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初,小米汽车宣布其8月交付量再次突破3万台,这是继7月之后连续两月站稳这一关键数字。对于一个均价25万以上的新势力品牌,这成绩堪称优秀。但与此同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那就是不同市场机构对小米8月实际销量的测算却出现了明显分歧。
一、小米汽车8月份销量再破3万台
小米汽车在8月继续保持着强劲的销售势头,这是小米汽车继7月交付30000+台后,连续第二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台。这样的成绩对于一家初入汽车行业不久的企业来说确实令人瞩目,只能说小米汽车旗下的SU7、SU7 Ultra以及6月底新上市的YU7太火爆了,共同推动了销量增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的定价策略精准地切入了20-30万元这一主流消费区间。SU7定价21.59万至29.99万元,YU7定价25.35万至32.99万元,相比同级别的特斯拉Model 3便宜约4万元,形成了明显的价格竞争力。
二、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机构测算现分歧,相差三千辆
就在小米汽车宣布月销超过3万辆的同时,市场却传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些第三方数据机构发布了各自的小米汽车销量测算数据,然而这些数据并不一致。有的机构认为小米8月份卖出了33000台汽车,有的机构却认为是36000台,相差达到3000台之多,这种不一致的市场数据让投资者和行业观察人士感到困惑。
这不是小米汽车第一次面临数据争议,早在2025年5月,就曾出现过小米官方数据与第三方数据“打架”的情况。当时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还曾出面回应,称所谓的销量下滑是“无视周期的主观臆断”。
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可讲。第一是因为小米公布的汽车月销量是一个范围值,并不是具体到个位数的精确数据,这种公布方式很容易引起机构的猜测和不同解读。小米汽车目前只是简单地宣布“超过3万台”或“突破3万台”,而没有给出更精确的数字。这种模糊性给数据机构留下了很大的解释空间,各机构只能根据自己的模型和渠道信息进行估算。
第二是YU7订单数量非常可观,加上小米汽车产能提升,让许多人认为小米汽车8月份销量应该会有更大程度的提升。YU7在6月底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到7月时单月新增订单就达到23000台。北京亦庄一期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达160%,月产2万台,二期工厂也即将投产。这些因素都让人推测小米的实际销量可能高于3万台。
四、数据透明还是很有必要的
销量数据不透明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分析师来说,准确的销量数据是评估公司表现和做出决策的关键依据。模糊的数据会使他们难以准确判断小米汽车的真实市场表现和发展趋势,相比之下,其他一些新势力车企如蔚来、小鹏、零跑等,都会公布相对精确的月度交付数据。
但从小米的角度来看,这种模糊公布策略可能有其考量因素。小米汽车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公布精确数据可能会放大月度之间的波动,引发不必要的市场过度反应。不过,长期来看,更加透明的数据公布政策可能对小米汽车更有利。它可以帮助建立市场信任,减少无谓的猜测,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更清晰的图景。
五、写在最后
小米汽车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第二季度汽车业务亏损18亿元,每辆车平均亏损9200元。只有达到年销30万至40万台,小米汽车才能实现盈利。随着小米汽车产能的不断提升和交付周期的缩短,市场期望看到更加精确的销售数据——这不仅关乎透明度,更是对品牌信心的一种支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