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两千公里,我的福特探险者,带给我的不是探险的刺激,而是从云端跌落谷底的落差。
起初,它那硬朗的外观,2.3T的强劲动力,以及纵置后驱的设定,深深吸引了我。
试驾时,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山路上飞驰,精准的转向,沉稳的底盘,让我仿佛置身于《诗经》中“车辚辚,马萧萧”的豪迈场景,热血沸腾。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给了我当头一棒。
油耗,是这趟旅程的第一道坎。
官方宣称的10.8L,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上海的拥堵路况下,油表指针的下降速度,堪比曹操赤壁之战的兵力损失,轻松突破15.3L。
钱包的厚度,直线下降,这感觉,比诸葛亮空城计还要惊险刺激。
变速箱的低沉呻吟,伴随着每一次刹车,如同杜甫笔下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让我心惊肉跳。
这声音,时刻提醒着我,这台机器随时可能罢工。
底盘的舒适性,更是让我失望透顶。
路过减速带,第三排乘客的颠簸感,比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还要“难”。
我丈母娘在经历了一次“按摩”后,再也不肯乘坐后排了。
车机系统,则完全是另一场灾难。
语音助手听不懂我的指令,导航系统的地图信息,落后得像《红楼梦》里的旧时社会,带客户去新开的写字楼,却把我带到一片废墟。
自动泊车功能,更是像一场赌博,每一次启动,都让我捏一把汗。
当然,探险者并非一无是处。
在皖南的山路上,它展现出了应有的实力。
2.3T发动机迸发的澎湃动力,精准的操控,让我找回了最初的激情。
这感觉,像极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
可是,高速公路的通行费单,198元,让我瞬间从云端跌落。
这车,就像一位性格分裂的友人,山路上的英雄,城市里的“败家子”。
每当在地库遇到开汉兰达的邻居,我们都会心照不宣地一笑。
他羡慕我的后驱系统,我羡慕他的低油耗。
这中大型SUV,就像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美丽的外表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缺点”。
汽车厂商们,是时候认真倾听了。
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而是可靠的性能,以及一个真实的油耗数据。
这才是我们这些“苦行僧”的真实需求。
这车,就像人生,有它的精彩,也有它的无奈。而我,仍在继续我的“探险”之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