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2025年,国内车企便展开了较为激烈的竞争,同时为了赶在春节前进一步提升销量,价格战也此起彼伏,不过毕竟是全年的淡季,从整体表现来看,1月各款车型的销量有着一定的环比下滑,近期25年1月汽车销量榜TOP10排名已经出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这些车型的表现。
NO.1 吉利星越L
销量:29434辆
2025年1月,吉利星越L以29434辆的销量成绩夺得国内市场冠军,并且首次超越特斯拉Model Y、长安CS75PLUS等热门车型,并且是1月唯一销量突破2.9万辆的SUV车型。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其历史单月销量纪录,也使其成为自主品牌燃油SUV的标杆产品,同时吉利星越L的销量突破印证了燃油车在特定细分市场的生命力。
NO.2 吉利星愿
销量:28146辆
吉利星愿以28146辆的销量成绩稳居A0级纯电动车细分市场榜首,环比增长70.67%,成为吉利银河系列中增长最快的车型之一。该车型自2024年10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突破8万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爆发力,这也印证了自主品牌通过“高配低价”策略在A0级市场的统治力。
NO.3 速腾
销量:25745辆
大众速腾以28513辆的销量位居轿车榜单第二位,同比增长7.3%。作为德系燃油轿车的代表,其销量超越同门朗逸及日系轩逸,印证了“精准定位+技术迭代+价格优势”策略的有效性,但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车型也需加速电气化产品落地,并深化智能化升级。
NO.4 Model Y
销量:25694辆
Model Y在1月销量为25694辆,位居新能源SUV销量榜首,但中国工厂批售量同比下降11.5%至63238辆,主要因生产线暂停升级以准备新款Model Y的生产。1月10日焕新Model Y在国内上市,新车在配置方面有了一定提升,但首批交付需等待至3月底,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
NO.5 帕萨特
销量:25411辆
1月,帕萨特以25411辆的销量成绩排在榜单第五,继续蝉联细分市场冠军,尤其在中型轿车市场中尤为突出,帕萨特Pro搭载了本土化智驾系统,支持L2级辅助驾驶功能,并首次引入车载全知大语言模型,提升了交互体验。帕萨特的热销印证了“油电同智”策略的成功,但其长期竞争力仍需依赖持续的技术创新。
NO.6 五菱宏光MINI EV
销量:24924辆
1月,五菱宏光MINI EV以24924辆的零售销量蝉联国内微型车市场冠军,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这一成绩延续了其自2020年上市以来的强势表现,目前该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40万辆,连续52个月稳居A00级纯电车型销量榜首。
NO.7 轩逸
销量:23959辆
1月,日产轩逸实现销量24156辆,同比下降9.2%。轩逸的销量下滑折射出合资燃油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被动局面。其短期内虽然可通过加大终端优惠和强化混动车型占比来维持市场份额,但长期需进一步加快产品革新。
NO.8 朗逸
销量:23863辆
1月大众朗逸以23863辆的销量虽然位居国内轿车销量榜第三名,但同比出现26.4%的下降。尽管销量下滑,但朗逸仍是德系燃油车阵营的核心支柱,其销量占上汽大众当月总销量的约25%,并在A级燃油三厢车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NO.9 长安CS75 PLUS
销量:23493辆
面对比亚迪宋PLUS DM-i等插混车型的冲击,CS75PLUS通过燃油经济性优化和智能化升级维持竞争力,1月整车销量为23493辆,随着2025年购置税政策调整预期增强,长安或通过CS75 PLUS混动版本的引入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NO.10 星瑞
销量:23294辆
星瑞在1月延续了其作为“燃油车价值标杆”的市场定位,凭借综合产品力与终端策略守住了细分市场头部地位,1月整车销量为23294辆,排在了榜单第十,后期星瑞依然面临加速技术迭代的问题,以应对新能源化浪潮的冲击。
写在最后
从榜单TOP10的表现来看,目前国内市场仍呈现出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自主品牌通过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持续扩大优势,合资品牌则面临产品力重塑挑战。而对于部分竞争力逐步减弱的车型,大幅度的优惠力度依然有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