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逆转?纯电汽车被逼上墙角,增程车凭啥突然成了主角
01
上周我陪堂姐去看车,本来她认准了纯电。聊着聊着,销售突然冒出一句,现在增程卖得比纯电还快。堂姐愣住了。我也愣了。
为啥这么多人说纯电是未来,真到关键时刻,大家又都扎堆冲向增程?说人话就是,纯电一天到晚喊“环保”“新技术”,到最后“用户体验”成了最大的槛。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说白了无非三座大山:续航缩水、充电难、保值率。冬天稍微一冷,500公里掉到二百多,充电排队要两个小时。新手小白一买纯电,三年后残值还剩个三四成,直接想退货了。
很多朋友问我,这是不是纯电就要垮了的信号?
还真有点苗头。
前阵子查了最新全国销量数据,混合动力的占比“咔咔”往上窜,现在都快54%。别说北方老李,连上海的家用主妇、南方的小微企业主,买车思路都变了。
钱包才是最后裁判。这一点一点不带情绪。
02
为啥增程能后来者居上?我有个朋友,去年入手问界M7。她通勤5公里,周末一箱油说走就走。平时充电费,比地铁还便宜,家有充电桩每公里才六七分,油混模式还能用普通加油站,跨省托底没任何压力。绿牌上路免购置税,沪牌价相当于白捡八万,政策羊毛薅到爽。
技术角度分析,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增程研发比纯电要低三成成本。为什么?电池小一半,核心平台不用像纯电那么纠结“轻量化”“一体压铸”。比如零跑C11增程,9个月就能量产上市。空间大得真的不讲武德,沙发、冰箱、彩电,能给的配置统统砸给你。
再说东北。零下二十多度,纯电直接掉链子。问界、理想的增程,油电切换,续航硬生生比纯电多出三百公里。当地大哥直接一句“命根子”。这不是夸张,是真需求。
03
有人说纯电这就被判死刑了?没那么极端。技术党肯定不服。特斯拉一众死忠一上来就怼,增程是“脱裤子放屁”。但你要问真正开车的人,他才不关心啥先进落后,就一句:让我省心行不行?
还有个错误观点,很多人信技术进步就是救命稻草。比如固态电池,说到2028年普及,听着挺美,但现在有几个800V快充桩?普及率只有一成多。你路上真碰上没电,还得看充电桩排多长队。说加油站遍地开花,三四线城市充电覆盖率还没三成。
政策也不是无脑支持某一派。2026年油耗新规,看着是冲油车,实质最怕的还是那些“不插电”的油混。换句话说,纯电想独大还远远没到时候。
再提一句,丰田2030就停售燃油车了。理想巧不巧,直接把增程器热效率拉到45%。你说卷谁。反正中国市场谁活得好,不是最先进,是最“懂人”。
04
其实不光是普通用户有焦虑。我自己之前也在“纯电信仰”里挣扎过。家里的那台纯电,电量掉得比工资还快。保值更惨,开了两年想换,剩下不到原价三分之一。那种心情,说实话真有点无力。
最后总结,真相可能就一个道理。车啊,还是得看你能不能天天省事,随时能用。眼下充电桩不够,电池没突破,长途还怕掉链子,增程这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路子,确实更适合大多数人。
专挑懂行的说:新时代不是谁技术最牛逼,而是谁踩中老百姓心里的痛点。
今天这事,查遍法规、跑了无数现场,结论是——别迷信神话,卷到最后还是“会过日子”的车主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