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你说一辆豪华品牌的车,尺寸大得吓人,配置看着也挺给力,尤其那终端优惠,直接把价格拉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起步价才27万多。按理说,这种性价比应该炸裂才对吧?可现实呢?它就是卖不动,市场表现甚至有点“惨淡”。
你看凯迪拉克CT6,2024年总共才卖了3865辆,这数字对一个志在豪华市场的旗舰轿车来说,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尤其是最近几个月,销量数据更是低迷,297辆、383辆、281辆,徘徊在几百辆的水平,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毕竟,它的指导价可是在35.97万到46.97万这个区间啊。能在终端拿到8万多的优惠,这力度得多大?最后27万多就能开走一辆名义上的C级豪华轿车,甚至体型都够得上D级了,这性价比高不高?太高了!可为啥就没人买账呢?
或许问题就出在凯迪拉克自己身上?你看他们还在卖2023款车型,这态度怎么看都有点“不怎么上心”的意思,好像对这款车已经放弃了治疗。这让想买的人心里也犯嘀咕啊,怕不是个被品牌冷落的“弃子”吧?
但话说回来,单论硬件条件,CT6真不差。它那车身长度,足足有5223mm,轴距也拉长到了3109mm。这尺寸摆在那里,几乎快赶上奔驰S级了,往那一停,气场绝对是有的,看着就大气、有排面。
不过,豪车不是光靠大就能赢的。它得有里子,还得有消费者认同的那个“范儿”。CT6在设计上其实挺有辨识度的,家族式的钻石切割风格,跟宝马5系、奥迪A6L放一起,也算得上各有千秋,不落下风。
你看它前脸那个黑化网状格栅配银色饰条的组合,加上标志性的泪眼大灯,一眼就知道是凯迪拉克。侧面线条拉得很长,显得挺优雅沉稳,腰线处理也挺有层次感。
甚至连车尾都做得挺有特色,双边双出排气加上立体的尾灯,中间还有一根镀铬饰条贯穿,想不认出来都难。但为啥这样一套设计语言,没能转化成购买冲动呢?是太个性了,还是不够主流?
走进车里,CT6的内饰其实挺有看点的。之前有人觉得换双联屏能救销量,虽然结果没达到预期,但那块33英寸、9K分辨率的大屏幕,论细腻度、论科技感,真比宝马5系的屏幕还要吸引人。
而且内饰用料也不含糊,大量皮质包裹,配上镀铬装饰,努力营造那种豪华精致感。再加上电磁悬架和前后窗隔音玻璃,坐进去感觉是挺安静、挺舒服的,驾乘质感确实上了一个台阶。这些优点都摆在这里。
但再好的内饰、再大的屏幕,也掩盖不了一些硬伤。比如动力总成,全系就一个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37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配10AT变速箱。这套动力本身没啥大问题,够用。
可问题是,这套动力总成在通用旗下很多车型上都能看到,包括一些中低端车型比如君越、昂科威PLUS。身为凯迪拉克的旗舰轿车,用和普通品牌车型一样的动力心脏,总感觉有点“掉价”,不够独特,不够旗舰。
这或许也是消费者心里的一道坎吧。买豪华车,除了空间、配置,还图个独特性和高级感。动力共享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不够纯粹,拉低了它的格调,哪怕它开起来其实挺灵活,完全不像个5米2的大车。
底盘调校偏柔和,前双横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加上电磁悬架的加持,开起来确实不像看起来那么笨重,甚至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灵活。这点算是产品力上的一个亮点,但显然不足以扭转乾坤。
所以,凯迪拉克CT6的困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给出了惊人的价格优惠,提供了越级的尺寸和不错的配置,但销量依然低迷。这背后,是品牌定位的尴尬?是动力总成的“廉价感”?还是消费者对大幅降价的疑虑?
也许是凯迪拉克在二线豪华品牌中的号召力,不足以支撑它在旗舰轿车市场与BBA抗衡;也许是消费者宁愿加钱买BBA的入门款,也不想冒险选择一个大幅跳水、更新缓慢的二线豪华旗舰。
没人懂,或许是市场还没准备好接受一个如此“矛盾”的产品。它堆砌了硬件,却没能完全打动人心。那么,对于这辆长超5米2、气质想媲美S级、有电磁悬架、2.0T动力、却降到27万多的CT6,你又怎么看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