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瀑中网+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

直瀑格栅+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这台车真的要把“混动天花板”焊死在B级轿车市场?

各位车友,刚看到荣威M7 DMH的官图时,我第一反应是: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荣威吗? 封闭式前脸没上,反而整了个直瀑式中网,还带发光ROEWE标——这不是冲着“高级感”三个字直接开火吗?更狠的是,它家那台1.5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干到了43%,这数字别说在国产里,在全球混动圈都得让人抬头看一眼。再加上满油满电超1000公里续航、150公里纯电里程,尺寸还做到4940mm,轴距2820mm,妥妥越级打B级车的节奏。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台由前劳斯莱斯设计师约瑟夫·卡班操刀的新车,到底是真有料,还是光会“装腔作势”。

外观:不是“套娃”,是“破局”

先说最抓眼球的前脸。荣威新能源之前走的是极简封闭风,这次M7 DMH反手就是一个直瀑式中网,镀铬竖条排列规整,配上可发光的ROEWE Logo,夜晚点亮那一刻,辨识度直接拉满。说实话,这种设计在豪华车上常见,比如帕萨特R-Line或者雷克萨斯,但放在一台自主混动轿车上,确实大胆。

为什么这么设计?我琢磨了一下,可能是为了“呼吸感”。封闭式前脸虽然风阻低、科技感强,但总给人“捂得太严”的压抑。而M7 DMH这个中网,哪怕只是装饰,也给人一种“这车还能喘气”的机械生命力。再加上上部那条“矢量光轨晶钻日行灯”,细长锐利,像眯着的眼睛,配上镀铬前唇,精致中带点攻击性,不像某些电动车笑得满脸褶子却没啥性格。

直瀑中网+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有驾

侧面看,流畅的腰线从车头一直划到尾灯,传统门把手+镀铬窗框的组合,老实讲,有点“保守”。但别急,人家藏了个彩蛋——荣耀迎宾光毯。这个功能在同级里确实是独一份。想象一下,晚上回家,车门一开,地上投出品牌LOGO光毯,仪式感瞬间到位。虽然实用性不强,但谁不爱这点小浪漫呢?

车身尺寸4940/1890/1510mm,轴距2820mm,比雅阁(轴距2830mm)、凯美瑞(2825mm)略小半头,但已经完全够到B级车门槛。尤其是1890mm的宽度,横向空间应该不会憋屈。

车尾是典型的“干净利落派”:贯穿式LED尾灯、隐藏式排气、镀铬后包围。没有花里胡哨的线条,但胜在耐看。我个人觉得,这种设计比现在一堆堆叠尾翼、扩散器的“伪性能风”更高级——少即是多,才是大厂底气。

动力:43%热效率,不只是个数字

直瀑中网+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有驾

说到核心,绕不开那个43%热效率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啥概念?目前行业公认的顶尖水平是丰田第五代THS的41%,比亚迪骁云发动机是43%,而M7 DMH也标称43%,这意味着什么?

简单说,就是每烧一滴油,能转化成更多动能,浪费更少。 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峰值扭矩135N·m,数据不算猛,但它本就不是主角。真正的C位是那台P3电机,最大功率137kW,峰值扭矩330N·m,通过DHT专用混动变速箱驱动。

这套系统属于上汽第三代DMH超级混动技术,关键词是“专用混动变速箱”。不像某些“油改电”车型用传统AT或CVT硬凑,DHT是专门为混动优化的,换挡逻辑更顺,动力衔接更平滑。我之前试过类似结构的吉利雷神Hi·P,低速纯电安静,中高速发动机介入几乎无感,就像无缝切换的舞台灯光,观众根本察觉不到换幕。

官方给出的CLTC纯电续航150公里,意味着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电车用,一周充一次电,省心又省钱。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跑长途也不用焦虑充电站。要知道,很多纯电车还在为“600公里虚标”头疼,混动车已经默默把续航门槛抬到四位数了。

细节背后的设计哲学:谁说实用不能高级?

直瀑中网+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有驾

很多人以为设计就是“好不好看”,其实真正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艺术。M7 DMH有几个细节特别打动我:

分体式大灯的实用性:上部是日行灯和转向灯,下部集成远近光。这种布局能让车头更扁更宽,降低视觉重心,提升稳定性。而且夜间行车,高位置的日行灯更容易被对向车辆识别,安全系数悄悄加分。

传统门把手的坚持:现在流行隐藏式门把手,但故障率、冬季结冰、响应延迟等问题不少。M7 DMH用传统拉手,看似“落后”,实则是对可靠性的尊重。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炫技的。

迎宾光毯的情绪价值:前面说它“不实用”,但换个角度,它是在提醒你:开车不只是代步,也可以是一种生活仪式。就像有人喜欢泡茶前温杯,有人喜欢进车前听一首歌,这些小动作让机械有了温度。

竞品对比:跟谁抢饭碗?

直瀑中网+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有驾

M7 DMH明显瞄准的是B级混动市场,主要对手逃不开本田雅阁e:HEV、丰田凯美瑞双擎、比亚迪汉DM-i。

雅阁e:HEV:i-MMD系统成熟可靠,油耗低,驾驶轻快。但内饰塑料感较强,智能化一般。M7 DMH在尺寸、科技配置上更有优势。

凯美瑞双擎:保值率高,耐用性强,但动力偏佛系,造型偏中庸。M7 DMH的43%热效率和更激进的设计,显然想吸引年轻家庭用户。

比亚迪汉DM-i:三电技术强,销量王者,但价格已上探至20万+。M7 DMH若定价合理,有望以“高配低价”策略形成降维打击。

不过话说回来,具体怎么打,还得看最终售价和实际驾驶体验。毕竟纸面参数再漂亮,不如一脚油门来得实在。

直瀑中网+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有驾

未来展望:混动是不是“过渡技术”?

最近总有声音说:“混动是过渡,纯电才是未来。”这话没错,但问题在于——过渡期有多长?

电池技术、充电基建、电网负荷……这些问题不是五年十年就能彻底解决的。而像M7 DMH这样的高效混动车,恰恰是现阶段最务实的选择:没有里程焦虑,油耗低,体验接近电车,还不依赖充电桩。

上汽敢把热效率做到43%,说明他们没放弃对内燃机的精耕细作。这不仅是技术自信,更是对用户真实需求的回应——大家要的不是“概念先进”,而是“天天能用、用了省钱”的车。

直瀑中网+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有驾

总结:理性消费,但别忘了心动

荣威M7 DMH这台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再一味模仿,而是开始表达自我。从劳斯莱斯设计师操刀的外观,到挑战行业极限的热效率,再到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小心思,都能看出品牌想往上走的决心。

当然,现在下定论还太早。动态表现如何?底盘调校偏舒适还是运动?智能座舱流畅度怎样? 这些都需要实车验证。但我愿意给它一个期待:如果价格给力,产品力扎实,它完全有可能成为B级混动市场的一匹黑马。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会选择一台续航超1000公里的混动车,还是一台续航600公里但只能充电的纯电车?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直瀑中网+43%热效率!荣威M7 DMH官图发布-有驾

老铁们,我是爱聊车也爱开车的XXX我,下次试驾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