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总得先问问:现在人买车,到底图啥?其实很简单,过去大家想的是动力,想的是空间,现在呢,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眼花缭乱,大差不差,不出毛病就算好车。可最近呢,昊铂 HL 增程版打算玩点新花样,直接喊出了大满配,把50万级的豪华配置拉成全系标配,这事儿听着热闹,值得琢磨琢磨。
有时候我在想,配置豪华真是消费者的刚需吗?换句话说,大家是不是只有在车里能找到那点久违的幸福感?或者说,厂家都在卷舒适、卷智能,到底是我们越来越“娇气”了,还是竞争真的刺激到大家非得拼天拼地?比如这昊铂 HL,这一操作,敢把那么“顶”的东西整个都配上,这不是给消费者省了挑选纠结的工夫,也让这车在朋友圈里多了点话题。你看别人家,高配低配分得明明白白,想要好点的座椅按摩,还得再往上加钱。昊铂这玩法,能不能说是“厚道”,还是说,他们另有算盘?
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回头看看那些所谓的豪华配置到底是什么。说到那个NASA标准的什么零压角座椅,说白了,不就是让屁股和后背能坐舒服点?屁股舒服了,长途不累,车里的主人就能觉得自己是老板,谁还愿意做疲劳司机?这也是有点意思的——以前国家航天员用的东西,现在普通老百姓买车都能体验。再说,18点热石按摩,听着跟高级理疗工作室似的,放过去,谁车里敢搞这玩意儿?不就是想让人觉得自己花的钱值。
可是,真到消费者面前,大家会不会因为有这些功能而一定就买呢?这车厂的算盘,是不是也赌我们喜欢“占便宜”?如果都标配了,那买最便宜的版本也能享受这些,那些原来靠高配卖高价的那些牌子,是不是有点坐不住了?车造得越来越内卷,最后大家是不是只剩下在车里享受生活了?
再说说Nappa真皮和各路慢回弹棉,真皮这东西,其实和高级跟低级区别越来越模糊。以前什么奔驰宝马专用,现在国产也能绕开世界,用得顺畅。触感柔软,透气性好,这都是豪车的标签。车企拼这个,到底想表达什么?是不是在告诉你:“你既然肯选我们,绝不能让你的屁股受委屈”?这个思路,说白了,跟饭馆打广告一样,“吃好喝好、物超所值”,只是现在变成了“坐得安逸、花得明白”。
但问题也来了——用户真的需要这么多配置吗?很多东西,宣传得花哨,真用起来,是不是就那么方便?你说按摩座椅吧,有几个人每天都按?多数人新鲜完了,同样坐车还是把座椅调平,手机看看视频,走了就完了。智能灯光、氛围灯,各种电动窗,顶配音响,坐进去跟动感迪士高似的。是不是大家买了车,最后一年用不了几次这些花头?有没有可能,厂家推满配,是为了让自己在同级别中显得“突出”,让竞争对手不得不用力?
有人会说了,你管我要不要?我有就行,有总比没有好。就是这种心理,驱动着厂商拼命做“全系标配”,让你觉得“就算不用,放着也舒服”。有了这个心态,厂家才能把那些本来要加钱的东西,一口气压到基础价格上,这看似对用户友好,但对行业来说,是不是一种新的压力?厂家必须得辩证地看,这些投入,能不能换来大家的口碑?
现实中,许多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车不是买最多按钮、最多花头、最豪华的,就是买最适合自己的。有些人图个出行方便,有些人就是要握方向盘开个痛快,有些人则追求坐在车里“像家一样”。昊铂 HL这种做法,确实照顾到了后一类人——你想要温度、舒适、优越感,基本一站到位了。
当然,也有人会在意,这种“满配”是不是有点华而不实?比如,用于长途,按摩座椅能派上用场,用来上下班,通勤几十分钟,有没有必要?全系标配,让成本拉高,厂家承不承担得了压力?如果市场跟不上,是不是好心被“浪费”?这也是昊铂要思考的事,不只是拼一时风光,还得看能不能抓住消费者长久的兴趣。
更关键的是,这波操作,会不会让别人家也跟着卷起来?以前大家主推性能,现在主推配置。卷配置,最后卷出来的是不是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你能给这些,他能给那些,大家都得不断提高标准。再过几年,30多万的车全是按摩座椅、四区空调、三维音响、激光大灯,你不买还真挺难受。那时候,市场会不会变得“麻木”,所有豪华都成了“基础配置”,反而让真正的新意变得稀有?
再问一个问题:所谓的豪华,是不是其实在造“新门槛”?你买车不选全系标配,别人问你是不是“差点意思”?厂家背后,是不是也希望大家觉得“有了这些才是合格的车主”?汽车的定位变了,从原来的代步工具,到现在带点奢侈品属性。配置越多,消费心理跟着上升,厂商借机调整价格,消费者还觉得自己赚了,其实大家都被套路了一把。可是,有的时候,真实的幸福不是来自这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而是你能安安心心开车,舒舒服服到达目的地。配置只是一部分,生活才是全部。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厂家拼豪华,用户买账,最后是谁赢了谁输?厂家确实收获了热度,用户确实体验到了舒适,代价是车型越来越贵、选项越来越复杂。以后谁还会买“中低配”?即使买,中低配也得配得像顶配。结果就是大众的预算被逼着提升,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被“消费绑架”?有些人夸,配置牛,有些人叹,钱包不够鼓,行业变得越来越像手机拼像素,拼功能,真心实意反倒少了点。
还得说一句,大满配是一种思路,也是种冒险。如果昊铂 HL这招管用,其他品牌只能跟进,会不会最终大家都看不出来这车有什么特别的了?如果厂商只会加配置,不管品质,岂不是“假豪华”?配置不代表科技,配置更代表诚意,真正能留住用户的,还是可靠和体验。有配置有好处,但不能当全都指望它来撑门面。
说回用户,买车这事儿,终究要靠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愿意为豪华买单的人自然会喜欢昊铂 HL大满配这种慷慨做法,但更多时候,其实是厂家和市场在共同塑造消费习惯。以后大家进4S店,问的不是“有没有按摩座椅”,而是“你为什么不给我按摩座椅”。这格局变了,玩家的心态也跟着飞了,竞争更加激烈,但也容易虚浮。
总之吧,昊铂 HL这个大满配操作确实有独到之处,也把配置卷到极致。到底能不能赢得市场,还得看大家认不认这个账。一点我个人比较坚持的看法是——配置再多不如一辆车足够靠谱、开得舒心。豪华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需品,花的钱越多,体验就一定更好?不见得,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值不值还是得用时间和体验来回答。
最后,昊铂 HL大满配算是搅动了一池春水。要说这车厉害,厉害在敢让所有人都用豪华,却也难保不是下一场配置军备竞赛的起点。眼下大家都在拼速度拼舒适,谁最后能做得扎实,谁才能留得住用户的心。这就像一句老话:你给了我一切,我还看是不是适合我。豪华和实用,每个人的标准,都得自己做主。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