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5)上,高通技术公司与宝马集团联合推出的全新自动驾驶系统——Snapdragon Ride Pilot,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瞩目的焦点。这一历经三年精心打磨的成果,不仅标志着双方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度合作取得重大突破,更预示着未来出行方式的全新变革。
三年磨一剑:跨国协作铸就技术巅峰
Snapdragon Ride Pilot的诞生,是高通与宝马全球1400余名专家协同创新的结晶。来自德国、美国、瑞典、罗马尼亚以及捷克宝马自动驾驶测试中心的研发团队,通过跨国协作攻克了自动驾驶领域的诸多技术难题。该系统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系统级芯片(SoC)构建,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驾驶辅助软件栈,实现了从传感器数据处理到决策规划的全栈自研。
在硬件层面,Snapdragon Ride平台集成了模块化异构多核CPU/GPU架构,内置AI计算机视觉引擎可提供高达700TOPS的算力,而功耗仅130W,能效比超越行业标杆英伟达Orin平台。其支持被动或风冷散热的设计,省去了昂贵的液冷系统,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能耗成本。软件层面,系统提供从L1/L2级主动安全到L4/L5级完全自动驾驶的三级解决方案,并通过车对云服务实现芯片规格的软升级能力,支持OTA功能迭代与硬件场外升级。
安全为核:构建全场景防护体系
Snapdragon Ride Pilot将安全理念贯穿于系统设计的每个环节。该系统严格遵循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和功能安全(FuSa)标准,满足NCAP、FMVSS127和DCAS等最新安全法规要求,并首次在量产车型中实现预期功能安全(SOTIF)的完整验证。其网络安全架构采用多层加密和威胁检测机制,可有效防范数据篡改和远程攻击风险。
在感知层面,系统通过360度环境建模实现全场景覆盖:基于鸟瞰视图(BEV)架构的低层感知技术,可同时处理800万像素和3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的数据流,结合雷达传感器实现0.1秒级的追踪时延优化。在慕尼黑城市道路测试中,系统成功识别出97%的复杂路口场景,包括施工路段、临时交通标志等长尾案例。决策规划模块采用规则引擎与AI模型融合架构,在德国不限速高速公路测试中,系统变道决策与人类驾驶员行为吻合度达92%。
全球首发:BMW iX3树立量产标杆
作为新世代宝马(Neue Klasse)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全新BMW iX3在慕尼黑车展前夕完成全球首秀。该车型搭载的Snapdragon Ride Pilot系统已通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认证,预计2026年将扩展至超100个市场。其"驾控超级大脑"中央计算单元集成驾驶辅助功能,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可同时处理12路摄像头和5路雷达的感知数据。
在实测场景中,BMW iX3展现了多项突破性功能:基于情境的变道系统可识别驾驶员后视镜观察动作,在0.8秒内完成安全变道;高速辅助驾驶模式下,系统允许驾驶员在获批道路网络中短暂脱离方向盘操作;V2X 200芯片组支持的车联网通信,使车辆能提前300米感知交叉路口横向来车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支持Snapdragon Ride SDK全面定制,汽车制造商可基于自有驾驶策略开发差异化解决方案。
生态共赢: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高通与宝马的合作模式正在引发行业连锁反应。Snapdragon Ride Pilot现已向全球所有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开放授权,其数据与仿真工厂通过真实世界数据与AI合成场景的结合,将软件栈开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周。这种"芯片+算法+数据"的全栈开放策略,已吸引通用、现代等国际车企加入合作阵营。
对于宝马集团而言,此次合作使其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继2025年全新5系首搭V2X技术后,新世代车型通过Snapdragon Ride Pilot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市场的领先地位。据宝马官方数据,搭载该系统的车型在欧洲NCAP测试中取得主动安全项目满分成绩,成为首款获得L2+级认证的量产车型。
未来已来:开启智能出行新纪元
随着Snapdragon Ride Pilot的量产落地,自动驾驶技术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商用。高通汽车业务总经理Nakul Duggal表示:"我们正在见证汽车行业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转折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装配率将突破60%,而高通与宝马的这次合作,无疑为这场变革按下了加速键。
当BMW iX3驶下慕尼黑工厂的装配线,它承载的不仅是两个行业巨头的技术结晶,更是人类对更安全、更高效出行方式的永恒追求。在这场由芯片算力与算法创新驱动的产业革命中,Snapdragon Ride Pilot的诞生,或许正是通往完全自动驾驶时代的关键里程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