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公里CVT老车主实测:省油平顺,但真娇气吗?

各位车友,今儿咱聊点儿刺激的!

日系车那CVT变速箱,在车圈里是是非不断,有人把它当成心头好,有人恨不得踩扁它,这究竟是咋回事儿?

要我说啊,这CVT就像一壶老酒,有人品出醇厚,觉得它省油又丝滑,开着得劲;有人喝出苦涩,觉得它就是个玻璃瓶子,一碰就碎,修起来肉疼。

这不,前些天,我在个老炮儿车友群里,就为了这CVT,大家伙儿吵翻了天。

30万公里CVT老车主实测:省油平顺,但真娇气吗?-有驾

一位老哥,开着他的老款轩逸,愣是跑了三十万公里,没动过大手术,在那儿猛吹省钱皮实。

另一位老兄,刚被CVT宰了一刀,拿着账单,咆哮这玩意儿就是个坑。

这CVT,难道真是个双面娇娃?

今儿,咱们就得把它扒个精光,看看它到底是个啥底细!

先说说它的甜头,省油绝对是当家花旦!

结构相对简练,动力传递那叫一个高效,能把油箱里的每一滴油都榨出价值。

现在油价蹭蹭涨,能省一点,那都是真金白银啊!

再者,CVT的换挡体验,那真是如沐春风,丝般顺滑。

赶巧有一次,我开着一辆配CVT的东瀛车跑长途,那感觉,真叫一个泰然自若。

少了换挡的顿挫,没了突兀的冲击,身心都放松下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地儿。

当时我就嘀咕,这CVT简直是为我这种舒适至上的人量身打造的!

当然,它的短板也不能装作没看见。

不少人认为它金贵,容易出状况,钢带打滑更是家常便饭,维修起来也颇费周章。

这又是为啥呢?

得从它的运转原理说起。

CVT的心脏是钢带和锥轮。

动力传送全靠钢带在锥轮间舞动,通过调整锥轮直径达到变速的目的。

这套设计瞧着精巧,但对钢带的硬度要求相当高。

30万公里CVT老车主实测:省油平顺,但真娇气吗?-有驾

假如你开车比较激进,常用力踩油门,钢带就会倍感压力,久而久之,自然磨损加剧,力不从心。

不仅如此,CVT的润滑油也得好好伺候。

若是长期不更换,或者用了劣质货,阀体就容易阻塞,导致变速箱直接撂挑子。

这正如《礼记·月令》所言:“季夏之月… 务以人事,可以助天之所不给。”

所以,CVT经久耐用与否,关键还在于你的驾驶习惯和后续养护。

如果你行车稳健,按时体检(保养),跑个二三十万公里,没啥大问题。

可你要是把它当成AT来虐待,那它铁定会提前“退休”。

想起之前认识的一位精修变速箱的老师傅说过:“没啥东西是天生不行的,就怕用错了方法!” 这话真是说到心坎儿里了。

平心而论,早期日产的CVT确实有些瑕疵,比方说阀体容易犯病,钢带动不动就打滑。

那会儿,不少车主叫苦连天。

好在技术一直在进步,现如今的CVT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就像丰田,他们在2018年推出的Direct Shift-CVT,就妙手加入了起步齿轮,根除了起步乏力的弊端。

而日产也用上了博世新款链条替换老款钢带,进一步提高了抗扭能力。

眼下,主流日系CVT的故障率已降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

换句话说,绝大部分车压根儿不会有这类烦恼。

即便是这样,一些伤车的习惯还是得避免。

开车别太狂野,定期更换润滑油,冷车启动后先热热身再出发。

这些都能显著减少CVT发生故障的概率。

30万公里CVT老车主实测:省油平顺,但真娇气吗?-有驾

那问题来了,为啥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对CVT有偏见呢?

在我看来,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很多人只是道听途说,看到了表象,并未充分了解它的长处。

还有些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喜欢拿它的短板说事儿,以讹传讹,加深了大众的误解。

其实,任何一种变速箱,都有它的优与劣。

AT耐操,但油耗高;双离合迅猛,但平顺性稍差。

CVT虽然在耐用性上可能略逊一筹,但它换来的是更经济的油耗和更棒的乘坐舒适性。

正如《庄子·秋水》所言:“物固有所然,亦固有所可。”

选用哪款,取决于你的侧重。

如果你追求速度与激情,享受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那CVT可能不太适合你。

但如果你是务实派,看重用车成本,追求舒适安逸,那么CVT绝对值得考虑。

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都配备了E-CVT。

这种变速箱构造更简单,可靠性更高,甚至可以承诺更长的质保里程。

这预示着,CVT这项技术在持续演进,未来会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归根结底,对于CVT的争议,实际上是不同取向间的碰撞。

有人喜欢激烈的驾控感,有人看重省心省力,有人在意经济性。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选择自然也各有千秋。

因此,对待CVT,我们需要更加理性,不该人云亦云,更不能以偏概全。

要知道,在汽车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绝对完美的选择,只有最契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借此机会,也想问问各位老司机:为了替咱的钱包着想,省点油钱,你愿意在驾驶乐趣上做出一些妥协吗?

再或者说,你觉得CVT真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吗?

欢迎大伙儿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