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这个车圈的压缩毛巾,最近突然吸水膨胀了,宣布全球销量破了1500万台。这个数字,讲真,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计算核心,太阳都要一个趔趄。1500万个家庭,1500万次的选择,最后都指向了这台看起来永远不会犯错,但也永远给不了你惊喜的车。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差不多得了》。
你别看今天敲锣打鼓,一副功成名就的样子,就在几年前,CR-V这老同志的心态是真的崩过。那时候,国产车还没现在这么颠,但已经开始不讲武德了。你跟人家讲“一日本田,终身本田”的历史底蕴,人家直接把价格屠刀架你脖子上,问你便宜五万块带女王副驾和车载KTV香不香。你跟人家讲全球车型的品质控制,人家直接掏出个比你家电视还大的屏幕,问你堵车的时候用它看《道诡异仙》寂不寂寞。
妈的,卷疯了!
这就叫掀桌子式竞争。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国产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CR-V当时就傻了,感觉自己一身的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压根不跟你拼拳脚,直接掏出AK开始扫射,这谁顶得住?那段时间CR-V的销量,就像中年人的发际线,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在悄悄后退。
面对这帮不按套路出牌的修仙者,本田终于开窍了,或者说,被逼得开窍了。它搞出了个i-MMD混动,开始念自己的经。这套东西的逻辑就很神奇,简单说就是,在大部分时间里,用油发电,再用电开车。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第一次听到这个逻辑的时候,在办公室里愣了整整三秒。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玩的四驱车,我妈不给我买南孚电池,我只能含着泪蹬家里那台破凤凰牌自行车,靠车轮上那个小磨电机给充电电池充电吗?典型的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但它牛就牛在,虽然过程很曲折,但结果居然还真TM把油耗给干下去了。就问你气不气?说到底,这套混动系统不过是本田在新能源牌桌上,因为实在拿不出纯电的王炸,只能打出的一张“三带一”,属于是聊胜于无的挣扎。但能过,就是能过。
至于后来第六代加上那些智能科技,更像是给一个习惯用算盘的账房先生,配上了一台顶级配置的MacBook Pro,他主要的用途还是打开计算器。但有,就是有。别人有,我也得有。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我还没进ICU,我还能抢救一下”的倔强。
最骚的操作来了。这边国产车已经把价格打到了地板,打得狗脑子都出来了,那边第六代CR-V不仅不降价,还揣着手,踮着脚,把价格往上抬了抬。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不务正业的精神。这就是品牌玄学。
本田觉得,我这个H标,就是移动的理财产品,就是刻在车头的四个大字——“我很懂车”。会买我的人,根本不在乎你多了两个喇叭还是少了一个屏幕。他们买的是一种“过来人”的幻觉,是一种“这车能开到天荒地老,甚至传给我孙子”的信仰。你跟他们聊性价比,他们跟你聊保值率。你跟他们聊智能座舱,他们跟你聊那个祖传的铁锅,说怎么炒菜都香。反正就是鸡同鸭讲,他活在他的宇宙,你活在你的地球。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让我想起我大学时省吃俭用买的那个诺基亚N95,当时觉得能用一辈子,现在呢?现在它在我抽屉里吃灰,连开机都费劲。
当然,本田也会跟你讲它的安全。它那个Honda SENSING 360,号称全方位无死角,听起来跟开了天眼一样,仿佛雷电法王杨永信给你做的全套理疗。但讲真,所有脱离了中国路况谈的自动驾驶,都是耍流氓。自动驾驶的真正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蔚小理,在老头乐。你的系统算力再强,你芯片再牛,你算得过一个不讲道理、从你左后方45度角突然鬼探头窜出来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在这种混沌的现实面前,你车上那堆传感器和摄像头,最终的宿命就是个高级行车记录仪,主要作用是帮你留存证据,而不是避免事故。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什么餐厅不餐厅的,这压根就是一场饥饿游戏,CR-V就是那个不知道危险将至,还在河边洗水果的选手。
所以,1500万台之后,CR-V的路到底怎么走?是继续当个受人尊敬但没人买单的活化石,还是也把自己变成一个不讲道理的颠子,心态放平,加入这场狂欢?这已经不是它自己能决定的了。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你还在想着保持传统、保持体面,人家已经磨好了刀叉,开始研究怎么吃你比较香,是蘸酱油还是蘸芥末。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CR-V的未来是什么?我告诉你,未来就是它会继续卖。为什么?因为它叫CR-V,因为总有一些人,他们买车的需求清单上只有一行字:买一台车。而CR-V,就是那台无限趋近于“车”这个字本身的车。这个理由够不够?我觉得够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