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看的东西是越来越不一样了。
以前我们关心的是发动机排量多大,是几个缸的,百公里油耗几个数。
现在呢,很多人坐进车里,第一件事就是戳戳中控那块大屏幕,看看反应快不快,能装多少应用,语音助手聪不聪明。
这背后其实有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叫 OTA,也就是汽车的远程在线升级。
说白了,就跟咱们的手机更新系统一样,车企通过网络,就能给你的车增加新功能、修复老毛病,让车“越开越新”。
这听起来很酷,但你有没有想过,车企每个月都在忙着给我们推送更新,他们到底在更新些什么?
是换个新壁纸,还是加个卡拉 OK 功能?
最近一份关于六月份汽车 OTA 的报告就揭晓了答案,结果还挺出人意料的:一直以来大家觉得最前沿、也最需要谨慎对待的辅助驾驶功能,竟然重新回到了所有更新内容里的头把交椅。
这背后到底刮的是什么风?
咱们先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专业机构联合发布的监测数据,今年六月份,整个汽车行业大大小小的品牌,总共给车主们推送了四百六十三项功能更新。
这个数字虽然比五月份稍微少了一点,但关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在所有这些更新里,关于“辅助驾驶”的升级项目,占比一下子冲到了第一位。
这可不是个小信号。
要知道,前段时间国家对汽车 OTA,特别是涉及到刹车、转向这类安全功能的升级,出台了更严格的管理规定。
那之后,很多车企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碰到政策红线,所以辅助驾驶的更新一度放缓了脚步。
现在看来,车企们不光是适应了新规矩,找到了在合规前提下进行升级的节奏,而且还把这个领域的竞争重新点燃了。
具体来看,这次辅助驾驶升级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一个叫“城区 NOA”的功能上。
这个英文缩写听起来有点专业,但翻译过来就是“城市内的导航辅助驾驶”。
以前我们常听说的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大多是在路况比较简单的高速公路上用的。
而城区 NOA,挑战的是真正复杂的城市道路。
你想想看,上下班高峰期的城市环路,一会儿有车强行加塞,一会儿有外卖电瓶车从旁边窜出来,路口还有行人和非机动车,这简直就是驾驶的“地狱模式”。
谁能先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让车辆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安全、平顺地辅助驾驶,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丰田这样的传统巨头,还是蔚来、问界、星途这些新老势力,都在六月份拿出了自己的城区 NOA 方案,要么是新开通了几个城市的城区 NOA 功能,要么就是对已有的功能进行了优化,让它变得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这场智能驾驶的战争,已经从一马平川的高速公路,打到了我们每天都要经过的、最熟悉的城市街头巷尾。
那么,在这场激烈的“升级大战”中,不同类型的车企又是怎么出招的呢?
这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大阵营完全不同的战略打法。
首先是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
他们在六月份总共更新了一百三十三项功能,数量上其实是减少了的。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偷懒”,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战略收缩”和“精准打击”。
他们把有限的研发精力,从语音助手、地图导航、车载娱乐这些方面暂时抽离出来,几乎全部投入到了智能驾驶和行车安全这个核心赛道上。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消费者当初之所以会选择他们,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他们描绘的科技感和未来感所吸引。
而智能驾驶,正是这种未来感最直接的体现。
如果在这个看家本领上被对手超越,那他们的品牌魅力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他们宁愿让车主们在车里唱歌的功能晚一点更新,也要确保自己的辅助驾驶系统是行业领先的。
这是一种集中优势兵力,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巩固护城河的打法。
其次,是以智己、奇瑞星途等为代表的广大“自主品牌”阵营。
他们的策略就显得更加全面和稳健。
六月份,他们总共更新了二百六十九项功能,是三大阵营里数量最多的。
他们的打法可以总结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在辅助驾驶这个重新升温的战场上,他们一点也不含糊,积极跟进,像智己和星途都推出了包含重要功能的大版本升级,证明了自己在硬核技术上同样不输给任何人。
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忘记继续打磨智能座舱的体验。
他们明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从 A 点到 B 点的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家”。
所以,他们会通过一些规模不大但频率很高的 OTA,不断地优化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增加一些实用的小程序,让语音控制更聪明一点。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进,就像是给家里添置一些小物件,能持续给用户带来新鲜感和便利,从而增加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和依赖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户粘性”。
这种均衡发展的策略,虽然在某一个单点上可能没有新势力那么激进,但胜在全面,能满足更广泛用户的需求。
最后,也是这次变化最 dramatic 的,是“合资与豪华品牌”阵营。
他们六月份的 OTA 更新数量,从上个月微不足道的九项,一下子暴增到了六十一项。
这已经不能用“进步”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睡狮猛醒”。
以东风日产和丰田为例,他们刚刚上市不久的新车,比如日产的 ARIYA N7 和丰田的铂智 3X,在上市后短短两三个月内,就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 OTA 升级。
这个速度,放在以前的合资品牌身上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尤其是东风日产,他们对这次 N7 的首次 OTA 升级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了一个软件更新,他们居然在六月三十号那天,专门举办了一场线上的“OTA 升级发布会”,在年轻人聚集的哔哩哔哩网站上直播,请来产品总监详细讲解新功能。
在推送之前,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倒计时预热,制作了精美的短视频和图文介绍卡片,在车主 APP 和社交媒体上持续造势。
升级完成后,还立刻发起了有奖活动,鼓励车主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
这一整套操作,完全是学习了新势力的营销打法,但又带着自己的特点,比如他们更倾向于引导车主到汽车之家、易车这些专业的汽车媒体平台去分享,以建立更专业的口碑。
这一系列变化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正在倒逼这些曾经反应慢半拍的国际巨头们,必须加速奔跑,必须放下身段,用中国消费者习惯的方式来和他们沟通。
如果再不跟上中国速度,就真的要被这个日新月异的市场所淘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