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当年被视为“落后”的增程式电动车,如今竟成了新能源市场的“黑马”?
这剧情反转,比电视剧还精彩!
还记得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CEO冯思翰那句掷地有声的“增程式是糟糕方案”吗?
他当时斩钉截铁地说,燃烧化石燃料发电,那是碳排放的“老古董”。
这话一出,多少人跟着摇旗呐喊,觉得这技术要凉凉。
可现实呢?
两年不到,这“糟糕”的方案,销量竟然像吃了大力丸一样,节节攀升!
今年9月的数据,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增程式电动车卖了11.7万辆,占领了新能源市场的10.4%份额!
同比增长率高达89.1%,增速远远甩开了纯电车型。
这脸打得,够响亮!
曾经的“过时货”,如何逆袭成“香饽饽”?
这增程式技术,其实一点都不新。
早在上世纪初,那位汽车界的天才,费迪南德·保时捷,就造出了最早的增程式电动车Lohner-Porsche。
你说,这技术,能有多“落后”?
咱们国内,增程式的起步确实晚了些。
2018年理想智造ONE的出现,算是开了个头。
那时候,市场对它并不感冒,很多人觉得它就是个“过渡品”,最终会被更先进的技术取代。
但是,市场用销量说话了!
2021年,增程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06%;2022年,116%;2023年,更是飙到了173%!
这增长势头,比纯电车型那可是“猛禽”级的!
这数据,让那些曾经质疑增程的人,不得不重新审视。
续航焦虑?
那都是过去式了!
为什么增程式能火?
关键在于它解决了消费者最头疼的“续航焦虑”。
我前阵子在北京海淀区一家4S店,听到一位林女士的说法,真是说到心坎里:“我选增程车,主要是看中它既有新能源车的节能静谧,又不像纯电那样依赖充电桩。”
这话太形象了!
城市里,咱们当然乐意享受充电的便利和低成本。
可一想到长途旅行,找充电桩就头疼,那种“电量焦虑”是不是立马涌上心头?
增程式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完美融合了电与油。
城市里,它就是个省钱的电动车;长途跋涉,发动机就化身“移动充电宝”,随时随地补充能量。
这下,续航问题彻底消失了,旅途也变得更从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更是给增程式技术下了个极高的评价,称其为“纯电混动的最终形态”。
他提到,现在的增程器已经发展到第二代,油转电效率大幅提升,最长续航里程能轻松突破两千公里!
两千公里!
这简直是“说走就走”的底气,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只需要加个油,就能继续前行,这体验,谁能不心动?
增程与插混,两种路线的“殊途同归”?
说到新能源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电动车(EREV)这对“兄弟”总是被拿来比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对此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动力输出的侧重点和驱动方式。
插电混动,更像是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杂交”,既能纯电驱动,也能发动机直驱,更注重提升动力响应和降低排放。
你想要澎湃动力时,它能瞬间爆发;需要经济行驶时,它也能切换模式。
而增程式电动车,则是在“纯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它只靠电机驱动,发动机的角色变成了“发电厂”,始终运行在最高效的区间。
这种设计,避免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不匹配时可能出现的顿挫感,带来的驾驶体验,就是两个字:平顺!
那种丝滑感,如同古人笔下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浑然天成。
车企扎堆布局,增程赛道热度不减!
理想、问界等品牌的销量崛起,无疑给其他车企打了一剂“强心针”。
越来越多的制造商看到了增程式技术的潜力,纷纷加入进来。
目前,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前三的理想、问界、零跑,它们的主力车型,几乎都采用了增程式技术。
今年以来,连极氪、阿维塔、小鹏、智己等品牌,也开始拥抱“增程+纯电”的双动力路线。
不止自主品牌,就连大众、现代、福特等合资车企,也都纷纷表示,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增程式车型。
摩根士丹利证券的预测更是给增程赛道添了一把火:到2030年,插混和增程车型加起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总需求,有望达到60%!
这可是个巨大的蛋糕!
就连现代汽车,都在研发全新的增程式车型。
福特汽车更是调整了战略,取消了原有的纯电三排SUV计划,转而考虑采用增程式技术。
为什么这么多车企都看好增程式?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还需要时间。
在当下,增程式模式就是最稳妥、最适合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当然,随着电池技术的飞跃和充电桩的密集部署,未来的市场格局,依然充满变数,这无疑为整个行业增添了更多看点。
“逆风翻盘”的增程式,给我们的启示
增程式电动车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的“逆袭史”。
它用事实证明了,技术路线的优劣,最终取决于它能否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当一项技术能够让用户摆脱续航焦虑,享受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时,它就拥有了生命力,就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这不禁让我想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老智慧。
当年被视为“落后”的技术,如今却成了解决现实问题的“金钥匙”。
这其中的逻辑,恰恰印证了那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增程式以一种“无为”的姿态,巧妙地规避了纯电发展的瓶颈,最终实现了“无不为”的市场影响力。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增程式的崛起,无疑是件好事。
它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让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座驾。
这背后,是技术的不断迭代,是市场的理性选择,更是我们对美好出行生活的不断追求。
所以,别再小看那些曾经被忽视的技术了。
有时候,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解决方案,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增程式电动车的“翻红”,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清流”,还将继续搅动一池春水,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