周的销量榜,大家都在讨论哪款最火,哪款被冷落,看热闹归看热闹,但真正拎清楚这些数字背后的门道,有几个人呢?我倒是觉得,别光盯着排行榜,更得琢磨琢磨为什么有些车卖得好,有些车就是没人搭理。咱们不妨换个角度,看一看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或许对你选车还有点用。
是不是之前总觉得买MPV的人不是开公司就是带娃呢?怎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开始打新能源MPV的主意?这事其实挺能反映中国家庭对于出行方式的变化。以前一辆轿车就能打天下,现在讲究空间,讲究舒适感,还要环保,讲究气派。加上新能源补贴、限购政策一推,大家买车的思路都有点变了。你想想,哪有政策支持,哪里就火。
咱们说说这次的销量冠军——魏牌高山。很多人一看,插混?还能夺冠?一些纯电党开始不服了:现在不都该无油一身轻了?但你细琢磨琢磨,插混的优势还真不是说说而已。用电的时候安静经济,油还能保证远距离出游不焦虑,比纯电实用,比老燃油还环保,正好满足了中国大部分家庭的“两头需求”:既要电省钱,也不要掉链子。高山这款车,不光是数据漂亮,更多的其实是找到了用户需求的平衡点。谁不希望有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所以热卖没啥意外。
再看销量第二,腾势D9 DM和别克GL8 PHEV。腾势D9背后是比亚迪,技术和配置都不赖,但更要紧的是品牌已经开始往高端化走,有人信,有人追,圈了一批稳定的回头客。别克GL8就不用说了,老牌商务车,多少家老板买来就是看牌子。别克转新能源之后,品牌续航力还挺强,大家对GL8有信任感,人就跟着买PHEV的版本。这说明啥?牌子还是很重要,技术、定位只是门槛,到最后,信任才是王道。
岚图梦想家PHEV和理想MEGA也都榜上有名。岚图在驾控和安全上下了血本,适合追求品质的家庭。理想MEGA则是全电路线,造型够新颖,品牌号召力也猛,捞到了一批“理想粉”。关键在于它们不是追着卖便宜,反而是在中高端市场竞争,赚的是“形象分”与“口碑分”。现在中国人越来越重视买得不只是车,还得买个面子,难怪高端市场稳稳扩展。
你再看看榜单中间那些车,比如极狐考拉、极氪009、小鹏X9、广汽传祺E8 PHEV,数字挺一般,但各自都有“特色”。极狐考拉主攻智能亲子车,可空间、健康座舱这些标签虽好,但想要成为“大众爆款”还得突破圈层。极氪009纯电豪华,注定是服务小众发烧友,不会成奇迹。传祺E8靠性价比杀出一条路,现在还属于初试啼声。小鹏X9更是典型“科技小黑马”,智能驾驶系统玩得溜,但消费者目前还是观望多、下单少。这里爹妈心里都明白,制造噱头很简单,打动你掏钱很难。你到底会为了一个功能多掏几万块吗?
说到底,腰部这些品牌有个大难题,就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难复制”。你要出花头,要做出亮眼的产品差异化,否则就只能在排行榜里靠后站。最怕的就是你花了时间造车,消费者一看,这不还是那副老样子?怪不得销量不温不火。
讲到最后,尾部那些品牌就更惨了,什么瑞风RF8 PHEV、菱智新能源、合创V09、沃尔沃EM90,周销量连0.01万辆都达不到。其实不少品牌自己也明白,问题不是技术跟不上,更多只是品牌影响力弱、产品没有亮点,定价和定位也迷糊,根本打不进主流用户群。厂家自己喊了半天口号,但最后你问普通人:你听说过这个车吗?他们都摇头。认知度是硬伤,品牌扎不下根,哪来的用户买账?
还有些传统品牌比如奔腾NAT、锐胜王牌EM7,瞄准的是商圈和网约出行市场,这其实也挺聪明,毕竟家用和商用不同,但目前看,销量就是差点意思。最大问题是,消费主力还在家庭和老板里头,偏离了主流,想出圈太难。
新势力里头好几个纯电或插混新车型,研发和宣传当然都疯狂烧钱,但如果接不上地气,消费者始终是在看热闹。啥叫接地气?不是只拼参数、造型,更要琢磨车主实际用车场景。中国家庭要空间,要舒适,要省钱,还要品牌加持,哪一点都不能少。你问人为什么选高山而不是其他纯电?答案很简单:“有事可以充电,没电也能加油,出门踏实。”一句话就把所有技术营销打回原形。产品卷,不如卷心态。
其实,现在新能源MPV领域谁都看得出,真正的大玩家都在堆技术、拼体验、卷配置,但最后还是几个老问题卡脖子:一是品牌信任到底能不能打动人,二是“功能堆砌”是不是名副其实,三是价格别离谱,四是真正的场景解决方案有没有跟上。如果你只是宣传好,现场实际体验又跟小轿车半斤八两,谁会买账?且不说现在的消费者聪明着呢,网上各种真车主体验视频,大家眼睛都贼亮,稍微一点问题,都能把你扒个底朝天。
回头看头部品牌为什么卖得好,就是因为产品和定位都找对了。插混高山,不挑天气、不挑城市,腾势D9品牌可靠,GL8商务身份认知深入人心,理想MEGA敢走高端纯电,岚图安全好到让人放心。这些都是抓得准需求点,而不是在技术层面盲目堆砌。
那为什么中腰部品牌和尾部品牌着急?难度就在于市场正在分化。家庭、商务、出行三大主力用户被分成“三块地”,各家品牌还在“你追我赶”,但消费者并不是跟着“谁新买谁”。大家变得挑剔、谨慎,又被各种品牌和配置挑花了眼。要想突破,关键要问自己:到底是跟风还是自己真正有独特实力?你的差异化足够撑多久?你的售后和服务跟得上吗?行业拼的不光是技术,更多是谁能用“心思”去打动人心。
新能源MPV这块“饼”,看着是大、用户多,但实际上水很深。头部品牌握住了资源和口碑,腰部品牌正在摸索转型,尾部品牌如果再不改变,基本就要淘汰。这不是危言耸听,市场是最真实的评委。新车再亮眼,如果没人买还是白搭。
最后你要是问我,一句话总结这波新能源MPV混战就是:别光看销量,真正牛的那几个品牌,是把“天下车主的心思”都研究明白了;其他中腰尾部如果还在原地转圈,等着政策和广告收割流量,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买车还是得冷静点,技术重要,品牌更重要,适合自己最关键,别再被营销吹得飘起来。新能源MPV这摊水,谁能摸着石头过河,谁能活到最后,你看着吧,时间比销量说话更靠谱。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