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跟着大阳 V450 的测试团队,从荆州一路骑到恩施。这趟路,说出来都是泪 ——400 多公里全是盘山道,剩下的路也没好到哪去,雨就没停过。作为一个体重 83 公斤的骑手,我本来还担心这车扛不住这样的折腾,结果跑完之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测试没白来。
为啥要搞这么一趟折腾人的测试?其实道理很简单。选摩托车,光看参数表可不行。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到了真实的山路上、雨地里,可能就变了样。这趟从荆州到恩施的路,简直就是天然的 “魔鬼测试场”,能把一辆车的真本事全逼出来。对普通骑手来说,这样的实测数据,可比广告里的漂亮话靠谱多了。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动力。V450 用的是 438CC 的 V 型双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 37.5 匹马力。这个数据听着中规中矩,但骑起来的感觉可不一样。
我发现这台车特别 “懂事”,4000 转的时候动力就开始爆发,正好是日常骑行最常用的转速区间。城里超车、山路爬坡,给点油就有劲儿,不用一直猛拧油门。
而且 V 型双缸的优势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比起单缸发动机,它运行起来更平稳;跟直列双缸比,低扭又更足,特别适合巡航车的定位。最让我惊喜的是排气声浪,调得刚刚好,既有双缸车的浑厚感,又不会吵得人头疼,跑长途也不觉得烦。
再来说说那个让我大跌眼镜的油耗。全程 500 公里,大部分是盘山公路,车速基本维持在 60 公里 / 小时以内,还老得在 2、3 档之间切换,加上一路下雨增加了路面阻力,我本来以为油耗肯定低不了。
结果加完油一算,百公里才 3.7 升!要知道我这体重可不轻,车上还带着测试装备。这油耗水平,比不少小排量街车都强。对于经常跑长途的摩友来说,这意味着啥?一趟下来能省不少油钱不说,续航里程也有保障,不用老担心半路没油。
说到操控,这可能是 V450 最让我意外的地方。一开始看到它的长轴距,我还嘀咕:这么个大家伙,在山路上能灵活吗?
结果两天跑下来,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虽然不能跟那些运动型街车比劈弯,但在连续的发卡弯里,车身跟随性特别好。只要提前减速,找好路线,压弯的时候心里特别有底。日常通勤就更不用说了,在恩施市区穿街过巷,跟普通街车没太大区别。
这里给大家个小技巧:骑这种长轴距巡航车跑山路,入弯前一定要把速度降下来,入弯后慢慢给油,利用好它的低扭优势,反而比急加速更容易保持稳定。
舒适性和安全性也得好好说道说道。这次测试的车,前减震调得比出厂状态软一些,明显是偏向舒适的设定。
过减速带的时候,那种硬碰硬的冲击感基本没有了,长途骑下来腰不酸屁股不疼。刹车系统也很给力,前对向四活塞卡钳配后浮动单卡钳,再加上双通道 ABS 和可关闭的 TCS,雨天刹车心里特别有底。
轮胎的抓地力也超出预期,滑的路面,不管是急刹还是压弯,都没出现过打滑的情况。不过这里还是得提醒一句,雨天路滑,再好的配置也不如放慢速度来得实在。
还有个小细节让我挺满意的,就是那个液晶仪表。本来以为下雨天会看不清,结果不管雨多大,上面的数字、指示灯都看得清清楚楚,油量、时速、里程这些关键信息一目了然,不用低头眯着眼看,安全多了。
要是以后能加点智能互联功能,比如连接手机导航、显示来电信息啥的,就更完美了。
当然了,作为一台工程样车,V450 也不是没缺点。5000 转以上的时候,震动会比低速时明显一些,虽然不影响骑行,但能再优化一下就更好了。
座垫要是能再加厚一点,长途骑行的舒适性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另外就是低扭,如果能再加强一点,起步和爬坡的时候会更从容。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都不是大问题,量产的时候稍微调整一下就行。
跟同级别的巡航车比,V450 的综合表现已经很能打了。动力够用,油耗惊喜,操控灵活,配置也挺实在。
这趟从荆州到恩施的测试,让我对大阳 V450 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那种追求极致性能的 “速度机器”,但作为一台日常代步、偶尔跑个小长途的巡航车,它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称职了。
我已经打算把它加入我的长期测试名单,接下来会再试试它在不同路况、不同载重下的表现。如果你也对这台车感兴趣,不妨点个关注,后面我会把更多实测体验分享出来。
对了,你觉得一台巡航车,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动力、油耗,还是舒适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