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让很多懂车和不懂车的朋友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说的是什么呢?
就是那个一直以豪华、稳重著称的奔驰,居然传出要跟它的“老冤家”宝马买发动机了。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假的?
这俩可是一百多年的老对手了,从赛道上斗到马路上,从老板们的座驾比到年轻人的第一辆豪车,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现在奔驰要用上宝马的“心脏”,这听起来就像可口可乐要用百事可乐的配方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里里外外的门道给捋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现在开公司的,尤其像奔驰宝马这种世界级的大企业,做任何决定都不是凭一时意气,背后都是精打细算的商业账。
这次传闻中的合作,主角是宝马那台非常出名的B48发动机。
这是一台2.0T的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说是宝马的明星产品,用在了很多我们熟悉的车型上,比如宝马3系、5系、X3,甚至MINI的一些高性能版本上。
这台发动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能好、潜力大,而且适应性特别强,不管是前驱车、后驱车,还是插电混动车,它都能胜任。
那么,奔驰为啥会看上对手的这颗“心脏”呢?
这就要从奔驰自己面临的压力说起了。
现在的汽车行业,正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传统的燃油车,另一边是势不可挡的新能源电动车。
对于奔驰这样的传统巨头来说,这就很头疼了。
两边都得抓,哪边都不能放。
一方面,欧洲那边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苛刻,那个叫“欧7”的新标准,简直就是给燃油发动机的“紧箍咒”,要想让自己的发动机达标,就得投入巨额的研发资金去升级技术。
另一方面,全世界都在搞电动车,特斯拉在中国卖得风生水起,咱们国产的“蔚小理”也一个比一个厉害,奔驰要是再不抓紧在电动车上发力,未来的市场可能就没它什么事了。
钱就那么多,精力也有限,总得有个取舍。
奔驰的高层就合计了一下,觉得在一些入门级和中端车型上,比如A级、C级这些车,再花大价钱去研发新的四缸发动机,有点不划算。
因为买这些车的消费者,可能更看重的是奔驰那个三叉星徽的标、豪华的内饰和品牌带来的面子,对于发动机盖底下那台四缸机到底是谁家造的,是不是奔驰原汁原味,可能没那么在意。
而真正能体现奔驰技术实力和品牌价值的,是那些更高级的六缸、八缸发动机,那才是奔驰的“灵魂”所在。
所以,奔驰就想出了一个很精明的办法:在四缸发动机这块,咱们不自己费劲了,直接找个现成的、技术又好又可靠的供应商来买,把省下来的钱和工程师,全部投入到更重要的地方去。
一是保住自家的六缸、八缸这些高端发动机的优势,让奔驰的金字塔尖依然闪亮;二就是集中火力搞电动车,追上时代的步伐。
这么一来,找谁买发动机就成了关键。
而放眼全世界,宝马的B48发动机无疑是货架上最好、最成熟的选择之一。
所以,向老对手低头,其实是为了一个更长远的战略目标,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那么,咱们再换个角度,站在宝马这边想想。
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卖给死对头,宝马图什么呢?
难道不怕把奔驰喂肥了,反过来抢自己的市场吗?
宝马当然也不傻,这笔生意对它来说,同样是好处多多。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赚钱。
宝马在奥地利的斯太尔有个全世界最大的发动机工厂,但随着宝马自己也开始大力发展电动车,未来这家工厂的燃油机生产线肯定会有很多闲置的产能。
工厂的机器闲着也是闲着,工人的工资也得照发,这都是成本。
现在奔驰送上门一个大订单,能让闲置的生产线重新转起来,这不就是白捡的利润吗?
而且,生产的量越大,平摊到每一台发动机上的成本就越低,这样一来,宝马自己用的发动机也跟着变便宜了。
其次,这也是一次绝佳的品牌宣传。
你想想,连奔驰这样的百年对手都来买我的发动机,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的发动机技术就是牛!
这比花多少钱打广告都管用。
所以,宝马卖发动机给奔驰,不仅能盘活资产赚大钱,还能顺便秀一把肌肉,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说到这里,很多熟悉车市的朋友可能会提出一个疑问:不对啊,我记得奔驰新款的一些入门车,比如CLA,不是已经开始用咱们中国吉利集团生产的发动机了吗?
那台1.5T的四缸机,技术也很先进,还是奔驰和吉利一起合作开发的。
既然已经有了吉利这个伙伴,为啥还要去找宝马呢?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也恰恰是这件事背后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奔驰确实和吉利有深入的合作,吉利也早就是奔驰的最大股东之一,这说明咱们中国的汽车技术,已经得到了世界顶级品牌的认可,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
但是,做生意,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做生意,要考虑的问题远比技术复杂,其中一个绕不开的因素就是国际贸易和政治。
简单来说,奔驰是一家全球性企业,它的车要卖到世界各地去。
如果一台在德国生产的奔驰车,它的核心部件发动机,是来自中国的,那么当这台车要出口到美国或者其他一些对中国产品有贸易壁垒的国家时,就可能会遇到麻烦,比如被征收高额的关税,或者受到其他政策限制。
这对于奔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营风险。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它就需要一个“备用方案”。
选择宝马这个同样来自德国的欧洲供应商,就能很好地避开这些潜在的贸易摩擦。
这并不是说吉利的发动机不好,而是一种在全球供应链布局上的“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策略。
这件事反过来也证明了一点: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特别是像吉利这样的企业,已经强大到足以影响世界巨头的全球战略布局了。
奔驰之所以要费这么大劲去搞一个“B计划”,恰恰是因为它的“A计划”里有我们中国企业的身影。
这说明我们的技术实力已经站上了世界舞台,并且让这些老牌巨头不得不认真对待。
未来,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相信我们的技术和产品会更加畅通无阻地走向世界。
所以,奔驰向宝马采购发动机这事儿,看似是两个德国巨头之间的“握手言和”,实际上背后牵动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而我们中国,正日益成为这盘大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