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伙儿凑在一起,聊起买车这件大事,总绕不开一个话题:到底是买传统的燃油车,还是赶时髦买辆电动车?
这时候,总会听到一些听起来特别“实在”的忠告,比如“电车就是个坑,省那点油钱,全赔在别的地方了”,还有更直接的,“咱们普通老百姓,可千万别碰电车,那是给有钱人买的新鲜玩意儿,咱们玩不起”。
这些话传来传去,说得多了,好像就成了真理,让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心里直打鼓,拿不定主意。
那么,电动车到底是不是真的省油不省钱?
今天咱们不听别人怎么说,就自己拿出算盘,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算一笔大账,看看这背后到底是实情,还是有人故意制造的焦虑。
咱们先来算一笔最重要、也最实在的账,就是把车开起来的花销。
一辆家用车,勤勤恳恳地服务一个家庭,开个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就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20年来计算。
一年跑两万公里,这个里程数对于绝大多数需要日常上下班通勤,周末偶尔带家人出去转转的家庭来说,是个非常普遍的数字。
这样一算,一辆车从买来到报废,总共行驶的里程大约就是40万公里。
好,现在咱们的两位“选手”登场了。
电动车这边,我们找一位表现不错的“节电能手”,现在技术进步了,百公里耗电10度电的车型并不少见。
充电成本我们按一个贴近生活的组合来算,假设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家里用自己的充电桩,享受晚上比较便宜的谷时电价,另外百分之二十在外面公共充电桩应急,综合下来,跑一百公里的电费成本大约是5块4毛钱。
再看燃油车这边,我们请出一位家喻户晓的“省油标兵”,比如像日产轩逸这样的车型,够省油了吧?
可就算它再怎么省,面对现在的油价,跑一百公里的油费,怎么也得48块钱上下。
现在,关键的计算来了。
同样是跑完这40万公里,电动车的总用电成本是2.16万元,而燃油车的总油费支出高达19.2万元。
大家看清楚这个数字对比,不算不知道,一算真的会吓一跳。
这中间的差额,足足超过了17万元。
17万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意味着什么?
这笔钱几乎可以再买一辆品质相当不错的国产新车了。
其实,最早把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并且用行动投票的,就是那些每天在城市里跑网约车的司机师傅们。
他们的工作就是跟里程和成本打交道,每一公里省下来的都是纯利润。
当他们成批地从油车换成电车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省下来的油钱是实实在在的,几年跑下来,省下的钱就等于又赚了一辆车。
这是最真实的市场反应,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账不能这么简单地算,网上都说了,电车还有好多看不见的“坑”呢!
比如保险贵、保养维修贵,这些加起来,说不定比省的油钱还多。
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说法,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担忧,那我们就不回避,一条一条地把它掰扯清楚。
首先说保险,没错,同价位的电动车,目前的保险费确实要比燃油车高出一些,大概在15%到30%之间。
听着比例不小,但换算成具体的钱,一年的差额也就是一两千块钱。
我们还是用20年的长周期来看,总共多付出的保费大概在2万到4万块钱。
现在,我们把这个数字,跟刚才算出来的17万油费差额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为了省下17万,多付出三四万的保险成本,这笔买卖到底划不划算,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再说说保养费用。
这一点上,电动车可以说是优势巨大。
燃油车的结构复杂,发动机、变速箱都需要精心呵护,定期要换机油、机油滤芯、空气滤芯,时间长了还要换火花塞、清洗油路等等,一年下来,一千五到三千块的保养费是家常便饭。
而电动车的结构就简单多了,它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保养项目主要是检查一下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这些核心部件,再换换空调滤芯之类的,一年下来,五百到八百块钱基本就足够了。
我们再把时间拉长到20年,电动车的总保养成本大约是1.6万元,而燃油车则可能高达6万元,这中间又省出了4万多块钱。
所以你看,在日常维护上,燃油车不仅“喝”得多,伺候起来也更费钱。
最后,也是大家最担心的,就是维修成本,尤其是电池。
很多人一想到换电池,就觉得那得花掉半辆车的钱。
但实际情况是,现在的主流汽车品牌,对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都提供了非常长的质保期,普遍是8年或15万公里以上,很多国产品牌甚至为首任车主提供了终身质保。
这意味着在正常使用下,你根本不用担心在质保期内自费更换这些昂贵的部件。
而且,从机械结构上来说,电动车的运动部件远少于燃油车,理论上故障率也更低。
至于大家非常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比如自燃,其实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电动汽车发生火灾的概率,实际上要比燃油车低得多,大约只有燃油车的三分之一。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因为新闻的放大效应,对电动车的个别事故印象深刻,却忽略了每天都在发生的、但已经不被当成新闻的燃油车安全事故。
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账,选择电动车在中国,还享有一些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直接的就是购置税减免。
按照规定,购买新能源汽车是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这个税率是车价的10%。
也就是说,如果你买一辆20万元的车,当场就能省下2万元的真金白银。
这等于是国家为了鼓励绿色出行,直接发给消费者的一个大红包。
其次,在上海、深圳这样对车牌有严格限制的大城市,一张燃油车牌照的价值非常高,比如上海的车牌拍卖价格长期在9万元左右,而且还不是有钱就能立刻买到。
而新能源汽车可以免费申领绿色牌照,这一下就省去了一大笔开销和无数的麻烦。
再加上很多城市对新能源车不限行的便利政策,这些隐性的价值,进一步降低了电动车的综合使用成本。
所以,当我们听到那些“电车省油不省钱”的论调时,真的需要冷静下来,自己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
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了,它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也确实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从电池技术到整车制造,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选择一辆电动车,不仅仅是选择了一种可能更经济、更环保的出行方式,也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我们国家在汽车这个关键产业上实现“换道超车”。
当然,最终的选择权在每个人自己手里,燃油车和电动车也各有优势,适合不同的人群和场景。
但这个选择,应该建立在全面了解、理性计算的基础上,而不是被一些片面的、甚至是为了特定商业利益而制造出来的焦虑所左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