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夫妇提走两台猛士,我才看懂了国产百万越野的生存法则

讲真,最近车圈的大新闻,已经不是车的新闻了,而是各种行为艺术大赏。比如羽毛球世界冠军夫妇,一口气提了两辆猛士M817。

冠军夫妇提走两台猛士,我才看懂了国产百万越野的生存法则-有驾

这事儿一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车有多牛逼,而是东风猛士终于开窍了,终于悟了。他们领悟到了高端品牌营销的终极奥义,那就是“不务正业”。造车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对的人,帮你把故事给讲圆了。让冠军来站台,本质上和请流量明星没区别,但段位高了不止一点半点。流量明星那是割粉丝,冠军站台,那叫“国货之光”的信仰充值,是往品牌故事里注入“赢家基因”。

你看,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竞争或者价格战了。那是修仙小说里的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蛊王争霸战”。每个车企都在一个罐子里互撕,最后活下来的那个,就是新世界的王。在这种环境下,你跟别人谈什么温良恭俭让,谈什么技术参数,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

猛士M817这种百万级的国产硬派越野,它的对手从来就不是参数表上的那些车,而是人心中的一座山,叫“奔驰大G”。大G是什么?是玄学,是图腾,是社交货币。你开个大G去谈生意,人家觉得你实力雄厚;你开个猛士去,人家可能会问你是不是刚从中东战场回来。这就是品牌玄学的可怕之处,它不讲道理,它只讲信仰。会买奔驰的人,就是喜欢奔驰本身,你把配置堆到天上去,他可能也只会说一句“哦”。

冠军夫妇提走两台猛士,我才看懂了国产百万越野的生存法则-有驾

所以猛士要干嘛?掀桌子。它要做的不是证明“我比大G好”,而是要创造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大G甚至都没有参赛资格。怎么创造?靠堆料,靠跨界,靠拉上一切能给自己“镀金”的元素。军工背景?拉满!华为技术?拉满!现在,世界冠军?必须拉满!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就是要告诉你,我不是大G的平替,我是另一个物种,一个从修仙世界穿越过来的“机械魔神”。

冠军夫妇提走两台猛士,我才看懂了国产百万越野的生存法则-有驾

洪炜试驾后说:“非常好开,转弯半径很小,在城市里开非常方便。”这话听着就特别魔幻。一个尺寸堪比小型装甲车的巨物,最值得称道的点是“转弯半径小”。这感觉就像一个身高两米的壮汉,最自豪的技能是绣花。这背后是什么?是VMC智能底盘和后轮转向技术。但消费者听不懂这些,他们只能理解“好开”、“方便”。

这就暴露了所有硬核技术在市场面前的窘境。你吹你的技术是“雷电法王”,是“任意门”,能让这个庞然大物在小巷子里闪转腾挪,最小转弯半径仅5.2米。但真正的核心矛盾是,谁会开着这么一个大家伙,天天在老城区的小胡同里挑战极限?这就像你买了一艘航母,然后天天琢磨怎么在西湖里玩漂移。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某个时刻告诉你,“我能,但我一般不这么干”,这是一种技术上的凡尔赛。

我作为一个天天在城市里为停车位发愁的中年人,对这种“大车小转弯”的技术,情感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我觉得它牛逼,三体人看了都得过来递根烟;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它滑稽,这不就是用一个更大的问题,去解决一个本不存在的问题吗?但这就是高端玩具的逻辑,它解决的不是“需求”,而是“欲望”。

然后是家庭用车场景。内饰软包,环保材料,超大后备箱,甚至还有“五座可变三张床”。我看到这个“变三张床”的时候,真的没绷住。一个百万级的硬派越野车,开始卷“露营舒适度”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真的太卷了,卷到你必须是一个“压缩毛巾”,在不同的场景下能瞬间膨胀出不同的功能。今天它是征服沙漠的猛兽,明天它就是你带娃去郊区过夜的移动卧室。

讲真,我上次搬家,塞我那个小破车的时候,真的想过直接换个五菱宏光算了。猛士这个2112L的后备箱,别说装行李了,装个小型马戏团估计都够了。这种空间的冗余,和转弯半径的冗余一样,都是在构建一种“能力崇拜”。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把车变成床睡在里面,但我必须拥有这个功能。因为拥有,就代表了自由。这种自由感,才是它真正的价值。

冠军夫妇提走两台猛士,我才看懂了国产百万越野的生存法则-有驾

至于安全,这更是猛士的核心叙事。承袭东风军车基因,听着就带感。什么超高强度笼式车身,10层装甲防护的电池,听起来就像给车穿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冠军夫妇说,在阅兵式上看到猛士军车,就有了信心。这个逻辑是对的,也是品牌最希望你产生的联想。

但我们必须解构这种“军工崇拜”。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追求的目标完全不同。军用追求的是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可以为此牺牲舒适性、经济性甚至一切。民用追求的是在99%的铺装路面上的综合体验。把军工基因直接嫁接到民用车上,更多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肌肉秀”。它就像在告诉你,这车骨子里是个兵王,虽然现在穿着西装跟你谈笑风生,但真有事儿,他能从西装底下掏出两把加特林。这玩意儿真的受不了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猛士M817和冠军家庭的这次合作,是一次堪称典中典的品牌“破壁”行动。它试图打破圈层,打破“国产=不高端”的刻板印象,打破“硬派越野=不居家”的场景限制。

它在用一种近乎“发疯”的方式,给自己疯狂叠加人设。它既是军人,又是技术宅(华为加持),既是硬汉,又是暖男(居家大床),现在又成了冠军的“同路人”。它想成为一个六边形战士,一个水桶车,但问题是,百万级的消费者,买的往往不是水桶车,而是那个最长的一块板。

那么,冠军家庭为什么会同时选择两辆?官方的说法是“精神层面的共鸣”和“对卓越品质的认可”。是是是,都对。但作为一个看透一切的“上帝”视角,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复杂。

真相可能就是,人家真的不差钱,而且,买两台这个,确实比买一台大G,看起来更爱国,也更有梗。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话题度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你买个大G,别人说你有钱。你买两台猛士,别人会说你有品味,有情怀,有故事。你看,这不就又回到了“讲故事”这个核心逻辑上了吗?车,终究只是故事的载体。而这个时代,最贵的,就是故事。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