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arakush
昨晚,中国车市又迎来一个全新车型——爱驰U5。
尽管这款A+级纯电动SUV,我们已经见了又见一年多了,每逢大车展必亮相;但是昨晚是正式上市并启动交付,还是有些别开生面的仪式感的。
一共四款,补贴后售价为19.79万~29.21万元。比预售价略低一丢丢,上限不到三十了,看上去和蔼不少。
你可能会有些一头雾水,爱驰是谁?它哪里来?它要干什么?相比蔚来、小鹏等头部新势力,爱驰的大众知名度还相对较低。
但在车圈内部,爱驰总能得到七分关注甚至三分薄面。一般的新势力不太有这般待遇。
一大原因是,光环深重,并且光得车圈都认。
比如爱驰的带头大哥们都是车圈老将,在业内交游广交情厚。
再比如其首席产品官是Roland Gumpert。他是前奥迪工程师、运动部门负责人,光环版的称谓是“Quattro之父”。他2017年加入后,担任CPO之外,主要负责爱驰德国子公司爱驰恭博的事务,也就是爱驰另一条高性能电动超跑产品线。
我们从外部很难看清,这位汽车大师以及他所主持的前瞻机构,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导诸如U5等大众化的产品。
不过,爱驰总是称其为核心团队的灵魂人物,(至少也一定是某种核心资产),必须进行一番隆重的爆吹。比如昨晚上市会的前三十分钟,爱驰又回忆了一遍由他参与的奥迪中国往事。
在一部分人眼中,这不会超过一场圈内自嗨;但在另一部分人眼中,这是一个历史时刻,就像爱驰自己的解读: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30多年的见证者,“他将自己50年的造车经验和德国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带到了中国,为爱驰汽车的研发注入精益求精的德系造车理念。”
爱驰是非常以“德”为傲的,Roland Gumpert只是这种骄傲的一面体现。
其他面,还包括蓄力德系研发制造人才,对标德系汽车验证标准,建设德国工业4.0智慧工厂体系,结合全球化一流供应链,保证每一道工序都有德系加持,以打造出媲美德系标准的高端品质。
对德系的顶礼膜拜,甚至将其化作自己的造车基因,看着有些像是对洋务派的戏仿,但在中国车圈是受到认同和尊重的。
我们对汽车工业和汽车产品的概念,某种程度上是被德系所定义的。
从最初的奥迪项目开始,通过合资项目格式化出一批具备德系理念的中国汽车人,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汽车的体系;到今天,每年新车销售中五分之一仍旧是德系,可以说直接影响了不少国人对汽车产品的基本认知。
德系,是一种挺像话又挺实用的品牌特色。
并且也反馈在了爱驰的产品品质上。对标德系,U5也从设计、工程和验证上采用欧标来要求自己,经过累计400万公里、一万种工况的测试,获得了德国莱茵TüV集团颁发的欧盟整车型式认证。
爱驰也并不打算把自己的德系品质在单一市场虚度,它是要走向世界的。目前,他们已经在瑞士圣加伦、德国慕尼黑、因戈尔施塔特完成了U5上牌,同时丹麦奥尔堡也在推进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不直接买原汁的德系车呢?是大众不够香,还是BBA降得不够爽呢?
爱驰提出,自己是源于德系,但又优于德系。
优的点,大概就是谷峰(爱驰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在发布会上提到的:
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重新定义产品、快速迭代技术、持续升级服务、创新商业模式,从而真正从用户角度解决问题。“这,正是爱驰汽车存在的底层逻辑。”
看着有些飘渺。
具体来看,比方说在模式上,之前爱驰推出过先试后买的活动,支付7921元可以购买一年的爱驰服务,同时获得U5免费驾驶体验一年。
为了进一步降低消费者油转电的购买门槛,爱驰推出了电池租赁方案,据其宣称每个月1667元,一台24.79万元的Pro版,购车成本14.79万元。并且承诺三年内5折回购,6折换新。
昨晚起到明年3月31日购买的,还会送终身整车质保、终身道路救援和终身车联网流量。现在下定,还有最高零利率的金融购车方案,以及免费的私桩解决方案。
就产品本身来说,也有些德中带皮。整体上扎实稳重,没有特别扎眼的特色。比如搭载了L2级别驾驶辅助,来自博世,规整靠谱,不像其他自研党那样具备想象力。
在一些细节方面,会搞一些可爱的小创意。比如续航方面,爱驰的NEDC工况下基础续航503公里,眼下不算稀奇。但他们会再提供一个可预装、也可租用的车载移动充电宝,把续航再扩展个120公里。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灵活的选择。
至于正经的充电,爱驰不仅在全国范围打通了10万+有效的公共充电桩资源,还首创了全自动智能充电机器人技术,可以通过一键召唤来为车充电,把“车找桩”变为“桩找车”。
此外,你还可以自定义车内智能交互的形象和声音,不只是那些预设的方案,而是可以导入自己亲朋好友或者心水的小哥哥小姐姐的音容相貌,生成一个专属的车载交互avatar。
你不能称之为亮点,但是也不能无视心思背后的想法。
发布会上,爱驰还宣布了后续U6、U7的规划,劲头正足。但在未来之前,路还很长,第一款产品U5的市场表现很关键。
对于这样一款产品,最大的疑问,或许在于品牌。
如果抛开电不电动的问题,以自主高端A+级SUV而论,爱驰的价格比同级自主车型要高一个段位,是直奔合资车型区间的。
这个范围内,比如探岳、荣放、途观、甚至胜达,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消费人群。加上爱驰的电动属性,在新势力电动品牌中也不算特别个性化到足以吸引那部分新势代族群。
U5卖给谁?并且凭什么可以支持它持续卖给谁?将是接下去爱驰的大课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