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别造车”的何小鹏,眼里依然有造车的光

劝人“别造车”的何小鹏,眼里依然有造车的光-有驾
劝人“别造车”的何小鹏,眼里依然有造车的光-有驾

接连捧出几个爆款,交付量与毛利,甚至股价都迎来大涨,在外界眼中,小鹏不仅成功翻身,在这一轮淘汰赛中似乎也已经很稳了。但何小鹏依然认为,目前还没有哪家新能源车企已经拿稳船票,淘汰赛还要厮杀五年。

文 | 原雅坤

编辑 | 李欢欢

运营 | 步鸟

八年前的8月27日,何小鹏正式入职小鹏汽车,踏入汽车制造的漫漫长河。回忆起这么多年的造车经历,他一脸嫌弃,“造车是一场永不停止的马拉松”,比起之前做互联网公司,可以轻松搭建起技术壁垒,造车简直太痛苦了。“劝君听我一句话,造车不是件开心的事。”

但所有人都明白,饱尝制造业的各种苦,何小鹏一定没有后悔过。有朋友形容他聊起造车时,“眼里都放着光”。“带着光”的何小鹏,在汽车马拉松里摸爬滚打了八年,恰巧也是在2025年8月27日,当年入职小鹏的这一天,他带领着小鹏汽车,推出了一款充满冒险主义的新车——全新小鹏P7。

劝人“别造车”的何小鹏,眼里依然有造车的光-有驾

全新小鹏P7。图 / 小鹏汽车官方

回忆起汽车行业的过去十年,何小鹏感慨,汽车行业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造车就像拳击,重要的不是进攻,而是在被重击后还能重新站起来多少次。在这样的背景下,销量已经成了衡量一款车好坏的唯一标准,造一款“看上去不犯错误”的车,成为越来越多从业者的生存法则。

要“看上去不犯错误”,首先在外观造型上,就不能有突破,延续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被多数人审美接受的设计方案,是最保险的做法。正因如此,市面上不乏“致敬经典”之作,“套娃”策略也变得可以理解。

但何小鹏并不想造这样无趣的车,尽管第一代小鹏P7的颜值已经备受好评,成为首个突破10万辆量产的纯电新势力车型,全新小鹏P7依然采用了一套全新的设计语言。从外观看上去,它和上一代车型很不一样,像“换了个车”。在全新P7的上市发布会现场,何小鹏透露,经过上千场激烈的内部会议,1259版设计方案,才有了如今这个全新的造型。在这背后,是超过20万敢于尝鲜的P7车主给了小鹏勇气,“让我们相信,在这个时代,‘创造力’依然拥有巨大的能量”。

信奉“颜值第一”,让小鹏从MONA M03开始,接连打造出多款爆款,何小鹏总结,用一种科学的方法让设计能够稳定地产出成功案例,这是小鹏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抛开外观,全新小鹏P7也拿出了多项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硬核数据,再加上全系标配Ultra,没有丐版,以及21.98万-30.18万元的价格,全新小鹏P7在上市7分钟内,大定突破了一万台。

全新小鹏P7定位未来AI豪华轿跑,从账面数据来看,四驱高性能版峰值马力593匹,百公里加速3.7秒,最高车速230km/h,都要比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领先一些,价格却比后者还要便宜2.57万元。凭借四驱高性能版,全新小鹏P7在浙江国际赛车场跑出01:38.767的成绩。这个水平,在圈速榜上排名第五。而排在前四位的,均是售价超过50万元的高性能轿跑。

在雷军的建议下,全新小鹏P7还挑战了严酷的24小时耐力测试,它要求车辆连续极速行驶24小时(含充电时间),挑战最大行驶里程,这对车辆的三电性能有严格要求。经历突发暴雨,被迫重启挑战等诸多困难,全新小鹏P7拿下3961km的成绩,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小米YU7、奔驰CLA与保时捷Taycan。

劝人“别造车”的何小鹏,眼里依然有造车的光-有驾

24小时耐力测试,全新小鹏P7的成绩是3961km。图 / 小鹏汽车官方

来到座舱内部,也有不少设计贴合轿跑的定位。比如在车辆转向过弯时,座椅的侧翼能够主动撑起,给驾驶者更多支撑;在加速行驶时,还可以模拟声浪,给极速爱好者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为了打动年轻群体,小鹏还推出一个有意思的设计——路怒消消气。当我们在路上遇到加塞等不礼貌的行为,可以使用HUD向目标车辆丢玩具包,比如丢个锤子来让自己消气。小鹏自我调侃,在生气和窝囊之间,选择生窝囊气。

在全新小鹏P7的发布会上,颜值、机械素质、5C充电等,被小鹏高频提起,重点强调,以往最擅长的智驾被弱化了不少。其实,是小鹏在憋大招。

全新小鹏P7搭载了“更聪明的大脑”VLA-OL+和“更全能的管家”VLM,VLA最终面向L3/L4级自动驾驶,目标是实现超10倍的端到端智驾能力。何小鹏认为VLA与VLM应该实现更好的融合。

在AI领域,何小鹏思考的是更长久的未来。他认为在将来,汽车不仅是制造产业,还会发展为科技产业。为此需要在AI领域大量投入。如果一家公司拥有500亿的研发费用,那么其中300多亿将由AI占据。他判断,2026年中国的智能辅助驾驶会出现巨大的跳跃,届时,行业格局将经历大洗牌,会有新的第一阵营出现,“等待小鹏交出新的技术答卷”。

除了储备VLA技术,守住智驾第一阵营的位置,小鹏也在同时筹备应对未来三四年竞争的新车型。何小鹏透露,2026年才是小鹏真正的产品大年,“明年的新产品多到‘超乎大家的想象’,从10万到200万元区间,会有一个产品矩阵,包括全尺寸SUV。”

目光回到眼下的全新P7,小鹏为这款车制定的目标,是进入纯电市场前三。在20万级的纯电轿车领域,小鹏已经亮出底牌,这也将成为其第四季度能否实现盈利的一大筹码。

接连捧出几个爆款,交付量与毛利,甚至股价都迎来大涨,在外界眼中,小鹏不仅成功翻身,在这一轮淘汰赛中似乎也已经很稳了。但何小鹏依然认为,目前还没有哪家新能源车企已经拿稳船票,淘汰赛还要厮杀五年。

小鹏如何应对这残酷的五年,在全新P7背后,还有哪些思考?发布会后,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小鹏汽车P7车型产品负责人Nick与每人Auto等进行了一场对话,以下为沟通会问答节选(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有删改):

全新P7要冲进同级TOP3

问:全新小鹏P7为什么全系标配Ultra?为什么在G7上没有这样配置?

何小鹏:全系标配Ultra和双腔空簧,其实是希望能够把整体的极致性都做好,四个版本面向不同用户。我们关于四驱的价格讨论了好久,最开始的价格比现在要贵不少。但最终我们觉得,四驱版本太酷了,要把四驱的价格打下来,我相信四驱版本的销量会比我们想象中要高,我非常有信心。

Nick:每个车型都有自己定位的考虑,我们对G7、P7这两款车型都有图腾的向往,最好的都应该放在它们身上。我们觉得P7必须简单纯粹,更加站在整个品牌技术的最前端,所以选择全系Ultra、全系空簧等标配。我们需要一款代表小鹏品牌调性与图腾的一款车型。

问:全新小鹏P7的定价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毛利率如何?

何小鹏:我们从来没有对外公布(单车)毛利率,可以看到我们今年Q1到Q2的毛利增长还是不错的。小鹏正在构建自己的多项全能力。这是我们最近两三年和未来几年,着重要做好的事。

我们最后根据整体的环境拿出这样一个定价,这背后有很难跟大家分享的故事。一旦定价就不要随意改变价格,这是我给内部的期待,价格的稳定性是很长线的一个思考逻辑,我只能说我们在经过了一个时间轴的平衡之后,最后形成了这样的定价。

劝人“别造车”的何小鹏,眼里依然有造车的光-有驾

全新小鹏P7售价。图 / 小鹏汽车官方

问:第一代P7卖了23万辆,这个销量规模对于第一代P7投入的摊销情况如何?它的投资回报比如何?现在车型的生命周期被不断压缩,换代也更加频繁,该怎么去衡量研发投入回报?

何小鹏:我当年入行的时候就没搞懂这一点,被坑了好多年。以前别人都跟我说10万台一年就可以赚钱,后来发现根本赚不了钱。互联网是一次性摊销,有一些公司是分几年摊销,这跟造车很不一样。假设卖20万的汽油车成本才几万,但是新能源汽车或者智能汽车完全没有可能性,光三电就占了40%-50%的成本,所以三电公司活得都比较好,汽车公司活得比较惨。

新造车企业在前面几年都是亏钱的,但是我们在积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不断提升质量,这个积累会厚积薄发。我认为汽车公司将来会非常挣钱,在五年以后会挣非常多的钱。就像小鹏在第四季度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有利润,你会看到我们一两年就能把以前的亏损全赚回来,这是完全有机会的。

我们跟以前的汽车公司不一样,不光软硬件全栈自研,还在多维度做跨域融合,并且我们正在看到这样做的网络效应。今天大家看到的智能大部分是单体智能, 2026年以后会进入群体智能。没有巨大的研发费用投入,创新是不可能出现的,最终要落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上。汽车将来是个科技产业,不仅仅是制造产业。

问:全新小鹏P7本来可以更早面世?

何小鹏:我最近跟王凤英还在聊,如果我们没有中间的决策失误,全新一代P7应该在去年上市。但是我觉得每一年出有每一年的好,比如说今年就可以上图灵芯片、5C超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7在任何时候推出全新一代都是当打之年。

问:目前全新小鹏P7的产能准备充足吗?

何小鹏:越往后造车企业,包括我们这种新势力的产能能力会越强,因为模块化在越做越好。P7的目标是同级轿车前三,我们实际就是奔着前三去准备产能的。

比端到端能力强十倍,

才是真正的VLA

问:新P7的发布会内容有一点非典型,以前主打的智能化AI讲得少了,这是为什么?

何小鹏:智能化方面,大家会在今年年底到明年逐步看到我们的新power,我们在跨越一个时代,进入下个时代。在小鹏内部也有人质疑,为什么不用Thor芯片,先推出一代?我觉得现在的芯片能力不够高,但它也不低,很痛苦、很挣扎。我后来决定硬件先行,软件提供一个跟当前版本能力一致的,就够用。等我们把软件能力完全开发好,再跟大家同步。

问:现在各家都在量产VLA,小鹏在这上面投入是多少?

何小鹏:在VLA上,我认为真正做成功的只有我们一家,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最终量产。小鹏今年在AI领域的投入接近50亿元。

VLA可以认为是端到端的一种,端到端是一个二维为主的、结构化信息的、以数据端到端为导向的逻辑,一种模型,而VLA是一个以空间多维,包括时间维度,非结构化的直接到运动的一种逻辑。

我现在所看到的部分公司是做了一个“嫁接的VLA”,非完整的VLA,但小鹏不一样。要想做到真正量产落地的VLA,还要一段时间,我认为比现在端到端的能力强10倍以上才是真正的VLA。

劝人“别造车”的何小鹏,眼里依然有造车的光-有驾

全新小鹏P7的VLA大模型目标实现超10倍端到端智驾能力。图 / 小鹏汽车官方

问:按照小鹏的计划,VLM比VLA晚推送两个月,对于VLA先推送的模型,在效率方面有什么影响?

何小鹏:我先说一下VLM,VLM需要有独立的硬件。在某种角度,今天的VLA严格来说都是VA,L在里面作用很弱,它虽然能够看到马路上的文字,但是因为算力的原因,它对于language的推理的逻辑,在某种角度是大幅削减的,VA是一个快模型,但VLM是一个慢模型。VLA跟VLM最终要结合起来。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小鹏将逐步融合这两个模型。

小鹏从去年10月开始做VLA,我们一直没对外公布。我相信2026年中国的自动辅助驾驶会出现巨大跳跃,那个时候现在的第一阵营可能全降到第二阵营,会有新的第一阵营出现。

问:小鹏在GPU方面储备如何,要训练大模型在国产GPU上有哪些布局?

何小鹏:在过去一年多时间,我们把云端的GPU跟本地端的推理算力、图灵、云端的VLA模型和本地端的VLM模型都进行了巨大的改进,今年年底会看到VLA、VLM的一些合维的初步版本。我有信心,在下一个AI赛段,我们要快速成长,获取利润。以后,汽车公司研发费用都要到500亿元,其中有300多亿用于AI。

“造车不是件开心的事”

问:小鹏接连推出几个爆款轿车,在轿车领域,小鹏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Nick:从整体上来说,第一颜值,第二是科技属性。

何小鹏:我们推出每款车之后都有总结,说实话没有总结出方法论,每一款都有得与失。今年是小鹏的换代大年,2026年和2027年是小鹏的新产品大年,我们到下一次财报会告诉大家,明年的新产品多到超乎大家的想象。从10万以上到200万元以下,会形成一个产品矩阵,也包含全尺寸SUV。这其中有很多共性,比如如何把颜值增强,如何把自动辅助驾驶做到下一代领先,接近L4。

在汽车领域,最近三年新造车企业没有谁能长青,为什么?因为每家企业都有短板,我觉得我们还有一堆短板,所以不断地找短板,把短板补足,不断找长板,把长板做得更长,这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问:今年是小鹏的产品换新大年,面对多款车型共线生产,小鹏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资源分配方面是怎么做的?

何小鹏:核心就是把平台化生产变成模块化,第二就是要有非常好的统筹,有很好的制度和流程,并且监督管理好这个制度。

我们明后年会有很多全新款,老款车型也会有2026年度改款。有很多年度改款不用改那么多,要从物理价值到情绪价值的改款,也许将来会看到我们在情绪价值的改款会发挥更大的威力,能够让所有车主都觉得有趣。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花的钱不多,但是很酷。

劝人“别造车”的何小鹏,眼里依然有造车的光-有驾

全新小鹏P7上市发布会。图 / 小鹏汽车官方

问:现在很多智能车涉及到数据收集,小鹏如何确保用户隐私安全?

Nick:我们会考虑用户隐私安全的问题。比如OMS(Occupant Monitoring System,乘客监测系统)在大屏里是可以关闭的,有些用户不放心,我们在OMS上又加了物理罩盖。

何小鹏:我们在做适用于全球市场的车,欧洲对于隐私的关注度比中国高, VLM将来能够更好地保护所有人的隐私,一旦做好会更安全。

问:小鹏在产品层面是跟特斯拉最像的公司,但是在资本市场,两家的市值已经差了50倍。你觉得小鹏被低估了吗?

何小鹏:首先,我觉得中美资本市场对科技公司的估值有大概7倍的差距,刚好有点像汇率之差。第二,我认为我们跟友商在某些科技指数上的power还没有体现出来。最近我在财报会上也讲了,小鹏明年也会推出Robotaxi。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再给我们半年,大家会看到我们在这上面的进展和完全不一样的思考。那时大家会有更高的认同感。

问:我们看到小鹏新总部亮灯,在纽交所庆祝小鹏上市五周年,这些瞬间在你的创业过程中,是否成就感大过了痛苦?

何小鹏:造车是一个永不停止的马拉松,就像泰拳比赛,任何对手在任何角度都可以用任何招数给你一拳,你首先自己要够强壮,然后别人把你打倒你还能爬起来,那种感觉跟以前做互联网时很不一样。劝君听我一句话,造车不是件开心的事。

文章为每人Auto原创,侵权必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