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几个动作,这台2026款丰田RAV4就让人眼前一亮。这车刚登陆市场,就几乎刷屏了紧凑型SUV讨论区,18-25万元这个价格段,注定让这款“家用老炮”吸引到无数目光。但热度一来,争议也立马冒出来了。
一边是赞赏,“总算不挤牙膏了”,“TSS 4.0智能驾控和华为HiCar的升级,直接打在痛点上”;另一边又有人质疑,“这套豪华的12.9英寸大屏、L2级辅助,真的是‘加量不加价’?别是基础配置缩水的套路吧”。可以说,是既期盼,也忐忑。
翻身,但没翻到顶
先说说这个TSS 4.0系统,它确实给老车主带来了惊喜。不止把全系配置拉平,还增加了前向交叉交通预警和自动变道辅助,你懂的,这两年环线上的早晚高峰跟车要命,自动变道和全速域巡航这样的“细致活儿”,用起来确实细腻了不少。驾驶时候,踩油门时的那种踏实感,是真的能让人少抱怨几句。
别急着拍手。这套系统也不是十全十美,尤其是当你用语音指令调节空调时,真有点让人抓狂,得点几次才能到达目标页面;再加上暴雨天气下车道居中辅助容易“掉链子”的问题——估计北方的雨雪天里,这系统的号召力得打折。
再看内饰和配置部分,同样是“有亮点也藏遗憾”。全液晶的大屏确实掰回了一局,甭说导航、音乐切换,光是多了无线充电板这一项已经够得劲了,更妙的是面板自带降温,不怕手机充着就发烫了。但就像有人调侃的,这车的语音大哥怎么回事?方言识别率仅43%,咱北方口音得治治它;某些实用功能如自动泊车压根没上车,还是保守得紧。
“加量”背后藏了些小妥协
价格倒是让人觉得丰田这次讲了点诚意课。混动18-23万元、插混25-29万元,比老款同类车型也就贵1万元。举个主力车型的例子——19.98万元的2.0L双擎两驱风尚版,配齐了L2辅助、全景天窗和中控大屏,这样对比CR-V混动系列中配车型(价格超过23万元),省3万有余,配置却相当讨巧。
只是,这“加量”也不是完全无代价。比如入门版配的是织物座椅、手动空调,听着就有点寒酸;再上去一些才给配通风座椅和JBL音响。还有那些关键性设计,像安全底盘和悬架结构,这次依旧沿用了TNGA-K平台的老班底,但好在过减速带时的稳定性和震动控制表现没打折扣,比新势力确实多了份靠谱。
懂“家用”,才是杀手锏
至于家用定位的拿捏,RAV4显然比“亲近却稍奢侈”的凌放更懂事。后排腿部空间优化到980mm,580L的后备箱直观来讲,可以轻松塞进一家三口的露营装备——仔细一想,原本那些为了豪华感堆上去的材料,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可能就是累赘。这才是丰田的高招,它明确了谁是自身的用户核心,“务实派”,然后给出是真正让人心安的解决方案。
这年头敢自称“可靠”的车里,像老RAV4一样有“三年63%保值率”的产品真的不多了。也就比同平台途岳高出5个百分点而已,但这份优势足够让家庭用户愿意长时间持有。更别说,价格段内的混动车型切换玩法本就是家庭优先考虑的维度之一。
甜头有了,但也别当它完美
这车的问题?有,但都不太离谱。先说硬件,低温环境下插混版续航衰减居然有40%,北方寒冷地区的车友,得把供暖需求好好砸磨砸磨;再有,高速路行驶时发动机噪音还不够“文静”,胎噪居然比其他同级车高出6分贝,也确实该优化了;还有车身锈蚀问题,这代没有明确做改动,老毛病去了没没听厂家掰扯清楚。
下来,这还是一款选择稳定靠谱、追求一步到位的典型丰田车,智能升级并不激进,却足够“及格”,在种种不完美之中找到了平衡,又精准抓住家用车的需求核心。丰田没想着和蔚来、理想这样的新势力拼命,就给你实打实拉住家用车的底线。
如果你正在纠结20万上下的家用SUV选购,2026款RAV4可以列入初选清单,特别是19.98万元这个混动中配,家用托底,保值又实惠,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