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街头的比亚迪展厅里,一台标价37万人民币的M9刚贴上“热销中”的标签,同一时间,中国消费者正刷着手机惊呼:“22.98万? 这价格是不是写错了? ”同一款车,海外价格比国内贵出14万,比亚迪这波“反向操作”把性价比玩成了玄学。
一、5米长的“移动客厅”塞满黑科技
拉开车门,中控台上两块大屏怼到眼前,12.3英寸仪表盘加15.6英寸中控屏,副驾还能单独追剧。 第二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全配齐,老板键藏在扶手边,50W无线快充插手机半小时回血。
连过减速带这种小事,云辇-C系统都让车身稳得像滑过奶油。 有人摸了下门板缝隙嘀咕“做工比汉粗糙”,转头看到24.98万的顶配价,又默默把话咽了回去。
动力系统藏着比亚迪的“小心机”:1.5T发动机功率115千瓦,电机却飙到200千瓦,超车时电机悄无声息补刀,红绿灯起步能甩燃油车半个路口。
纯电续航标称100公里,实际通勤够跑两天,周末想带全家自驾游? 加油十分钟,续航破千。
二、纯视觉智驾敢不敢信?
车头镀铬格栅亮得晃眼,老司机们转了三圈愣是没找到激光雷达。 全车12个摄像头瞪大“眼睛”,靠算法硬刚复杂路况。
比亚迪管这套系统叫“天神之眼C”,高速跟车、车道保持稳如老手,雨天窜出电动车时,刹车反应却比竞品慢半拍。
有人翻出极氪009的激光雷达配置表冷笑:“30万的车都带雷达,你省钱省到安全上? ”4S店销售立马怼回去:“激光雷达多花两万,变道提醒能快0.1秒,你说值不值? ”
三、抢GL8饭碗?
坐进第三排,1米8的大个子膝盖离前排还有一拳。 后备箱塞进四个行李箱后,还能竖着放下婴儿车。 网约车司机老张掰着手指算账:“每公里油电混着开成本三毛,比GL8省四成,接机场单稳赚”。
商务客户更认别克标,某公司采购主管直言:“接待客户开比亚迪? 人家以为我降预算了。 ”7月销量数据印证了尴尬:同门的比亚迪夏只卖出1608台,不到GL8的零头。
四、出口转内销的“减配游戏”
墨西哥版M9顶着BYD字母标横行街头,国内版却沿用汉字尾灯。 海外车型为适应欧美口味加大镀铬条,国内精简装饰件。
核心的刀片电池国内外一致,36.6kWh长续航版只留给比亚迪夏,M9全系卡在100公里续航线。
有车主晒出订单截图:“24.98万拿下二排按摩椅+云辇底盘,比夏便宜两万,香! ”也有人翻出大通大家9的1309公里综合续航数据反问:“比亚迪抠电池容量,真当消费者不懂? ”
当22.98万就能买到5米长的插混MPV,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是后排少个激光雷达,还是方向盘上缺个洋logo?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