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

负债117亿还无人接盘,广汽菲克彻底破产,Jeep国产车从中国消失——这个消息让不少老车迷都愣住了。

曾经SUV市场里呼风唤雨的品牌,如今沦落到五次拍卖工厂都流拍的地步,说起来真让人唏嘘。

合资车企的光环褪色,新能源浪潮下,连百年老牌都扛不住了吗?

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有驾

2010年,广汽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豪掷170亿元,信心满满想在中国汽车市场打一场漂亮的仗,成立了广汽菲克。

新公司总部设在长沙,还在广州、长沙建起了现代化工厂。

当时的Jeep名字金光闪闪,多少中国人心里有一台牧马人,那么点小野心。

而合资公司一上来也是来势汹汹,光长沙工厂就占地让人咂舌,生产线引进的德国设备,高拍得像艺术品一样。

年轻的时候,谁没有憧憬过开一台自由光?

2015年,广汽菲克成立销售公司,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三箭齐发。

那两年真是风光无限,2016年卖了17.99万辆,2017年更夸张,销量蹿升到22.23万辆,增速高得让同行眼红。

那时的4S店人声鼎沸,广告铺天盖地,公司老总雄心勃勃地喊出“三足鼎立”、“年销300万辆”的目标。

回头看来,这句口号简直成了讽刺。

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有驾

一下子摔下来,却比爬上去要快得多。

2018年,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来了。

广汽菲克被央视315点名“烧机油”,产品质量大危机集中爆发,消费者一下心凉了半截。

那一年,销量暴跌到12.52万辆,下滑幅度高达43.6%。

此后雪上加霜,2019年卖出7.39万辆,2020年4.05万辆,2021年又腰斩,2022年上半年销量只剩1861辆。

8月之后,广汽菲克仿佛蒸发了,产销数据直接挂零。

细想其中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车不升级,卖点也没了。

自由光、指南者几年没变,该有的毛病都还在。

“看来看去都是老面孔”,一个车主的话戳破了所有漂亮宣传。

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有驾

相比之下,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国产品牌更新速度快,配置卷得让人眼花缭乱,造型也更贴合当下年轻人的胃口。

年轻人要的是新鲜感、智能化、性价比,这些恰好都是广汽菲克的短板。

其次,时代真的变了。

新能源车大潮席卷全国,小区楼下随处能见电动车身影,比亚迪汉、埃安、小鹏通勤一族标配。

偏偏广汽菲克仍然固守燃油阵地,慢慢地沦为时代的“异类”。

你说讽刺不讽刺,同一个广汽集团下,埃安已经成了纯电明星车企,过去的“座上宾”广汽菲克正在被淘汰得无声无息。

更致命的是,外资股东Stellantis跟广汽闹翻了。

2022年初,Stellantis突然提出想增持到75%控股,广汽当然不愿意,双方公开摊牌,直接不欢而散。

没等缓和几个月,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不再投资。

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有驾

自此,广汽菲克丧失了最后的资金和技术希望,洋伙伴带着Jeep进口业务体面退出,合资厂房留下一地鸡毛。

广汽菲克的终局变得不可避免。

2022年10月,广汽集团终于同意提交破产申请,11月长沙法院受理。

仔细算下来,公司资产只剩73亿多,可负债多达81亿,净资产已经严重倒挂。

更夸张的是,法院确认的债权就40多亿,而所有家当评估也只值19亿多。

长沙工厂、德国进口生产线、七十万平米土地,一大堆商标和技术资料,这些资产五次拍卖,还是无人问津。

可能只有业内人才明白,这些为燃油车设计的设备,放在今天的汽车市场里就是一堆废铁。

新能源时代,燃油生产线像老电视机一样,拖出来都没人要。

到了2025年7月8日,最后一锤定音:广汽菲克破产尘埃落定,管理人通知,没有重整可能。

长沙厂区依旧空荡荡地摆在那儿,当地政府招商部门绞尽脑汁对接新企业,但目前仍未有人接盘。

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有驾

看广汽菲克的结局,感觉就像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人,忽然被现实打了个响亮的耳光。

多年的市场经验,“合资光环”,如今都成了包袱。

不是它不够“努力”,只是时代不等人。

一个细节让人唏嘘:厂区贴的Jeep广告已经褪色,可附近的电动车充电桩排满了车——这是这个时代最无声的取代。

其实,广汽菲克的命运也不是孤例。

跟它类似的,还有不少合资车企先后败下阵来。

比如东风雷诺,2013年成立合资公司,结果2016年后销量始终不上去,工厂刚建完就被时代甩一边。

2019年只卖了不到两万辆车,2020年雷诺宣布撤出中国市场,只剩点轻型商用车和电动车业务;再如长安铃木,最早合资时也是风风火火,后来消费升级、产品跟不上,2018年铃木干脆把股份都卖给了长安,灰头土脸走人。

为什么很多合资品牌,熬不过这阵巨变?

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有驾

老一套的“市场换技术”打法,在新能源浪潮前完全失效了。

过去,合资带来海外平台和发动机,被认为是先进生产力;如今,中国自主品牌不仅能制造,还能输出技术。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280万辆,市场份额劲升到41%。

你仔细想,比亚迪和吉利已有技术反向输出到海外,连宝马、奔驰都慌了。

国际咨询机构专家都说,广汽菲克之殇,其实是老模式崩溃的一个缩影。

这一切变化,大多发生在不到十年之间。

老牌合资厂的落幕,身后是成长壮大的本土新势力。

更快的产品迭代,更接地气的体验感,以及更真实的新能源转型,打破了“老人优先”的游戏规则。

这些年间,许多年轻消费者也不再迷信合资牌子,从“合资=品质保证”,变成谁实在谁有未来。

特别是插混、电驱等新动力,短短几年就成了增长新动能。

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有驾

如今,连本田、日产、福特这样的国际大厂,也只能选择关停中国部分工厂,收缩燃油业务,尝试和中国新势力抱团搞电车出口。

不得不感慨,汽车市场变革速度之快,几乎没有给传统合资多少喘息空间。

有些厂区建成时还热火朝天,没几年就已经长满杂草。

广汽菲克的长沙厂正是这样:站在偌大的自动化冲压线前,曾经往来繁忙的工人早已作鸟兽散,空气里只剩拖拽工具的金属回音。

或许,那些曾经投身工厂的老员工们,现在也不得不去研究新能源、学会新的装配流程。

这就是现实。

当然,也有人替广汽菲克惋惜。

毕竟,不是所有失败都仅仅因为“自身无能”。

曾经,它代表着国际车企的中国梦,风头一时无两。

负债117亿!广汽菲克破产,Jeep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有驾

当年自驾川藏线、带娃去草原旅行,都有Jeep的参与者在朋友圈里晒生活。

而如今,这家车企成了被动退出者,在无人问津的拍卖清单上静静等待历史清算。

有人说,广汽菲克破产,是车市时代更替的必然,是新能源对燃油的集体胜利。

我倒觉得,不只是产品没跟上,更是整个思维方式太慢。

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从A级小车、家用SUV到新能源汽车,变化飞快,每一步都是选择;牌桌上的玩家不进则退,失去敏感度、等于自动退出。

也许再过几年,长沙的那片土地会换上新的LOGO,新能源车工厂、零部件企业、科技研发中心都可能在此落脚。

至于曾经工厂墙上的“Jeep精神”,也许只能成为老员工心里的某种纪念。

历史的车轮呼啸而过,从不等人,更不会等一台迟迟没有进化的汽车。

看着广汽菲克的结局,真想对所有还在中国市场打拼的合资车厂说一句:变革如此之快,不自我进化,真的只能去拍卖会上做“参观件”了。

这就是汽车业的新时代,把握不准方向,负债百亿也拯救不了一朝落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