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又被新车刷屏了,这次是第十二代本田雅阁,我那去年还在吐槽雅阁“老气”、“性价比低”的朋友,居然也晒出了订单,配文是:“这回,真香了。 ” 这让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车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嫌贵党”转身就成了“定金党”?尤其是那据说要价25万左右的插混版,比顶配的秦PLUS DM-i贵出一辆飞度的钱,它值吗?
我翻看着曝光的图片和资料,这代雅阁的样子变化是真大,前脸那个标志性的大镀铬条不见了,换成了熏黑的格栅,和两边的大灯连成一片,看起来是挺凶,也挺宽,有人说这设计像电动思域,更运动了。但也有些老车迷念叨,说雅阁以前那种清爽劲儿少了点,感觉在学美系车的范儿。 车尾更是争议焦点,那个贯穿式的尾灯,有网友直接形容为“像盯着后车的红眼睛”,好不好看,还真是仁者见仁。
拉开车门坐进去,第一感觉是科技感上来了,那块悬浮式的大屏挺显眼,据说用上了最新的Honda CONNECT 4.0系统,AR实景导航能把箭头直接给你“贴”在真实路面上,听起来就不容易走错路。 让我觉得贴心的是,空调控制区域还留着实体旋钮和按键,开车时盲操作方便多了,比那些为了炫技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屏幕里的设计实在。
用手摸摸中控台,都是软性材料包裹,加上些金属拉丝和缝线点缀,质感不错,后排空间一直是雅阁的强项,这回听说坐垫还为中国市场特意加长了,有个身高185的同事试了试,直接在后排“葛优瘫”了,还能用副驾的老板键调节位置,这待遇确实有点行政级的感觉了。
当然,最让人关注的还是动力系统,特别是那套2.0L插电混动,官方说纯电续航能到106公里,用的是升级后的电池,容量从17.7度提到了21.5度。有实测说极限能跑到133.5公里,甚至在极限挑战赛里跑出过203.2公里的纯电续航。 这对于日常上下班通勤来说,三天充一次电可能都够用了。
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也挺低,官方数据显示NEDC工况下是4L/100km,有实测说能到4.2L左右。 算下来一公里成本大概三毛钱,在北京这种油价高的地方,确实比打车还划算。 开起来的感觉,纯电模式下很安静,动力输出也顺滑,城里堵车走走停停,基本用不着发动机介入。 不过,也得有心理准备,冬天开空调,这续航打折是免不了的。
智能驾驶辅助这次也升级了,叫Honda SENSING 360+,听说接近L2.5级的能力,增加了侧后方雷达,监测范围更广。 实际用起来,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这些都挺老练,变道辅助功能能在确保安全时提醒你或者自己完成变道。 但车机这块,好像还是本田的一个小短板,虽然系统升级了,反应速度快了,可CarPlay偶尔断连的老毛病,听说在一些试驾车上还是会出现,这点希望正式上市的车能优化好。
插混版落地大概25万,这个价钱,确实能买到不少国产的2.0T车型,或者像比亚迪汉DM-p这种性能猛兽(零百加速3.7秒)。 有网友说得挺直白:“2024雅阁像中年人的保温杯,加了点枸杞,喊着养生,可年轻人早换冰美式了。 ”这话听起来有点扎心,但细想也不是没道理。
雅阁的优势,好像从来不是某个单项冠军,而是那种“均衡”,好开、好用、省心、耐用,空间大,保值率也还行(听说三年还能有65%以上)。 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或者就是图个踏实、不想在通勤工具上折腾太多的人来说,这种“不想出错”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所以,看了一圈下来,这第十二代雅阁,特别是它的插混版本,就像一次精心计算的转型。 它想用更年轻运动的外观、更有科技感的内饰和升级的插混系统,去吸引新的消费者;但又牢牢抓着好用的大空间、实体按键的便利性、成熟可靠的动力系统和本田长久以来积累的口碑,不敢丢掉那些看重“均衡”和“省心”的基本盘。
它可能给不了你国产新能源车那种颠覆性的科技体验和狂暴的性能,但它提供的是一种现阶段让人比较安心的出行方案,尤其是对于充电不方便或者有长途焦虑的用户,加满油就能跑上千公里的底气还是很足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台试图“两头讨好”的新雅阁,你会怎么选? 是觉得它这次升级点对了技能树,值得为之买单,还是认为在国产新能源势头如此之猛的当下,雅阁的这份“均衡”和与之相伴的“溢价”,已经不再那么吸引人了? 这中间的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