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发动机厂股权转让,河南市场销量冷清背后
8月那天,刚进维修店喝口水,微信群里就有人发了条消息,说东风汽车集团要把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一半的股份挂出来卖。听说底价还没定死,挂牌到9月12号截止。群里有个做二手车的小李直接开玩笑:“这不是咱们老家厂子吗?以后发动机是不是得靠广汽那边供货了?”我当时也懵了一下——这厂子可是1998年建起来的,那会儿谁家买雅阁、奥德赛、飞度,不都吹本田机器稳嘛。
其实早些年,本田的发动机在我们河南真是有点神话色彩。我记得2012年买思域的时候,还特意跑去4S店问销售:“你们这个1.8升VTEC,到底能不能跑20万公里不大修?”销售小王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这机器就是耐造。”现在想想,他嘴里的“耐造”,其实也是大家伙对合资品牌最后一点信心吧。
不过这些年变天太快。新能源车满街都是,我楼下邻居前阵子刚换了台电动SUV,说啥再也不用为油价操心。可他吐槽自家的旧CR-V,现在二手行情跌得厉害,“去年还能卖十来万,今年八九万都没人接盘。”他还顺嘴提了一句,“听说东风本田今年销量掉得厉害,我家附近那个4S店周末人都稀稀拉拉。”
我翻了下群友发的数据,今年头半年河南地区东风本田才卖出去1.2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多。其中CR-V跌38%,思域更惨,下滑51%。2023全年还有5.6万辆,今年估计撑死3.8万。这种日子,在我们这种地级市,经销商压力大到爆炸。有师傅闲聊时感慨:“以前保养排队,现在来了都能直接上工位。”
资产方面,有一次跟修理厂老板喝茶,他随口念叨过“听说那边负债率挺高”。查公告显示,截至今年资产54亿,负债32.7亿——算下来60%多点。他又补一句,“净利润亏损倒是常事,但上半年竟然赚回来了。”果然,上半年营收38亿多,还净赚3.71亿。不知道是不是优惠政策刺激到了部分客户,不过身边人还是观望居多。
广汽那头情况也不妙。今年前七个月广汽本田才卖出17万零几百辆,同比降三成左右。本田中国整体数据也是一路往下滑。这几年看朋友圈,有不少老车主抱怨新款混动车型价格贵、配置缩水,比如雅阁混动入门版连副驾驶电动调节都省掉了。有个朋友试驾后直呼“不值那个钱”。
关于这次股权转让,有传言说广汽可能接盘,把整个产业链打通。但官方只回应流程走国资规定,该咋办咋办。我倒觉得,就算将来真的变成一家独大,对消费者来说影响未必立马显现,但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可能慢慢变化。比如原先某些冷门零部件,是不是会延长等待周期?维修师傅私底下聊天时总爱提一句,“以后找原装配件怕是越来越难喽。”
身边不少人开始犹豫换车计划。一位姓张的大哥以前专挑带VTEC标志的车型,这两年却被新能源吸引住。他直言:“技术好归技术好,可市场变化太快,你看隔壁小区好多年轻人首选纯电。”另一位李姐,本来打算年底换辆SUV,看见最近优惠力度加大,却担心保值率和售后跟不上。“现在买燃油合资,总感觉像押宝一样,”她这样形容自己的纠结。
讲真,不只是咱们这里,全国传统品牌日子普遍不好过。本田前阵子还发布调整战略,说2030年的纯电目标从30%砍下来,要重点推混动车型。据圈内消息,他们准备2027到2030之间搞13款新一代混动,希望能冲到220万辆。不过有业内朋友提醒我:别光看规划,日本厂家向来谨慎,而且汇率波动影响很大。本季度财报净利润腰斩,只剩96亿元人民币左右,公司预期虽涨但远低于外界期待。
至于那些经典车型,小众配置逐渐消失,比如早期飞度顶配上的自动空调和侧气帘,新款很多地方减配明显;而且据技师讲,现在一些型号用的是国产替代部件,再不是全进口货源。“你别指望再碰见2009年的‘全进口’飞度啦!”这是他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而且最近朋友圈流行一个段子:谁家还有10年以上老雅阁,一定要珍惜,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时代”产物。
最后顺便插播一个生活琐事,上周帮邻居修他的旧奥德赛雨刮器,无意间聊起未来二手行情。他感慨道,如果哪天发动机公司彻底易主,也许连维修资料都会变难找。“希望厂家还能给留条路吧,不然咱这些老用户只能自己琢磨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采自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本地经销商及圈内人士闲谈等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