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稍微留意看一下6月份国内中大型轿车的销量榜单,就能够发现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整个榜单中除了德系三巨头仍在苦苦支撑之外,中大型轿车这个传统意义上的豪华车细分市场,已经被大量的新能源车占据,中国新能源车依靠科技平权和价值重构,成功地改写了中大型轿车细分市场的固有格局。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6月份国内中大型轿车销量达 14.53 万辆,同比增长 17.15%,环比增长 6.83%,市场份额占比 6.8%。在6月份纳入统计的中大型轿车中,除了奥迪A6L、宝马5系和奔驰E级,其余几乎都是新能源车型,6 月新能源车型在中大型轿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过 60%。
小米SU7以23225辆的销量连续第六次夺得了细分市场的销冠,而在2024年12月,那时的中大型轿车销冠是比亚迪汉,当月的销量为26427辆。这个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从2025年1月起小米SU7取代比亚迪汉成为了销冠。比亚迪汉6月份的销量为11972辆,排名第五。
如果论造车能力,CAR路里认为小米汽车远不是比亚迪的对手,但小米的营销确实技高一筹,小米依托粉丝经济和线上直销模式,精准触达年轻用户。而致敬经典的外观设计和四驱版零百加速 2.78 秒的性能表现,被流量反复的放大,进一步强化 “科技潮牌” 形象,以至于它不但打败了奔驰、宝马、奥迪,也打败了比亚迪汉。
虽然新能源车势头正猛,但奔驰、宝马、奥迪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6月份奥迪A6L的销量为15151辆,宝马5系的销量为13299辆,奔驰E级的销量为12666辆,在6月份的中大型轿车销量榜单中依次排在第二、三、四名。无论是最近三个月的销量,还是更远的一年内的销量,这三款车的表现都比较稳定,这表明它们的消费群体以及市场都相对稳定。
除了品牌、品质、保值等原因,奔驰、宝马、奥迪还能保住市场主流地位,其实也是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据了解,目前奥迪A6L、宝马5系和奔驰E级在终端市场的优惠政策基本上都在15%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30%。以奥迪A6L为例,在部分地区的最低成交价格已经下探到了28万元。
在燃油车时代,中大型轿车通常都是价格3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而新能源车的平权运动,则彻底打破了这个惯例,新能源中大型轿车的价格不仅低于30万元,甚至低于20万元,甚至在进一步的往10万元级靠拢,这也可以看做是中国品牌为抢夺市场而采取的“以价换量”策略。
银河星耀8的6月份销量为8439辆,排名第六,其价格区间为12.58-16.58万元,小鹏P7+的销量为6700辆,排名第七,价格区间为18.68-20.88万元,日产N7的销量为6189辆,排名第八,价格区间为11.99-14.99万元,长安启源A07的销量为5013辆,排名第九,价格区间为11.99-15.99万元。这一组数据表明,中大型轿车已经不再适合成为高端豪华的代名词。
在科技升级和价格降低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的中大型轿车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平权运动,德系三巨头虽然还在主流阵营坚持,但可以断言的是新能源大潮不加入就会被淘汰。同时,小米SU7的上位,也充分证明了营销和流量的重要性,这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