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想汽车法务部发布的一则胜诉声明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背后牵扯出的,却是一台国产新车从上市前被恶意抹黑,到销量惨淡,再到后来触底反弹、拿下销冠的完整经历。
咱们今天就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好好聊聊这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看看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情的起点,要追溯到2024年的2月29日。
那天晚上,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本该是一个充满期待和兴奋的时刻,因为他们筹备已久的第一款纯电MPV车型——理想MEGA,马上就要在第二天正式发布了。
这台车因为外观设计非常独特,像个子弹头,早就在网上有了很高的关注度。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微博名叫“A5W工”的博主,发布了一个视频,给这盆即将烧开的热水里,浇了一瓢冷水,而且是脏水。
这个博主做了什么呢?
他拿了理想MEGA官方的宣传片,进行了一番“二次创作”。
他把整个视频的色调调得非常昏暗,看起来阴森森的,还换掉了原来很有气势的背景音乐,配上了一些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曲子。
更过分的是,他还配上了一段文字,里面充满了侮辱性的词汇,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MEGA正式亮相前,把它往丑里整,让大家对这台车产生一种非常负面和不吉利的印象。
你想想,一个新产品马上就要发布了,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结果突然冒出这么一个东西,把喜庆的气氛全破坏了,这事搁谁身上都受不了。
理想汽车当然不能坐视不理,直接就把这位博主张某某和他背后的M-C-N,也就是网络经纪公司,告上了法庭。
官司打了一年多,直到2025年9月22日,法院最终判决下来了,认定张某某和他的公司构成了共同侵权,需要向理想汽车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从法律上讲,理想汽车是赢了。
但有意思的是,被告那边的反应。
这位“A5W工”博主在败诉后,还在网上发文,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服气。
他说,他那个视频阅读量才两千多,点赞也只有11个,这么点影响力,怎么就给理想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呢?
法院判赔偿也是“酌情”判的,言下之意就是,理想有点小题大做了。
咱们普通人看到这里可能也会有点疑问,一个两千多阅读量的视频,真的有那么大威力吗?
这事儿得这么看。
法院判案,看的不仅仅是你的行为造成了多大的直接后果,更重要的是看你行为的性质。
你是不是故意的?
是不是怀有恶意?
是不是在别人最重要的时刻,专门去搞破坏?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这就像人家要办喜事,你跑去人家门口泼脏水,不管你泼的这盆水多还是少,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恶劣的,就是故意要恶心人、破坏人家的声誉。
法律制裁的就是这种恶意行为本身,维护的是一个正常的商业竞争环境,不能让这种歪风邪气得逞。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攻击理想MEGA的,远不止这一个视频。
在MEGA上市前后那段时间,网上简直是掀起了一场针对它的舆论风暴。
大量的图片被恶意修改,把车P成各种难看甚至不吉利的样子,还有人编造谣言,说什么“车内摄像头会泄露隐私”等等。
后来理想汽车自己调查发现,这些网络攻击背后,可能牵扯到至少五六家其他的车企,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水军行为。
所以,“A5W工”那个视频,可能只是这场巨大舆论攻击中的一小部分,但它确实是整个攻击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理想汽车起诉他,也是一种“杀鸡儆猴”的态度,表明自己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恶意抹黑。
那么,这场网络上的围攻,对理想MEGA的实际销售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呢?
影响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MEGA在2024年3月1日正式上市,售价高达55.98万元,定位非常高端。
但上市后72小时,也就是头三天,大定订单只有3218辆,而与此同时,退订的人数竟然超过了一万,达到10297人。
这是一个非常难看的数据,说明很多原本有兴趣的潜在客户,在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影响下,最终选择了放弃。
整个2024年下半年,MEGA的月销量一直很低迷,勉强维持在一千台左右,这和理想汽车最初对它的高期望值,差了十万八千里。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挫折,理想汽车内部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创始人李想后来在给员工的内部信里也承认,他们犯了错误,错误地判断了市场形势,把MEGA这款需要慢慢培育市场的新产品,当成了像之前L系列那样的成熟产品去推广,节奏太快,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于是,他们迅速调整了策略,不再追求一开始就卖给所有人,而是把重点放在那些真正能理解和欣赏MEGA设计理念的核心用户身上,主要攻坚那些消费能力强的大城市。
事实证明,好的产品终究是会说话的。
在理想汽车调整了策略,并且用扎实的产品体验去一点点积累口碑之后,MEGA的市场表现开始慢慢回暖。
到了2025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根据理想汽车官方公布的信息,到2025年7月底,理想MEGA已经成为了5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MPV销量冠军,同时也是50万元以上所有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冠军。
到了8月份,单月的上险量达到了3163台,这个数字,几乎已经追平了它刚上市时头三天的大定订单数,这说明MEGA已经彻底走出了之前的阴影,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所以,现在回过头再看理想汽车打赢这场官司,它的意义就不只是拿到了一点赔偿那么简单了。
它更像是一种宣告,宣告了通过恶意丑化、网络水军攻击来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是行不通的,也是要付出法律代价的。
同时,理想MEGA从被全网群嘲到最终成为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这个过程也给所有中国的企业上了一课:面对恶意的攻击和暂时的困境,怨天尤人没有用,最好的反击,就是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产品,服务好自己的用户,最终依靠过硬的实力说话。
市场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一时的乌云,遮不住真正的好产品散发的光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