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电池领域“不走寻常路”?智己新 LS6用它极其“多舔客户”的策略给出一个答案——它不仅选择三家供应商,还推出多种配置电池包,共计5个品类、9个SKU。作为整车成本占比高达40%的电池,车企普遍希望精简SKU、降低复杂度,以求省钱又省心。然而,智己却没有在大流中“随波逐流”,反倒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多线路、多配置的方式找到价格、供应链稳定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微妙平衡。
你以为这样“广撒网”会是一种资源浪费?事实上,这正是智己的“精明算盘”。三线采购能分摊风险,还能通过量大压低单车成本——最终,售价22.99万元的宁德时代版本成为市场上电池包容量最大的、价格最低的车型之一;综合续航看起来简直逆天,从450公里的纯电展现到1500公里的“增程模式”,直接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喊出一句:纯电?增程?都给我来一套。
上市27分钟,大定破万,这种效率就跟偶像团体首销的应援速度似的。市场反馈说明了一个道理:智己这种“务实博弈”比那些硬碰硬的死磕,更懂韭菜的心。
从竞争思路看,智己的策略转型无疑是对准了家庭用户的核心诉求。毕竟相比动力性能,“柴米油盐香”才是买菜车的终极意义。比如过去的车型拼命对标特斯拉 Model Y,妥妥的性能党风格;现在新智己 LS6不搞炫技了,直接从功能、场景着手。双3K屏代替单屏,副驾多配娱乐屏,新增寒暑冷暖储物箱,看上去就像为家庭出行量身定制。
续航层面更是切到家庭痛点,它家首发的“恒星”超级增程系统,让纯电续航最高达450公里,综合续航1500公里。什么春节回老家、国庆秋游,开着它都不用担心充电站排队问题。一边是800V超级快充15分钟补能310公里,一边还解决了增程车的传统短板——谁还在纠结增程是鸡肋?智己明明给你做好了一桌好饭。
其实说到增程车型,市场早已分成两派:一类叫“硬件堆料型”,以智己、广汽、小鹏为代表,他们努力增加电池容量,在纯电平台上塞个增程器,把“亏电一条虫”的短板尽量优化;另一类是“算法优化型”,以华为为先锋,通过智能算法提升增程体验,比如减噪音、调电量时机什么的,这种玩法更像是“脑力派”,用软件调教硬件。
智己的新LS6显然走的是硬核路线。就拿它的超级增程技术来说,在电池剩余低至16%的情况下仍保持275.5kW功率输出,怎么开都从容自如。还实现了业内最优的亏电油耗,比主流增程SUV节省四分之一——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存电如存钱”吗?研发思路清晰得很:不再做“在油车加电池”的反向革新,而是“在纯电车加油箱”,直接用电动化理念构建增程体系,这策略理解起来一点也不绕。
当然,技术的进化最终还是为市场服务的。智己清楚,增程的终极对手不是纯电,而是油车。毕竟目前还有七成以上的新车带着油箱,单靠纯电尝试完全替代难度堪比“火星移民”。增程的意义在于给犹豫不决的燃油车主提供过渡,告诉他们:既然不想彻底放弃油箱,回头不如试试更省钱的增程吧。
从家庭用户的南北市场订单比例看,南方偏重纯电,影像着新能源转型的初级阶段;北方用户更爱增程,这块市场才是新能源玩家的主战场。智己放弃单一战术,走“纯电+增程”双线并行,是押中了未来几年的市场大势。
技术推陈出新,是价廉物美的智慧;销量稳扎稳打,是路径选择的体现。增程技术这一轮的突破,归根结底是让消费者感受到“花少点钱,享受更多便利”。那么问题来了,智己已经交出了答卷,别的车企跟上趟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