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的前世今生:从航空到汽车巨头之路

欧洲汽车三巨头,包括宝马、奥迪和奔驰,它们不仅代表着欧洲汽车品牌的顶尖水准,更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于宝马的发展历程。宝马集团,简称BMW,自1916年3月7日创立以来,便以其深厚的汽车制造背景在汽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前身,BFW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工厂,以生产流线型螺旋桨双翼侦察机而声名远扬。而这位传奇创始人吉斯坦-奥托,正是世界上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者,他的创新为后来的汽车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二战时期德国Do24水上侦察机,其动力系统搭载了三台发动机。
搭载于二战时期德国Do24水上侦察机的740KW BMW Bramo323R-2航空发动机,展现了当时航空技术的卓越成就。而宝马,这家在1917年正式更名为BMW(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的公司,其发展历程堪称传奇。从最初专注于飞机制造,到后来进军摩托车领域,再到如今闻名遐迩的汽车品牌,宝马的每一次转型都彰显了其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FW公司成功推出的由费兹设计的直列六缸发动机,便被广泛应用于德国飞机上,其巡航高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500多米,这一成就即便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令人瞩目。
Ju188轰炸/侦察机,搭载了2台1700PS(1,250千瓦)的宝马801G-2航空发动机,展现出强大的飞行能力。
1918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在《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下,其工业发展遭受了多方面的限制。在这一背景下,众多机械工业公司纷纷寻求转型,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宝马航空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它在1923年转向了摩托车生产,并推出了首款车型——R32。这款摩托车以其卓越的性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摩托车,为宝马在摩托车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4年,宝马公司将首款搭载BMW商标的R32摩托车推向市场,并迅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1925年,宝马公司在继续推出摩托车的同时,开始了汽车的研制工作,并初步构建了宝马的品牌雏形,为日后进军汽车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年,公司老板面临一个重大决策:关于宝马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德国北方的艾逊力省Thurngia城市,他的工业基地所在地,他早在1899年便开始生产汽车,那时名为艾逊力运输工业。他们最初生产的汽车品牌是华特堡(Wartburg),后来更名为迪斯(Dixi)。然而,迪斯汽车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因此他们向英国的柯士甸(Austin)车厂申请在德国制造7型车的权利。1927年,这款德国制造的柯士甸7型车正式更名为Dixi 3/15 DAI(其中“DA”代表德国版),这款融合了德国工艺与英国设计的汽车受到了德国顾客的热烈欢迎,为车厂带来了转机。在这位企业家看来,艾逊力与宝马的合并是一个提升品牌实力的绝佳机会,最终在1928年,这两家企业成功合并。

在1929年7月,宝马公司隆重推出了其首款汽车——迪昔(DiXi),这款车型是由年初生产的Dixi 3/15转化而来的。然而,关于迪昔是否为宝马真正意义上的首款汽车,专家们持不同意见。他们更倾向于认为,303才是真正属于宝马的汽车。尽管如此,Dixi 3/15在宝马的历史中仍然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一直生产至1932年末,历时近六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1932年3月,宝马推出了改良版的3/20车型。这款车配备了一台782ml的顶汽阀式发动机,并采用了新的后支架浮动轴悬挂系统。其前后轮距为2,115mm,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稳定的驾驶体验。

1933年对宝马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在那年的柏林车展上,宝马展示了他们最新的303车型。这款高性能四座轿车配备了并列6气缸、双化油器、气缸容量1173ml以及22千瓦的功率,展现了宝马在汽车制造技术上的卓越实力。
在推出303车型之后,宝马进一步扩展了其产品线,相继推出了315、319、320以及3231等新型号汽车。

1935年,宝马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其首款跑车315-1惊艳亮相。这款车型在315的基础上进行了强化与升级,仅限量生产了242辆,却为宝马后续车型的设计与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6年,宝马在315-1的辉煌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328车型。这款车不仅搭载了高性能的宝马2公升发动机,还配备了铝制汽缸头,使得发动机的最高转速能够达到惊人的7000转。它拥有172匹的强劲马力,最高时速可逼近150公里,性能卓越。此外,328车型还提供了比赛专用变速箱和快拆式车轮的选装配置,使得驾驶者在赛道上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而轻型的管状底盘设计,不仅让悬挂系统更加柔软,还确保了驾驶的舒适度。

1936年,宝马在328车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328 Mille Miglia,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随着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宝马的生产重心转向了战争用途,七个生产制造工厂在德国各地相继建立。由于战争的需要,宝马的工人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不少来自监狱和集中营。宝马在飞机引擎生产方面的实力,成为了德国空军技术优势的关键因素,这也引起了盟军的高度重视。慕尼黑工厂在战争中多次遭受轰炸,甚至在1944年7月遭受了12000枚炸弹的袭击,四个工厂在战争中被炮弹摧毁。战后,慕尼黑工厂甚至被美军改造成了军车修理厂。

1948年,宝马通过筹集资金,重新回到了摩托车生产领域,并推出了R24、R51摩托车,重振旗鼓。

BMW R24摩托车

在战后的1948年,宝马通过筹集资金,成功重返摩托车生产领域,并推出了两款新摩托车——R24和R51。这两款车型的推出,标志着宝马在摩托车领域的重新崛起,展现了品牌的实力与影响力。

1952年,宝马进一步拓展其业务领域,投资生产了汽车,并推出了宝马501车型。这款大型旅行轿车不仅彰显了宝马在汽车领域的实力,更为后来的宝马5系车型奠定了基础,堪称宝马汽车系列的典范之作。

继1952年推出宝马501车型后,宝马在1954年进一步推出了502车型,这款车型不仅代表了德国汽车制造的新高度,更因其搭载的大排量V8合金发动机而备受瞩目,成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之作。

BMW 502

继502车型的辉煌推出后,宝马在50年代后期又带来了一款新车——伊塞塔。这款车被誉为五十年代“泡泡车”的代表,其设计者是意大利冰箱制造商伦佐·里沃尔塔。令人瞩目的是,宝马竟然售出了16万辆伊塞塔,这一销量成绩为后来的700运动系列车的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小巧的伊塞塔在1962年便停产了,而501和502v8系列则坚持到了1963年。
“五十年代泡泡车”代表——伊塞塔

在五十年代,伊塞塔被誉为“泡泡车”的典范,其设计者是意大利的冰箱制造商伦佐·里沃尔塔。这款车型虽小,却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宝马共售出了16万辆。尽管伊塞塔在1962年便停产了,但其影响力却为后来的700运动系列车的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6年,宝马隆重推出了6系车型,这款箱式轿车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历经13年的生产历程,直至1989年停产,其间共售出了8万6千辆,成为宝马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款车型。

紧接着1976年6系车型的推出,宝马在1977年又迎来了7系车型的诞生。这款7系车型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奔驰S级,然而,自7系上市以来,其销量一直未能超越奔驰S级。尽管如此,宝马在小型车型领域一直表现出色,例如5系和3系,它们的销量成绩斐然。

BMW E23(宝马7系)与宝马LOGO的设计含义

谈及宝马7系,我们不得不提及宝马的LOGO设计。这个标志中的蓝白相间图案,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它代表着蓝天、白云与旋转的螺旋桨,这不仅揭示了宝马公司深厚的航空背景,更象征着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这个图案不仅彰显了宝马过去的光辉历史,还体现了公司始终如一的理念和追求:以尖端技术、创新理念,不断满足客户的期待,展现出公司蓬勃向上的活力与日新月异的变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