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刚上市时,Nightster 975 还卖 12 万 2 千 8,到了 2024 款就降到 9 万 9 千 8。可谁也没想到,2025 款直接官降到 6 万 9 千 8,有些经销商清仓,5 万 8 就能开走。
这降幅,够买 3 台最新的 iPhone 16 Pro Max 了。
老车主们炸了锅。闲鱼上,准新车挂 5 万 8 都没人要,车主群里全是 "韭菜" 表情包。北京哈雷 HOG 俱乐部更绝,直接规定不准讨论降价,违者踢群。
但另一边,新人们却在狂欢。大学生凑 1 万 5 首付,骑着哈雷进 985 校园;改装店的改色订单,一个月涨了 300%。
说起来,这降价也不是白捡便宜。想提车?得先买 8000 块的 "灵魂套餐",里头一个头盔加份盗抢险,不买还不行。
有人算了笔账,这车保养起来可不便宜。水冷系统保养比老款风冷贵 3 倍,长期用下来,省的钱可能又搭进去了。
奔腾 LFC700 燎 Pro 版,四缸巡航,才卖 4 万 6 千 8;嘉爵 800 的四缸仿赛,3 万 3 千 8 就能拿下。
不光是价格,配置上国产车也不含糊。彩色大屏幕、手把加热都是标配,反观哈雷的机械仪表,被网友笑称为 "电子怀表"。
私奔摩托更厉害,自己研发出 900cc 水平对置拳击手发动机,把大排量的技术壁垒给打破了。奔腾的 "云驰" 双腔空气减震,成本只有进口的三分之一。
哈雷自己也不争气。2025 款为了符合环保标准,马力从 90 匹降到 85.7 匹,扭矩从 95N・m 缩水到 83N・m,性能差了不少。
油箱设计也让人头疼。11.7 升的隐藏式油箱,续航才 200 公里,车主们说加油就像在玩 "解密游戏",总怕半路没油。
更尴尬的是骑起来的感受。175cm 以上的人骑这车,姿势被戏称为 "骑狗",705mm 的座高还牺牲了通过性。
好在哈雷重庆工厂产能上来了,成本降了 23%,这才敢把价格压下来。CEO 都放话了,2025 年要出 5 万元级的车型,看来是铁了心要放下身段。
年轻人买车,先看配置单。Brembo 卡钳、TCS 电控这些实在东西,比什么品牌历史管用。有人明知续航短、声浪不如老款,还是为了这些配置下了单。
最让老粉受不了的是声浪。水冷引擎没了传统的 "马蹄音",不少人转头去买国产 V 缸巡航了。
宝马、杜卡迪也跟着调价,哈雷另一款 Street Bob 从 19 万 5 千 8 降到 13 万 5 千 8。进口车保值的神话,算是彻底破了。
年轻人买车,不认 logo 那一套了。短途代步选国产轻量化,长途摩旅就选高金 Hawk1000,哈雷不再是唯一选择。
国产厂商还在往上冲,长城都要出八缸的灵魂 S2000 了,摆明了要挑战美式霸权。
现在想买哈雷的,不妨再等等。据说 7 月底可能有 6 万 8 的抄底价,到时候花 398 块加个短尾套件,改成 Bobber 风格还能过年检,多划算。
但有三类人要想清楚:想靠换车理财的,现在保值率崩了,别指望;痴迷声浪的,ECU 被阉割过,可能满足不了你;个子高的,骑起来可能真像 "骑狗",不舒服。
哈雷未来的路也不好走。销量暴增,售后能不能跟上?"暗黑系改装" 能代替传统的镀铬美学吗?这些都是问题。
最关键的是,当油箱上的雄鹰标志不再需要仰望,哈雷还剩下什么?
有人说,这是传统机车的妥协,也是新消费理性的胜利。不管怎么说,哈雷低头不是结束,而是机车文化从 "身份图腾" 向 "体验至上" 转变的开始。
老炮看标,新人看表;情怀易老,配置难跑。这场机车圈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