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时看到个事儿挺有意思:一位车主在给自家雷克萨斯GX换机油,图片里他穿着黑衣服,蹲在车前的台阶下鼓捣机油桶。评论区却炸开了锅:“开七十几万的车还自己修车,这不作秀嘛!”“有钱不享受,装什么穷酸?”说这话的人啊,其实悄悄暴露了个事儿——咱们不少人对“有钱该怎么活”,心里还揣着个老掉牙的剧本。
一、“有钱就得摆谱”,这是谁定的规矩?
为啥有人瞧着车主自己动手就别扭?说白了,在他们眼里,“有钱”和“享受”得划等号:买了豪车就得雇人伺候,住了大房子就得请保姆打扫,兜里有钱就得处处显露出“不一样”。就像小区里那位开饭店的张老板,明明能雇人买菜,偏要每天清晨自己逛菜市场,有人背后嘀咕“老板还亲力亲为,装啥朴素”,可人家说:“挑颗新鲜白菜的乐子,花钱买不来。”
这种“有钱就得摆谱”的心态,说白了有点像刚脱贫那会——过去穷怕了,总觉得有钱就得把“富”写在脑门上。就像早年有人买了名牌包舍不得用,天天装在塑料袋里怕刮花;现在有人觉得开豪车就得让别人伺候着,不然对不起车价。可您琢磨琢磨,车是为人服务的,还是人得为车撑面子?
二、自己动手,可能比花钱更“得劲”
那位雷克萨斯车主为啥自己换机油?可能有仨理由:第一,他就好这口“动手瘾”。就像我邻居王师傅,退休前是汽修厂老师傅,现在家里攒了一堆工具,没事就鼓捣自家电动车,说“摸螺丝比跳广场舞有意思”。第二,他心里门儿清:换机油这事儿不难,买桶好机油自己弄,说不定比4S店还细致。第三,人家就图个清净——周末躲在车库里,听着发动机响,喝点茶慢慢折腾,比出去应酬舒服多了。
想起前阵子明星坐地铁被拍,评论区有人说“掉价”,结果明星回应:“挤地铁能看尽人间烟火,花钱都买不到。”有钱没钱,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有人爱下馆子,有人爱在家包饺子;有人喜欢雇人洗车,有人就觉得自己擦车能擦出“人车感情”。咋活舒服咋来,咋就成了“作”呢?
三、真正的“不作”,是别拿钱给人划规矩
说句实在话,那些瞧不惯别人自己动手的人,心里多少有点“暴发户思维”——总觉得有钱就得和别人不一样,就得把钱花在“让人看见”的地方。可您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着好车去吃路边摊,背着名牌包挤地铁,人家不觉得“掉价”,反倒是一种自在。
想起老家一位长辈,早年做生意赚了钱,别人劝他“该享享清福”,他偏要每天早起遛弯、买菜、接送孙子。他说:“有钱是让日子过得随心,不是让人把自己供起来当大爷。”这话糙理不糙——真正的富裕,不是花钱买别人的眼光,而是能按自己的心意活。您觉得人家“作”,说不定人家还觉得您“累”呢。
下次再看见开豪车的人自己洗车、住别墅的人自己浇花,不妨少点“他为啥不雇人”的疑惑,多点“原来还能这么活”的感慨。这世上最“不作”的活法,大概就是:不管有钱没钱,都别拿别人的日子当谈资,更别用自己的尺子去量别人的生活。您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